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康
(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區(qū)人民醫(yī)院,江西 贛州 341100)
腦梗死后約80%的患者因病致殘,失去生活自理能力[1]。因此,對于腦梗死施以積極的治療十分必要[2]。本研究用補陽還五湯輔治腦梗死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共100例,均為本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各50例。對照組男26例,女24例;年齡52~78歲,平均(65.62±5.49)歲;病程16~108d,平均(62.83±10.92)d。研究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52~78歲,平均(66.02±5.32)歲;病程16~108d,平均(62.69±11.09)d。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西醫(yī)符合《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3]診斷標準。急性起病,癥狀及體征持續(xù)時間超過數(shù)小時,影像學檢查可見梗死病灶,局灶性神經(jīng)功能缺損等。中醫(yī)符合《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4]氣虛血瘀證辨證標準。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言語謇澀,面色?白,偏身感覺異常,氣短乏力,舌質淡苔白膩,脈沉澀。
納入標準:①具備完善的臨床資料;②無艾滋、梅毒、乙肝等疾病;③同意參與研究;④無出血傾向,無凝血障礙。
排除標準:①患其他嚴重身體或精神疾??;②自愿退出研究;③研究開展過程中死亡、轉院;④患肝腎功能障礙;⑤存在其他影響肢體功能、吞咽功能、神經(jīng)功能疾?。虎弈挲g超過80歲,無法配合研究;⑦對研究所用藥物存在過敏反應。
兩組均用常規(guī)基礎治療,包括腦細胞營養(yǎng)供給,促腦循環(huán)以及抗血小板聚集藥物,合并高血壓則給予降壓藥,合并糖尿病則給予控糖藥物,康復綜合訓練、器械訓練、理療等常規(guī)康復治療。阿托伐他汀鈣(浙江海正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50080)20mg,日1次;拜阿司匹林(Bayer Vital GmbH,國藥準字H20130339)100mg,日1次;氯吡格雷片[賽諾菲(杭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6410]75mg,日1次。
研究組加用補陽還五湯加減治療。紅花、桃仁、地龍各10g,赤芍、當歸、川芎各15g,黃芪25g。氣虛加太子參9g,黨參12g,雞血藤15g;痰濕加半夏9g,膽南星9g;瘀血嚴重加三七9g,水蛭9g,全蝎9g;肝陽偏亢加牛膝2g,鉤藤9g,菊花12g;口歪眼斜加白附子9g,僵蠶9g,全蝎9g;肢體麻木加陳皮5g,膽南星5g,茯苓20g;言語障礙加郁金15g,石菖蒲15g,遠志15g;肢體浮腫加茯苓15g,澤瀉15g;下肢無力加桑寄生20g;上肢無力加桂枝10g;久病入絡加蜈蚣2條,全蝎9g,桑枝15g。為中藥配方顆粒,以500mL溫水沖服,分早晚2次服用。
兩組均治療4周。
神經(jīng)功能:采用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NIHSS)進行評價,評分范圍為0~42分,評分越低表示神經(jīng)功能越佳。
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及活動能力評分(ADL)進行評價,評分范圍為0~100分,評分越高日常生活能力越好。
生活質量:采用中文版生活質量量表SF-36進行評價,包括維度8個,得分范圍8~145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
用SPSS22.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痊愈:肌肉功能、語言功能恢復,記憶力、計算能力、意識基本恢復正常,完全可自理日常生活。顯效:肌肉功能、語言功能、記憶力、計算能力、意識較治療前明顯改善,基本可自理日常生活。有效:肌肉功能、語言功能恢復,記憶力、計算能力、意識有一定程度好轉,日常生活可部分自理。無效:未達“有效”標準。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治療比較 例(%)
兩組治療前后NIHSS、ADL、生活質量評分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NIHSS、ADL、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分,±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NIHSS、ADL、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分,±s)
NIHSS 治療前 24.09±4.24 24.08±4.25 0.0118 0.9906治療后 18.90±4.51 14.20±3.47 5.8403 0.000 ADL 治療前 67.67±5.21 68.09±5.34 0.3981 0.6914治療后 76.42±7.32 89.57±8.43 8.3285 0.000生活質量 治療前 105.40±6.32 105.71±7.41 0.2251 0.8224治療后 112.81±6.32 128.69±6.09 12.7939 0.000評價項目 時間 對照組(50例)研究組(50例) t P
腦梗死屬中醫(yī)“中風”范疇。氣虛血旺、陰陽失衡為其病機,飲食、情志、外邪等為致病因素。治療關鍵為補氣活血和祛痰化瘀[5]。補陽還五湯方中黃芪補脾健胃、旺氣行血,當歸活血養(yǎng)血,川芎、桃仁、赤芍、紅花活血化瘀,地龍通經(jīng)活絡。全方旺氣行血但不傷正,通絡、活血、養(yǎng)血。現(xiàn)代研究認為,補陽還五湯能改善腦梗死恢復期缺血區(qū)的血流及氧供給,促進腦部能量代謝。黃芪有抑制血管收縮、雙向調節(jié)血壓的作用,當歸和黃芪均可有效保護腦神經(jīng)細胞,川芎、當歸、紅花可改善大腦一氧化氮、內皮素水平,川芎可以促進血管擴張、降低血栓形成率、抗血小板聚集,并可對血管內皮細胞起到保護作用。
補陽還五湯加減輔治腦梗死恢復期可提高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