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肖方晨
“元宇宙”是個偽概念。將“Metaverse”翻譯成“元宇宙”是翻譯水平所致,還是有其他原因,值得我們思考。鼓吹者們對“元宇宙”的定義解釋十分荒唐,將一個名詞概念解釋為既屬于自然科學范疇,又屬于哲學、社會科學,甚至神學范疇,無法自圓其說。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概念是邏輯思維的起點。從“元宇宙”這個似是而非的概念出發(fā),會引申出很多錯誤結論。既然是“元宇宙”,在漢語中即“最高宇宙”、“第一宇宙”,就一定和天文學、物理學有關系,和哲學有關系。而“元宇宙”鼓吹者異口同聲地說“元宇宙”是一種新的社會形態(tài),又和政治經(jīng)濟學扯上了關系。本著學習的態(tài)度,我找來一些有關“元宇宙”的書籍學習。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十分詭譎的現(xiàn)象: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中國出版界出版的圖書中,有關“元宇宙”的圖書如井噴一般進入市場。其中出得最多的出版社是中譯出版社。今年8月,全國高校人工智能與大數(shù)據(jù)創(chuàng)新聯(lián)盟評選出10本“元宇宙精品圖書”,中譯出版社獨占6本,可見力度。
在這波出版“元宇宙”書籍狂潮中有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一是同名的書籍很多,如“一本書讀懂元宇宙”。二是這些書的內(nèi)容出奇地一致,大體上都宣稱:“元宇宙”是一種社會形態(tài);“元宇宙”是一種虛實融合的傳統(tǒng)模式;“元宇宙”開啟了人的虛擬人生,第二人生,或第二角色。三是都在講述同樣的故事:①美國Roblox 公司于2021年3月10日在紐交所上市,上市當天股價大漲;②在Roblox的游戲“第二人生”(Second Life)中,瑞典、巴巴多斯兩國建立了大使館;③在“元宇宙”里可以用去中心化和非同質(zhì)化的代幣(NFT)賺錢;④ “元宇宙”提供沉浸式體驗;⑤“元宇宙”是人類的未來。這真是天下文章一大抄,你抄我抄他也抄。
我的案頭有中譯出版社出版的幾本書:《元宇宙》《元宇宙通證》《一本書讀懂元宇宙》《元宇宙與碳中和》。有些書的腰封上的介紹口氣之大,令人驚悚?!对钪妗费馍蠈懙氖恰靶牡木`放,夢的具象,后人類的永生世界;零知大始,壹作天物,硅生命的創(chuàng)世原鄉(xiāng)”?!对钪嫱ㄗC》的腰封是“通向未來的護照,未來沒有機遇能大過元宇宙通證,濃縮元宇宙精華”?!对钪媾c碳中和》的腰封上寫的是“超百位名家推薦,精華解構兩大關鍵趨勢;將深刻影響國家、企業(yè)和你我的未來”。腰封背面還寫著:“元宇宙的重要性,對我們來說就像空氣,甚至可能成為人類社會生存的基本條件”。這些書籍的作者或者出版社編輯的危言聳聽:“后人類的永生世界”“硅生命的創(chuàng)世原鄉(xiāng)”,有末世論的味道?!俺傥幻彝扑],精華解構兩大關鍵趨勢,將深刻影響國家、企業(yè)和你我的未來?!卑汛笤挻档脽o邊無際,正是這些書籍思想性蒼白的最好體現(xiàn)。
對當前眾多“元宇宙”書籍的第一個觀點:“元宇宙”是一種社會形態(tài)的問題,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經(jīng)有闡明。社會形態(tài)的劃分有不同的立場,按馬克思主義政治經(jīng)濟學觀點,社會形態(tài)分為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共產(chǎn)主義社會。當今世界基本上是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共存的形態(tài)。具體到我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如果按生產(chǎn)工具的水平劃分社會時代,我們的觀點是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鐵器時代、蒸汽機時代、電器時代、信息數(shù)字化時代。而“元宇宙”鼓吹者們籠統(tǒng)地說“元宇宙”是一種社會形態(tài),其實是否定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jīng)濟學的觀點,類似于美國人福山認為“歷史已經(jīng)終結,資本主義社會制度永恒”。
對“元宇宙”鼓吹者們的第二個觀點,即“元宇宙是一種虛實融合的經(jīng)濟模式,是每個人都可以在其中靠非同質(zhì)化代幣(NFT)賺錢的虛擬經(jīng)濟”,我以后再談。當務之急是先搞清楚“后人類的永生世界”“硅生命的創(chuàng)世原鄉(xiāng)”是什么意思?現(xiàn)在的我們應當如何對待所謂的“元宇宙”?在面對“超百位名家推薦、精華解構兩大關鍵趨勢,將深刻影響國家、企業(yè)和你我未來”的所謂“對我們來說就像空氣甚至可能成為人類社會生存的基本條件”的“元宇宙”,對我們究竟有什么影響?
由于我的知識面有限,不知道什么是“后人類”。上百度搜了一下,百度百科的解釋是:“后人類就是指20世紀60年代,一些發(fā)達國家進入以信息社會為特征的后現(xiàn)代之后,利用現(xiàn)代科學技術,結合最新理念和審美意識,對人類個體進行部分地人工設計、人工改造、人工美化、技術模擬及技術建構,從而形成的一些新社團、新群體”?!斑@些人再也不是純粹的自然人或生物人,而是經(jīng)過技術加工或電子化、信息化作用形式的一種‘人工人’”。還好我們沒有被加工,和“后人類”沒有一點關系!“后人類”說法純屬胡扯,上世紀60年代至今已有60多年,我們至今也沒有見過“人工人”,倒是見過美容塑形的人。至于“硅生命”更是天方夜譚,可以不予理會。
至于超百位名家推薦的《元宇宙與碳中和》“將深刻影響國家,企業(yè)和你我的未來”的論斷,我仔細核對了,自2021年以來,一大幫所謂名人、大咖、專家,大炒特炒“元宇宙”偽概念以來,國家層面好像沒有受到影響。舉世矚目的黨的二十大在不久前勝利閉幕。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表述中國的社會形態(tài)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社會,從現(xiàn)在起,“中國共產(chǎn)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實現(xiàn)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的現(xiàn)代化推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边@和“元宇宙”鼓吹者們說的社會形態(tài)沒有一點聯(lián)系。不知《元宇宙與碳中和》的作者、編輯們對此作何感想?“元宇宙”鼓吹者們強行把“元宇宙”和“國家未來”相靠,展開“宏大敘事”,或許是為了增加底氣吧?!霸钪妗眰胃拍顚δ承┑胤秸故钱a(chǎn)生了一些影響,比如上海市、河南省等省市跟著這一波“元宇宙”的喧囂制定什么“元宇宙”發(fā)展規(guī)劃和行動方案。而值得注意的是,剛剛開幕的上海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出口博覽會主辦者也完全沒有提到“元宇宙”。
至于“元宇宙對我們來說就像空氣,甚至可能成為將來人類社會生存的基本條件”有什么依據(jù),我一直沒有查找到??照務`國,我們一定要警惕打著各種旗號的歪理邪說污染社會輿論,干擾我們的事業(yè)。
很多《元宇宙》書籍的作者或“元宇宙大師課”的講課者,各自媒體訪談的大咖視頻節(jié)目中,都會大講虛擬人生、第二人生、第二角色的話題,甚至有人宣揚,人可以在“元宇宙”中永生。這些內(nèi)容生產(chǎn)者或搬運者經(jīng)常以美國游戲公司Roblox的一款游戲“第二人生”為例,也經(jīng)常提到Roblox在2021年3月11日在紐交所上市,成為“元宇宙”(Metaverse)第一股。正是因為把“Metaverse”翻譯成荒唐的“元宇宙”,才順著“碰瓷”宇宙的語意,把一個人在電子數(shù)字仿真情景(或布爾/比特空間)中的游戲行為說成是虛擬人生、第二人生??梢娝剖嵌堑母拍顬橛幸馇馐聦嵦峁┝丝臻g。這也正是“Metaverse”設想者尼爾·斯蒂芬森擔心的問題:“‘Metaverse’的優(yōu)點是可以與人交流,獲得更多信息,嘗試新游戲等,而它的缺點是可能失去隱私,也可能失去社會凝聚力,因為人們對何為真、何為假已沒有共識”。
《一本書讀懂元宇宙》的作者是韓國人李丞桓,他在書的第四部分“元宇宙實現(xiàn)夢想”部分,介紹了幾個實現(xiàn)夢想的故事。其中一個故事是韓國MBC電視臺拍攝的虛擬現(xiàn)實紀錄片《再次遇見你》。書中寫道,該片“記錄了一位母親在虛擬現(xiàn)實中遇見了七歲因白血病而突然離世的女兒。在節(jié)目中,導演利用虛擬融合技術和人工智能,虛擬了女兒的面龐、身體、表情、聲音。母親在虛擬空間中再次看到了女兒,做女兒喜歡的海帶湯,說愛她,一刻都沒有忘記他,還給她在生日蛋糕上插了蠟燭。雖然短暫,卻是幸福的時光,如同常常在夢中一樣”。這個故事是經(jīng)不起推敲的。一位母親失去了摯愛的女兒無疑非常痛苦,非常悲傷,有同情心的人會希望她能夠解脫出來,不再陷入無盡的悲傷之中。如果虛擬技術能幫助心理醫(yī)生對患者進行情緒和心理的疏導,那將是醫(yī)療領域進步,但治療、疏導難道不應該在保護患者隱私的環(huán)境下進行嗎?商業(yè)電視臺安排導演和制作團隊把個人的悲劇公之于眾,難道是道德的嗎?
在“超百位名家推薦”的《元宇宙與碳中和》一書中,作者把“元宇宙”(其實是仿真情景或布爾/比特空間)劃分的三個世界:“虛擬世界”“數(shù)字孿生的極速版真實世界”“虛實融合的高能版本現(xiàn)實世界”。由此,“人們可以把自己的宏大想象快速、低成本又逼真地呈現(xiàn)在元宇宙里”。對這段話的通俗解釋就是北京某大學一位教授宣稱是國內(nèi)第一批做“元宇宙”的人,在網(wǎng)上的視頻中說:“元宇宙給每個人實現(xiàn)不同人生的可能,可以成為明星、球星……”。
清華大學《元宇宙發(fā)展研究報告2.0》提出的虛擬人的說法更加離奇,即“三人、三身、三境”中的多重NPC,NPC中文的意思是“非玩家角色”是網(wǎng)絡游戲用語(Non layer character)。虛擬人是元宇宙的NPC;機器人是真宇宙的NPC;自然人是超宇宙的NPC。如果你對上述的“三人、三身、三境”還不太理解,不妨去網(wǎng)上搜一下。文匯講堂2022年1月26日158期沈陽教授的文章《虛擬人、機器人、真人三人行,元宇宙將提升生產(chǎn)力》有詳細的說明。
目前所見到的描述虛擬人生、第二人生、第二角色的書籍和文章都是基于一個假想,即可以造就一個平行于現(xiàn)實世界的另一個宇宙?!霸钪妗惫拇嫡呒认朐凇霸钪妗敝械奶摂M世界占有絕對的話語權(去中心化,隨心所欲),又要在現(xiàn)實社會中占有資源、財富和權力(“虛實融合共生”)。盡管在“元宇宙”這個荒唐概念的前提下得出的結論看似高深莫測,其實認真分析則是矛盾百出。比如《虛擬人、機器人、真人三人行,元宇宙將提升生產(chǎn)力》就描述一個人有好幾個虛擬人的替身可同時參加幾個活動,而且文中寫道“我們團隊曾經(jīng)做了一個非常真實的虛擬人,成本是200多萬人民幣。未來希望每個虛擬人的制作成本都降到50萬甚至5萬人民幣,讓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虛擬人。”由此可以看出,鼓吹“元宇宙”虛擬人生的人有一本生意經(jīng)??蛇@就必然帶來另一種數(shù)字鴻溝,因為普通消費者無力承擔高昂的制作費用,進入“元宇宙”也可能是千篇一律像素風格的簡陋形象,而有錢人的虛擬形象則可以熠熠生輝。這時,有錢人是不是很像女媧用手精心捏出的泥人,普通消費者是不是很像女媧隨手甩出的泥點子?
沈陽教授在這篇文章中講述了一個他女兒的故事:“我讀高中的女兒有一天跟我說,她談戀愛了。我當時一聽就生氣了。但她安慰我說,老爸你不要著急,我戀愛的對象是一個虛擬人。我就放心了,因為沒有現(xiàn)實危害,這就叫生活陪伴型虛擬人”。“元宇宙”鼓吹者一直強調(diào)的虛擬社會和現(xiàn)實社會的融合,既然“虛實融合”,就一定相互影響,這時又不融合了。這種整體思維混亂,邏輯不能自洽的根本原因就是把Meteaverse“虛擬情景或數(shù)字信息仿真情景”的科技范疇的概念,荒唐地譯成“元宇宙”所導致的。畢竟,如前面已經(jīng)提到過的,語言是思維的工具,概念是思維邏輯的起點。
鼓吹虛擬人生和第二人生的人大都會強調(diào)沉浸試體驗,而且只有在帶上VR頭盔才能進入“元宇宙”進行沉浸式體驗,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沉浸式體驗在許多場合或情景中都會出現(xiàn),所謂沉浸式體驗就是說全神貫注,心無旁騖。這種狀態(tài)和人的不同年齡、不同經(jīng)歷,對不同事物有關。以游戲為例,學齡前的兒童,孩子們玩絨毛娃娃、拼插積木等都會有沉浸式體驗。不知道VR原理的人戴上VR頭盔進行游戲會感到新奇,可能產(chǎn)生沉浸式體驗感,而知道VR原理的人則可能不會產(chǎn)生沉浸式體驗感。李丞桓在《一本書讀懂元宇宙》中講述的那位在MBC電視臺制作的記錄片《再次遇見你》中的母親,如果不了解虛擬人的的制作過程和制作成本,會有感動和沉浸式體驗感,如果知道她女兒虛擬人形象的制作過程,她就不會心無旁騖,她的頭腦中可能產(chǎn)生其他相關的思考??梢姀囊粋€“第二人生”游戲中引發(fā)出的現(xiàn)實中的“第二人生”是不存在的,只是一個游戲而已,只不過游戲的手段使用了信息仿真集成的技術。如果一個人深度沉浸在游戲中不能自拔,那就真的出現(xiàn)了“第二段人生”,是一個由正常人的人生進入精神病患的人生。
我們進入了信息社會,一個數(shù)字化的社會。信息的本質(zhì)是什么?信息不是物質(zhì),但不能脫離物質(zhì)而存在,世界是物質(zhì)和信息的對立統(tǒng)一。凡是信息必定從屬于某一事物;被表征的事物叫信源。信息與信源可以分離,分離后的信息可以存儲和傳輸,當然這需要能量。
在科幻小說《雪崩》中,作者描述的現(xiàn)實和“Metaverse”就是現(xiàn)實社會中的事物信息仿真集成形成的虛擬情境。在“Metaverse”中,所有事物都是各種信息的電子數(shù)字信息技術集成的結果。而這些信息的信源就在現(xiàn)實中,這些信息就儲存在現(xiàn)實的數(shù)據(jù)中心里,“Metaverse”的各種事物及其形態(tài)就是計算中心的計算機軟件、硬件運算的結果,這些信息也被傳輸在現(xiàn)實社會有線和無線的網(wǎng)絡里,被感知在現(xiàn)實的終端顯示設備上。因此,所謂虛擬現(xiàn)實就是我們所處的現(xiàn)實社會的信息一部分,虛擬現(xiàn)實就是現(xiàn)實社會信息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
當前出現(xiàn)了令人深思的詭譎現(xiàn)象,有關“元宇宙”的書籍井噴式出版,作者之間相互作序,相互推薦?;ヂ?lián)網(wǎng)上各種講座、視頻蜂擁而上,造成了思想上的混亂。此時我們更要保持冷靜,堅持用科學的實證主義的立場和觀點,繼續(xù)批判所謂“元宇宙”鼓吹者們所宣揚的謬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