昕雨
2021年7月10日夜,北京天橋大劇院內(nèi)座無虛席。舞臺上,浙江省為建黨100周年原創(chuàng)的越劇現(xiàn)代戲《核桃樹之戀》正在公演?!按河谢ㄏ?,夏有蔭涼,秋有果實,冬有暖陽,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與愛人歲月靜好度時光……”當(dāng)戲劇落幕,主題曲緩緩響起,現(xiàn)場觀眾無一不被深深打動。如雷的掌聲中,76歲老人王賢琴坐在臺下,眼中淚光閃爍……
王賢琴就是《核桃樹之戀》中的女主角原型。她和丈夫王榮浩一起種下的核桃樹,既是愛情的結(jié)晶,更見證了一對平凡夫妻跨越半個世紀的家國情懷。2021年7月,王賢琴被評為“2021年中國好人榜誠實守信人物”?;厥啄嵌温L而艱難的歲月,她說:“我這輩子,值得?!?/p>
在浙江省嵊州市三江街道仙人坑村,王賢琴家門口的大核桃樹是一道遠近聞名的風(fēng)景。高聳而粗壯的樹干,成人雙手都抱不攏。巨大的樹冠宛若一朵綠色的云,漂浮在小院的上空。微風(fēng)吹來,陽光透過片片樹葉的縫隙,灑落一地清涼。
每天清晨,王賢琴醒來后的第一件事便是燒水,先把9個水壺灌滿,再打掃院落,不知不覺中兩個小時就過去了。飯后,鄉(xiāng)親們總愛聚在她家的核桃樹下喝茶,聊天。伴隨歡快的笑聲,斑駁的樹影里,那些和丈夫相依相守的時光也總會一次次涌上王賢琴的心頭……
那是1965年春節(jié),在媒人的撮合下,20歲的下鄉(xiāng)知青王賢琴與30歲的車床工人王榮浩初次見面??粗粱顫姷耐踬t琴,王榮浩的臉一下紅了,半天才擠出一句“你好”。這憨厚的樣子竟讓王賢琴瞬間心動,“他人品好,為人老實又踏實肯干。”美中不足的是,王榮浩在青海的一家工廠上班,如果結(jié)婚,夫妻倆只能兩地分居。但幾次接觸后,王賢琴還是決定與他攜手一生。
“賢琴,我以后一定和你好好過日子。”短短一句話,被不善言辭的王榮浩說得結(jié)結(jié)巴巴,引得眾人開懷大笑。1966年8月,兩人在一間茅草屋里舉行簡單的婚禮,鄭重許下愛的誓言。那晚,環(huán)顧一貧如洗的家,王賢琴心里卻像吃了蜜一樣甜:“人好才是最重要的?!?/p>
然而,相聚太短離別太快,一年一次的探親假轉(zhuǎn)瞬即逝,王榮浩收拾行李,趕著回去上班。王賢琴連丈夫工作的具體地點都不知道,忍不住關(guān)切地問:“你的工廠在哪里?你做什么工作?”沒想到,王榮浩一臉嚴肅地說:“有些事還不能告訴你,但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國家的繁榮富強,你在家等著我就是了,總有一天我會回來守著你?!?/p>
出于對丈夫的信任,王賢琴按捺住滿肚子的困惑,說:“好吧,我再也不問了。不管怎樣,我都會好好照看這個家,等你回來?!?/p>
擔(dān)心王榮浩一人在外生活艱苦,王賢琴特意向媽媽請教,鹵了一大塊酒香豬肉,還準備了年糕、茶葉、炒花生等,整整裝了兩大包。王榮浩笑著說:“這夠我吃半個月了。”臨別時,王賢琴把丈夫送上車,望著汽車絕塵而去,強忍著的淚水才落了下來。
從小備受父母寵愛的王賢琴有著不服輸?shù)男愿?。從城市嫁到農(nóng)村,種菜耕地,做家務(wù),照顧老人,家庭的重擔(dān)頃刻間壓在肩上,她一樣樣從頭學(xué)起,硬是把自己活成“女漢子”。
無數(shù)個漫長的黑夜,王賢琴在思念中度過。一年兩三封鴻雁傳書,但三言兩語又怎夠傾訴心中思念?1967年9月,王賢琴終于盼來丈夫一年一次的探親假。此時已調(diào)到四川工作的王榮浩為歸程做了充分的準備。青海的毛線、上海的尼龍襪在當(dāng)時都是稀缺貨,除了親戚朋友都有份的這些東西,他神秘地掏出一個紙包:“賢琴,我還有一份禮物送給你?!彼蜷_,3顆青皮核桃映入眼簾。
“這是我從四川帶回來的核桃,如果你寂寞了就種核桃。南方?jīng)]有核桃,就讓核桃樹代替我守護你。等到核桃樹長大,我就回來了?!蹦翘欤瑑扇艘黄鹦⌒囊硪淼貙⒑颂曳N下。其實,嵊州濕熱的氣候并不適宜核桃樹生長,但在王賢琴精心呵護下,幾個月后,一棵小苗居然冒出了頭。王賢琴欣喜萬分,立馬提筆給丈夫?qū)懶牛骸拔覀兊暮颂覙浒l(fā)芽了,它是我們愛情的結(jié)晶……”
作家路遙曾說,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為他生活的那個世界而奮斗。王賢琴雖然不知道丈夫在做什么,但既然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國家,自己就不能拖后腿。
家里蓋房,為了不讓公公勞累,攪水泥,搭磚,鋪瓦都是王賢琴親自動手;公公去世后,婆婆患了嚴重的眼疾,王賢琴不厭其煩地守在身邊,成為婆婆的眼睛;日子緊巴,王賢琴在田里種的青菜、蘿卜就是每天的午餐,偶爾買點兒魚肉改善伙食,她舍不得吃,全都給了老人……
但也有扛不下去的時候,一次,王賢琴一連高燒數(shù)日,渾身無力,卻無人照顧。她強撐著去買藥,回家躺在床上淚如雨下:“為什么所有事都是我一個人做??!”病好后,她躲回娘家,哭著不愿回來,寫信向王榮浩訴苦。丈夫的回信同樣充滿無奈:“你辛苦了,實在沒有辦法,等我回去好好照顧你!”
無盡的等待中,核桃樹是王賢琴內(nèi)心唯一的寄托。眼看著小樹一天天長大,每一點成長都凝聚著她的心血。夏天干旱時按時澆水,冬天裹上袋子為它御寒。有蟲害時需要噴藥,定期還得進行修剪。有一回臺風(fēng)來襲,小樹在狂風(fēng)暴雨中拼命搖擺,王賢琴心疼萬分,趕緊請街坊們幫忙。大家穿著雨衣把小樹牢牢固定,才讓它躲過一劫。
每次寫信,說完家長里短之后,王賢琴總不忘提幾句,“核桃樹又長高了。”“核桃樹長出新葉了?!痹谒劾?,不論多苦多難,只要核桃樹依舊茁壯成長,她和丈夫之間的愛也會在歷經(jīng)風(fēng)雨后,磨礪出非比尋常的堅韌。
在王賢琴的記憶里,她只去過王榮浩的工作地兩次。1980年,王榮浩因病住院,王賢琴背上家鄉(xiāng)特產(chǎn),心急如焚地趕往四川。路途是如此遙遠,她先坐一天汽車到上海,再坐兩天兩夜的火車抵達綿陽,不知道繞了多少山路,才最終到達目的地。
病床上的王榮浩臉色蒼白,看起來格外虛弱。王賢琴心疼極了,一頭扎進宿舍,變著花樣烹飪美食送到醫(yī)院。他吃,她看,兩個人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天,安靜又祥和,這樣的日子持續(xù)了整整3個月。待身體痊愈,王榮浩和她一起返回嵊州,一路上念叨著:“這么遠的路,讓你照顧我,真是辛苦了。”他依然不會甜言蜜語,但眼中滿是深情,她讀懂了。
1984年,枝繁葉茂的核桃樹突然結(jié)了青果,這可是17年來頭一遭。拎著十幾斤核桃,興奮的王榮浩還沒來得及嘗一顆就都送人了。
核桃樹結(jié)果,或許寓意著圓滿和收獲。1985年,50歲的王榮浩因病提前退休,王賢琴又一次來到四川。帶著打包好的大箱小箱,這一次,他們再也不用分開了。從滿頭青絲到鬢發(fā)斑白,兩地分居20年的夫妻終于團聚,過上了普通而平靜的生活。
不久,王榮浩隱藏多年的秘密被揭開了。王賢琴整理丈夫從四川帶回來的箱子時,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勛章和證書:“王榮浩同志長期從事核工業(yè)建設(shè),做出了貢獻,特頒發(fā)榮譽證書?!薄巴鯓s浩同志為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做出了貢獻?!庇蚁陆牵腥A人民共和國核工業(yè)部的公章赫然在目。
原來,王榮浩不是普通工人,而是一名核彈工人。他早年在上海鐵工廠工作,后來被青海兵工廠選中,因技術(shù)過硬,又被派到四川的兵工廠從事保密工作。
橫亙心頭多年的困惑終于找到答案,王賢琴鼻子一酸,忍不住哽咽起來:“原來,你真的為國家做貢獻了,我支持你!”那一刻,自豪感油然而生,她為丈夫感到驕傲,也為自己這么多年的付出而深感值得。
王榮浩特別喜歡孩子,平日里總能和周圍的小孩打成一片?;蛟S是從事核彈工作的原因,這么多年,兩人一直沒有孩子。有人建議他們領(lǐng)養(yǎng)一個,王榮浩卻搖搖頭:“核桃樹就是我們的孩子呀?!背酸烎~,他最大的愛好就是站在院子里,對著核桃樹看看,摸摸,一發(fā)呆就是半個小時。
一樹、兩人、三餐、四季,除了妻子,沒有人知道王榮浩曾經(jīng)做過什么,也沒有人知道那些壓在箱底的勛章和證書。他平平淡淡地過著每一天,珍惜和妻子相守的每一寸光陰。
王榮浩多年在外,對家務(wù)事一竅不通,但細心的他只要看到妻子忙碌,就主動上前幫忙,這讓操勞半輩子的王賢琴欣慰不已。一次,王榮浩請纓燒火,又干又細的柴火,連燒幾次都不成功。王榮浩的眼睛因工傷經(jīng)常流淚,被煙一熏十分狼狽,但他堅持,幾次下來便學(xué)會了燒火。
種菜,王榮浩也是新手,他用心地向妻子請教種菜的要領(lǐng)。有一回,他從市場上買回黃花菜和九心菜的種子??吹酵踬t琴驚訝的樣子,他笑著說:“這都是你最愛吃的嘛,當(dāng)然要種了。”
不過,王榮浩最拿手的是手工制作,家里陳設(shè)的桌子、椅子、柜子等都是他的杰作?!邦^腦聰明,做事認真”是鄉(xiāng)親們對王榮浩的評價。王賢琴家里至今珍藏著一個丈夫自制的高壓鍋,燉豬蹄不用半個小時。在20世紀70年代,這個發(fā)明轟動了整個村,讓大家對王榮浩刮目相看,也為王賢琴贏得不少羨慕的目光。
平日里,村民遇到什么難修理的東西,只要吆喝一聲,王榮浩三兩下就解決了。因此,鄉(xiāng)親們也特別愿意溜達到核桃樹下,和他坐下來喝喝茶,聊聊天。
2005年,70歲的王榮浩不幸罹患胃癌,飽受病痛折磨。但他心胸豁達,面對前來看望的好友,平靜地說:“咱們搞核研究的能活到這個年紀,我已經(jīng)很滿足了?!比ナ乐埃¢缴系耐鯓s浩依舊不忘叮囑妻子:“國家不讓說的事,絕對不能說!”“放心,承諾過你的事一定算數(shù)。”王賢琴含淚答應(yīng)為丈夫保密。
丈夫去世后,王賢琴悲痛欲絕,徹夜難眠。家里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映照著他的影子,她不知道該如何度過之后的每一天。親人、朋友輪番陪伴開導(dǎo):“對逝去親人最好的紀念,就是好好活著。”生性樂觀堅強的王賢琴漸漸走出痛苦,一遍遍告訴自己:“只要核桃樹在,榮浩就沒有離開我。”
日子不疾不徐地走到2021年,一代核工業(yè)人的篳路藍縷已是公開的秘密。如今的王賢琴依舊守護在核桃樹下。小院的大門每天都是敞開的,熱鬧非凡。這幾年核桃大豐收,王賢琴把數(shù)千顆核桃免費分給鄰居們吃。大家一起燒飯,一起唱越劇,一起剝核桃,其樂融融。她還參加了仙人坑村“鄰舍+”志愿服務(wù)隊,和隊員們一起做志愿服務(wù)。
2021年5月,王賢琴的小院被嵊州市政府設(shè)立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這里儼然已成為一座小小博物館,訴說著那個艱苦年代中小家與大家之間的舍與得,慕名拜訪的人絡(luò)繹不絕。不同的身份,相同的初心,大家在敬仰中接受著心靈的洗禮。
7月,王賢琴啟程去北京參加“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 周年優(yōu)秀舞臺藝術(shù)作品展演”,出現(xiàn)了文章開頭的那一幕。
2021年9月接受采訪時,王賢琴說:“人生一世,總是有追求、有盼望、有承諾,有讓自己珍視、向往、護衛(wèi),愿意為之活一遭乃至為之獻身的東西,這就是價值。他是這樣,我也是這樣?!?/p>
2514501705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