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超鵬
我們家只生了一個孩子,所以在教育和生活待遇上就對孩子傾向得多一些,雖然算不上有求必應,但該買的買,該花的花,從不會虧待孩子,甚至有點優(yōu)待。但長此下來,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小問題,就是孩子特別不珍惜東西,任何玩具只要到了她的手里,一般不超過一個月,就可能損壞或者丟失。連我們在她生日或節(jié)日里贈送的比較有意義的禮物或書籍都不例外,更別說平時常用的學習用具。
一次,我見她邊學習邊玩弄鉛筆,我想提醒下她這種不當?shù)男袨椋慵傺b生氣地罵道:“你都不愛惜自己的東西,筆不是拿來玩的,斷了、壞了怎么辦?”
她不以為然地答道:“壞了就買啰!”
我一時無語,又以她媽媽小時候的事情做榜樣,說:“你媽媽小時候的玩具能保存到現(xiàn)在,證明她愛護玩具,珍惜物品,你就不能向你媽媽學習嗎?”
她回嘴道:“以前你們沒幾個玩具,我現(xiàn)在有大把玩具,弄壞幾個有什么了不起?”“你的思想需要轉(zhuǎn)變,雖然咱們家經(jīng)濟條件不錯,但也不能浪費啊。”我說道??珊⒆尤允且荒槻灰詾槿唬灶欁缘赝媾U筆。
我連連搖頭,感嘆如今孩子的生活條件好了,反倒不珍惜起東西來。突然想起小時候我們兄弟姐妹幾個人互相爭著玩幾樣玩具,每一樣都保存得十分完好,大多數(shù)原因是因為年少的我們能體會到父母賺錢的辛苦。
父親小時候給我們零用錢,不是開口就能拿到,他設下一個規(guī)矩,想要錢必須自己賺,比如幫家里干家務,或者幫大人跑腿辦事等等。我們最喜歡的一件差事就是每個周末替父親尋找頭發(fā)里隱藏的白頭發(fā)。他告訴我們,每找到一根白頭發(fā),就能跟他換五毛錢,所以我們兄弟幾人常趁他躺下時,趴在他頭頂尋找那一根根不顯眼的白頭發(fā)。
只有體驗過才能明白可貴吧。于是,我給女兒設了一個任務,以后不再隨便買玩具或零食給她,如果她想要某件物品,都得通過自己掙錢來換取,當然,“打工”賺錢的所有工作都盡量在她的能力范圍之內(nèi)。
雖然一開始,女兒顯得有點抵觸,但久而久之,她慢慢習慣了這種以勞換酬的方式,漸漸體會到大人賺錢的辛苦與不易,也變得愛惜物品與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對自己擁有的物品不再隨意處置,而是細心愛護。
在所有“工作”里,女兒最喜歡的一項,就是替我在文章的初稿上尋找錯別字或用錯的標點符號,還真別說,我的很多文章還真讓剛上三年級的女兒找到了錯處和不合理的地方,這樣,一來鍛煉了孩子的動手能力,二來讓她借助詞典等工具書又學到了課本以外的知識,這讓孩子掙錢的妙招達到了一石二鳥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