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施崇偉
爸媽老了,本該清閑養(yǎng)老,卻總是心事重重。父親愛看新聞愛玩手機,不僅牽腸掛肚著疫情、洪災(zāi)、地震,連相隔遙遠(yuǎn)的臺海局勢、阿富汗戰(zhàn)亂也讓他寢食難安;母親一天到晚牽掛兒孫,不時在電話里叮囑小輩們天寒加衣,或長吁短嘆著擔(dān)心孫輩們的學(xué)習(xí)勞累。若聽說哪個孫兒傷風(fēng)感冒,心里比她自己血壓、血糖升高了還難過。
我和三妹合計,趁著十一小長假,回趟老家,帶他們出去逛逛,順便也開導(dǎo)開導(dǎo)。于是選了個目的地——長壽菩提古鎮(zhèn),從老家驅(qū)車去,也就兩小時。
停好車,住了店,我領(lǐng)著父親,三妹挽著母親,步入小鎮(zhèn),享受慢生活。走走逛逛,看看小橋流水;歇歇停停,欣賞著古色古香。一條萬壽路,貫通南北軸線;青石板鋪設(shè)的大街,寬敞而平整,尤其適合老年人慢悠悠的步伐;院落鱗次櫛比,樓宇高大挺拔,商鋪比肩而立。纏繞古鎮(zhèn)的青龍溪和萬壽河像兩條綠色的飄帶,石拱橋,楊柳岸,水緩緩,恍若在江南水鄉(xiāng)。水岸兩邊酒吧連著茶室,餐館流淌香氣,時尚氣息與煙火味交融,別有情調(diào)。這一場漫步,漫步中的漫聊,父親除了拍照,沒有玩手機;母親沒打電話,只顧得上樂哈哈地笑。
大牌坊前,父親駐足仰望。高大的牌坊,頂天立地,氣勢恢弘,古樸典雅。牌坊上部居中的枋眼,刻著“菩提古鎮(zhèn)”四個鎏金大字,尤為蒼勁挺拔,古韻濃厚。父親問我:“這個菩提,是什么意思呢?”
我迅速“百度”了告訴他,古鎮(zhèn)的背后有座山,叫菩提山?!堕L壽縣志》記載:因菩提達(dá)摩至此,故名。我說“菩提達(dá)摩”,他不認(rèn)識。我背誦“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他聽不懂。我便換一種方式告訴他:菩提是一種樹,它生長茁壯,枝葉茂盛;菩提是一個人,他來自印度,創(chuàng)立禪宗;菩提是覺悟和智慧,人若有之,徹悟途徑,頓悟真理,達(dá)到超凡脫俗之境;活在當(dāng)下,愛在當(dāng)下,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父親像是聽懂了,一邊走,一邊側(cè)過臉微微笑,輕輕點頭。然后,大步流星擠出人群,“走,陪我去爬菩提山,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p>
后來,我和父親從山上下來,與走散的三妹和母親在景區(qū)里會合。公園里,青墻黛瓦,亭臺樓閣,池水假山,紅鯉翠蓮,綠蔭飛鳥,渾然天成,顯得端莊秀美,明亮通透。一座一樓一底的古樓建筑,底層有古代亭閣的功能,可供游人小憩,樓上是一個寬大的空間,可以品茗,可以聽歌,可以遠(yuǎn)望。樓下的田田荷葉,綠意直奔樓上來?!傲舻每莺陕犛曷暋?,此樓得名“聽雨樓”。
陽光明媚,聽不見雨聲,聽到的是母女倆的親密交談。母親說:“長壽,人人向往,這句話真好!”三妹說:“菩提古鎮(zhèn)所在的長壽區(qū),是全國唯一一個用‘長壽’二字命名的區(qū)縣級行政區(qū),具有悠久的養(yǎng)生長壽文化傳統(tǒng)和歷史底蘊。今天帶你們來長壽區(qū),就是想把一份健康長壽心愿送給你們。您和爸爸以后要多關(guān)注自身的健康,少去牽掛兒孫或其他的事情?!蹦赣H聽了,會心一笑。一旁的父親聽得連聲說:“好,好,好!”
陪老爸老媽逛古鎮(zhèn),懂了“菩提”,向往“長壽”。這也是我們兒女對父母最長情的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