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青島是一座美麗且極具魅力的濱海城市,經(jīng)過近代的發(fā)展成為了中國聞名的城市。青島八大關地區(qū)是青島代表性的建筑群,這里的別墅都有著重要的藝術價值和研究意義。青島八大關景區(qū)呈現(xiàn)出不同的色彩效果,同時受到自然環(huán)境和文化等因素的影響,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風格。本文將以花石樓為例,分析青島八大關建筑群風格的多元化。
關鍵詞:八大關建筑;花石樓;多樣;建筑風格
一、青島八大關的發(fā)展歷程
德國軍隊登陸青島后,并沒有立即大規(guī)模建設住宅別墅,而是勘測環(huán)境,尋找最適宜居住的地方。八大關地區(qū)位于沿海地段并且有大量的樹木資源,德國人把這里當作狩獵區(qū),因此有少部分別墅建于德占時期。1914年德日戰(zhàn)爭后,德國戰(zhàn)敗,日本人大量涌入,在八大關地區(qū)開展建設。這段時間各國人還有青島本地富人開始在沿海購置地段建設住宅,但此時的八大關地區(qū)尚未引起他們的注意,因此本地人在八大關里幾乎沒有什么建筑行為。在收回青島后,八大關地區(qū)的建設才算正式開始進行。20世紀30年代初,八大關地區(qū)被命名為“榮成路東特別規(guī)定建筑地”,到30年代中期基本完成。20世紀30年代末,八大關地區(qū)的道路體系建設基本完成,這與現(xiàn)在的八大關大致一樣,后續(xù)只是稍有改動。
二、八大關多樣的建筑風格
八大關建筑風格的多樣化。除了德國建筑風格,還有俄國、英國、法國、美國、日本和丹麥等20多個國家的建筑風格,因此被稱為“萬國建筑博覽會”。
“八大關地區(qū)的建筑中,古希臘式、羅馬風式、哥特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田園風式、拜占庭式等各種建筑風格隨處可見?!边@些建筑風格在一起并沒有顯得雜亂無章,在整體性上有著恰到好處的協(xié)調感。有古羅馬遺風的愛奧尼、多利克、科林斯石柱,粗獷的毛石和女兒墻上的雉堞,大量運用半木結構裝飾的“英國鄉(xiāng)村別墅風格”,拜占庭風格的山花和隱喻著伊斯蘭文化的拱門,獨具“法式”技巧的建筑物,當然還有富含中國傳統(tǒng)元素的建筑。
三、花石樓建筑風格分析
(一)花石樓簡介
花石樓位于八大關內紫荊關路南端的岬角,是八大關建筑群中最具代表的城堡別墅建筑。在八大關中,許多建筑以主人姓名命名,類似的建筑有約翰·高爾斯登別墅或畢婁哈別墅?;ㄊ瘶莿t不同。關于花石樓名字由來的傳說有好幾種,最符合現(xiàn)實的可能是因為花石樓內部采用滑石作為內部裝飾,故取其諧音“花石”,還有一點是因為其建筑外部材料采用的是花崗巖。
1929 年8月,著名俄國報業(yè)家淶比池通過美國商人韋維廉在八大關購買土地,用于建造花石樓避暑別墅。1930年開始動工,由中國建筑師劉耀宸擔任主設計師,建筑師王云飛參與施工。設計師把不同時代、不同國家、不同風格的建筑元素近乎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古典的柱式,哥特式建筑的尖券、尖頂,巴洛克、洛可可風格完美地融合為一體,使這座建筑呈現(xiàn)出巨大的包容性。
(二)古典主義的入口
進入花石樓看到的是其入口處矗立的一對多立克柱。這對羅馬多立克柱不僅起到支撐陽臺的作用,還體現(xiàn)出高大、莊重的風格,表現(xiàn)出高貴、肅穆的感覺。外立面的花崗巖與多立克柱式相互呼應,更加突顯出高大肅穆的風格。這對多立克柱式的入口讓我們走進了古典主義世界,古老肅穆的形象完全符合崇尚和諧、對稱的古典主義風格的特征。
花石樓入口處的多立克柱式并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古羅馬式建筑的樣子,這也看出設計師劉耀宸對古典主義的理解和創(chuàng)新。經(jīng)典的多立克柱式?jīng)]有柱礎,但在花石樓上卻添加了柱礎并對柱身進行了縮短,因此柱頭也變得簡潔、雄壯。這樣避免了柱式的狹長感,讓人們看到柱式的單純,使其更具有簡潔、肅穆的氣質。柱式簡潔化和創(chuàng)新使得比例更加和諧,實現(xiàn)了對傳統(tǒng)古典主義一定程度的超越。
(三)哥特式風格
花石樓也體現(xiàn)出了一些哥特式建筑的風格,其中花石樓的窗戶就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風格。一層圓形塔樓下的兩個小窗含有哥特式風格的尖劵元素。在力學方面,由于尖券不需要用一些較厚的墻體支撐,因而尖券要比圓券更加牢固。同時由于這種尖券尖拱具有“向上”的視覺特征,暗示了哥特派宗教信徒想要靠近上帝的意愿。這些窗戶大小不一,分布也很有特點,盡管大小不同,排列不規(guī)則,但每個窗戶之間都有著一定的聯(lián)系。窗戶之間形成了動靜呼應,富有生命力,生動活潑。
花石樓的屋頂尖頂設計也具有哥特式建筑的元素,哥特式尖塔高聳給人強烈的感召力。花石樓設計師的設計意圖是多種風格融合,因此并未設計成經(jīng)典的尖塔而是以尖頂?shù)脑貋眢w現(xiàn)出哥特式風格。同時這種錐形綠色尖塔與花石樓部分的紅色表面形成明度和色彩的對比。
(四)室內的巴洛克與洛可可風格
花石樓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多角樓、客廳和臥室,另一部分是圓形塔樓、樓梯間和地下室。這些房間里有著很明顯的巴洛克風格的跡象,對自然曲線的應用巧妙恰當,充分體現(xiàn)出巴洛克的特色。每個房間都有壁爐,每個壁爐都由白色瓷磚覆蓋,瓷磚上雕刻有花紋。這些花紋美麗大方并且?guī)в凶匀坏捻嵨?,既具有取暖的功能還具有極強的裝飾性?;ㄊ瘶鞘覂鹊募揖?、頂部和樓梯也都可以找到巴洛克風格的元素,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植物曲線和一些自然花紋曲線。這些曲線元素表現(xiàn)出巴洛克風格在建筑中的運動與變化。
花石樓的窗戶上是多彩的玻璃,玻璃的顏色以藍、綠、黃、紅為主。當陽光通過這些玻璃折射成絢麗多彩的光影投射到墻面、地面或者家具上時,花石樓的室內就會出現(xiàn)極其美麗浪漫的光影效果。堅硬的白色窗邊與彩色玻璃制造出強烈的視覺反差效果,呈現(xiàn)出更加浪漫的氛圍,這就是洛可可風格的呈現(xiàn)。設計師和諧的色彩搭配,使建筑在堅硬中呈現(xiàn)出絢麗柔和的一面。既沒有過于莊嚴肅穆,也避免了奢靡與浮華氣息的泛濫,這也是設計師多種設計風格融合的結果。
四、花石樓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是構成一個完美的、融入環(huán)境的、經(jīng)久適用的建筑物必不可少的物質基礎,是設計師、建筑師創(chuàng)作的必要條件。這些材料不同的屬性是建筑體現(xiàn)自身特有生命力不可缺少的元素?;ㄊ瘶窃诓牧系倪\用上可謂恰到好處,設計師劉耀宸發(fā)現(xiàn)花崗石的堅硬、大小和色澤等特性正是城堡所需要的。這也是八大關建筑的一個縮影。
青島嶗山有著大量的花崗巖資源,同時青島對花崗巖石的處理技術相當成熟,工人們可以恰當?shù)乇磉_出設計師劉耀宸的設計想法,這也彰顯出花石樓的地域性。好的建筑應該充分利用當?shù)睾线m的材料,這既可以與當?shù)氐慕ㄖ嗳诤弦员苊馔回P?,又可以省時省力?;◢弾r硬度強,耐久性強,同時具有較好的裝飾效果,正是大氣、高貴、浪漫地城堡建筑所需要的。因此設計師劉耀宸對花崗巖的選用是恰當?shù)?。雖然花崗巖天然的大小不一以及形狀的不規(guī)則增添了建筑的難度,但設計師把這些材料和諧地統(tǒng)一起來。材料的自然屬性讓這座建筑變得渾然天成,成為了一個完整自然的建筑,這也達到了建筑的整體性。同時花崗巖開采時遺留下的手工肌理也是一大亮點。
五、結語
通過對花石樓建筑的分析,我們可以清楚地發(fā)現(xiàn)設計師劉耀宸對多種建筑風格的獨特理解和創(chuàng)新能力。他將古典主義、哥特式、巴洛克、洛可可風格完美地融合成一體,充分展現(xiàn)了建筑對多元化多風格的包容性?;ㄊ瘶墙o我們呈現(xiàn)一種完美別墅建筑的形象,建筑的整體對比效果強烈但不突兀,和諧統(tǒng)一但不單調。
花石樓是八大關建筑的一個縮影,八大關建筑群更好地向我們展示多元化建筑群的形態(tài)。在自身建筑多元化融合的基礎上又做到了彼此之間的和諧尊重,讓我們看到一個整體性極強的多風格建筑群體的美麗。給我們帶來了視覺上的享受,在喧囂的城市下能有這么一片美麗的和諧的建筑供我們游玩,真是生活的樂趣。
參考文獻:
[1]陳靂.德租時期青島建筑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07.
[2]于曉,于琦,陳曉敏.淺談青島的城市色彩特征[J].青島理工大學學報,2008(4):55-58.
[3]王琳.城市色彩設計指引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05.
[4]曲琛.青島老城區(qū)建筑環(huán)境色彩初探[J].青島理工大學學報,2010(4):64-68.
[5]譚文婧.德占時期青島城市規(guī)劃思想之特色研究[J].科技信息,2009(21):164-165.
[6]李楠.青島建筑(1897-1914年)色彩分析與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08.
[7]肯尼斯·弗蘭姆普敦.建構文化研究——論19世紀和20世紀建筑中的建造詩學[M]. 王駿陽,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0.
[8]派爾.世界室內設計史[M]. 劉先覺,陳宇琳,等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7.
[9]臧佩山.青島八大關歷史街區(qū)保護與利用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3.
[10]盧晶.青島八大關風景度假區(qū)景觀建筑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6.
[11]王福云.青島近代別墅建筑及其環(huán)境藝術研究[D].南京:南京林業(yè)大學,2007.
作者簡介:周澤,南京工業(yè)大學藝術設計學院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