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草
其實,在青少年的成長過程中,培養(yǎng)、激勵他們的樂觀、積極向上的心理品質和自信心尤為重要,于其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價值。同時,在當前“雙減”政策背景下,全社會要鼓勵、幫助每一個家庭適時調整教育途徑和方法,關注青少年的全面發(fā)展。因此,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應該把重點從解決心理問題逐步轉變成促進心理健康發(fā)展,最大限度預防、減少青少年心理問題的發(fā)生,更好地引導、幫助他們成長。
《指南》主要涉及健康行為與生活方式、生長發(fā)育與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傳染病預防與公共衛(wèi)生事件應對、安全應急與避險5大領域及30個核心要點。其中,5大領域之一就是心理健康,其核心要點包括:社交與社會適應;情緒與行為調控;心理問題與援助支持。至此,青春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時,在其他4大領域對應的27個核心要點中,青春期心理、青春期性健康、性侵害預防、珍愛生命等皆與心理健康密不可分。
《指南》針對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在心理健康領域明確:兒童青少年時期是培育積極心理品質的關鍵時期,應引導學生學習心理健康知識,增強社會適應能力,保持積極心理狀態(tài),了解并掌握解決心理問題的主要方法和途徑,增強主動尋求幫助的意識,主動化解困擾,增強抗挫折能力,提升幸福感。
在對青少年逐級深入,教育他們深刻理解生命安全意義與價值方面,《指南》對不同學段的教育進度與具體內容進行了要求。小學階段要通過基本知識介紹、具體技能訓練和個人衛(wèi)生習慣培養(yǎng),引導學生了解健康及其影響因素,了解生命與生長發(fā)育知識,了解自己、悅納自己,掌握自我保護、求助、避險與逃生的基本技能等內容;初中階段則注重講解原理和機制,深化學生認識,強化健康行為養(yǎng)成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引導學生理解原理與規(guī)律,培養(yǎng)相應的自我保護能力;高中階段主要強調學生的生命責任感和意義,以及發(fā)現(xiàn)問題和積極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深入理解生命安全與身心健康的意義與價值。
教育部發(fā)布的《指南》,是按照堅持“生命至上、健康第一”理念、增強“安全為本”意識和能力、遵循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注重有機融入學科等基本原則而制定的?!吨改稀诽岢?,力求中小學做到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在中小學課程教材中的布局安排更加系統(tǒng)、科學,內容更具針對性、適宜性、實用性。還提出,中小學課程教材要在有效增強學生“生命至上、健康第一”意識、提高心理社會能力、養(yǎng)成健康行為等方面的育人功能得以顯著提升,為中小學學生健康成長、終身發(fā)展和全民健康素養(yǎng)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學校、家長和社會應緊緊把握時代脈搏,在教育青少年發(fā)展健康人生的過程中,應積極培養(yǎng)青少年的健康理念,通過豐富多樣的教育實踐活動,對青少年進行學習心理指導,開展智力體能訓練,適時進行情感教育、性格矯治教育和耐挫折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活動,對學生進行人際關系的指導、滲透性心理健康知識、促進自我保護意識發(fā)展,健全和完善學生對人生、對生命意義的認識,提高他們的核心素養(yǎng),深化他們對生命與健康的理解。
眾所周知,健康是指一個人身體、精神和社會等方面都處于良好的狀態(tài),健康的人才會有益于家庭、學校和工作,對國家和社會作出貢獻。因此,人不僅要有強健的體魄,還要有健康的心理,以及適應社會的良好道德品質?;诖?,學校、家長和社會要培養(yǎng)學生愛自己、愛他人、愛社會,時刻保持身體健康、心靈健康、道德健康等,促進他們智力正常發(fā)育、情緒樂觀向上、意志品質健全、行為協(xié)調適度、人際關系和諧、人格完整獨立,價值觀念正確,緊跟時代發(fā)展節(jié)奏,譜寫人生美好樂章,健康快樂地成長。
在對青少年進行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應時刻把握住生命健康教育始終是精神成長的過程,引導青少年從小就建構對生命的終極關懷。通過強化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在中小學教育中的地位,形成完整的體系。這種教育不是功利性的,而是純粹地為了讓青少年珍愛自己的生命,尊重別人的生命,保護好自己的生命。更重要的是,要高度認識這種教育不只是學校的教育,也應該是家庭的教育,還應該是全社會的教育和良好氛圍。而這種教育的重要意義,事實上所培植的更是國家發(fā)展的元氣。所以說,對青少年加強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其意義十分重大。
蘇聯(lián)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曾寫過這樣一句話:“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于每個人只有一次?!闭鋹凵_保健康,必須從自身做起!因此,作為學校、家長和社會,應以創(chuàng)新的適合國情的生命教育為內容,以生動活潑的活動形式為手段,激發(fā)青少年以內在動力愛護生命,培養(yǎng)積極向上的心理品質,增加心理彈性和求助意識,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為一生的生命健康奠定堅實的基礎。
當下,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生活節(jié)奏加快、競爭壓力變大,因此對人心理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社會競爭激烈,人人都想有上升的空間、渠道,而是否能達到成功彼岸,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一個人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質。青少年時期是人格塑造的關鍵期,健康的心理素質同樣需要從小開始培養(yǎng)。近年來,隨著青少年心理問題的不斷增多,由考試焦慮、社交恐懼、人際交往障礙、性心理障礙等導致的自殺、離家出走、犯罪等事件時常出現(xiàn),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社會各方的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