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賢芳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創(chuàng)造能力、動手能力及思考能力,筆者認為,在初中生物課堂活動中,教師要強化對生物實驗的重視,要體現(xiàn)出生物實驗的探究性、實踐性原則,讓學生自主操作實驗、分析實驗現(xiàn)象,改變以往教材知識灌輸式、教師主導式的教育模式,讓學生成為生物實驗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對象,讓學生在驗證與演示過程中,構建完整的生物知識體系,掌握更多的生物學科學習方法與學習技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與認知興趣,擁有較強的科學素養(yǎng)與探究精神,讓學生在生物實驗探究中豐富生物知識視野,勇于探索、重視實踐,從而提升生物實驗教學的質(zhì)量與效率。
一、開展初中生物探究性實驗的必要性
1.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科學素養(yǎng)
在初中生物教學活動中,設定一些探究性實驗活動,能夠讓學生具備較強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在以往的生物課堂實驗教學活動之中,教師習慣于運用“教師展示、學生觀摩”的教學模式,導致初中生缺少分析、探究、了解生物實驗的機會,學生完全處于一個被動接受生物知識的狀態(tài)之中,學生缺乏參與課堂生物知識探究的自主性。而探究性生物實驗活動能夠給予學生更多探索實踐的空間與時間,通過小組合作與自主觀察來分析生物知識之間的關聯(lián)性,有效保證了生物知識學習的嚴謹性,使學生體會到較強的科學素養(yǎng)。這對于初中生未來的學習、生活都是非常有益的。
2.鍛煉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開展初中生物探究性實驗活動,能夠鍛煉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準備生物實驗器材與材料開始,到實際操作,再到認真觀察生物實驗現(xiàn)象,學生學會了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而不是依賴教師的指導與幫助。學生在自主處理問題的過程中,鍛煉了問題應對能力和解決能力。同時,開展初中生物探究性實驗活動,能夠?qū)崿F(xiàn)生物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學生可以結(jié)合實際生活現(xiàn)象來解釋生物原理、現(xiàn)象,實現(xiàn)生物知識與實際生活素材之間的轉(zhuǎn)化,感知到學習生物知識的實用性與必要性,從而能夠更加專注、認真地投入到生物學習中去,提升學生的生物綜合素質(zhì),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膶W習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
3.對生物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
開展初中生物探究性實驗活動,能夠?qū)ι锝虒W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在以往的初中生物教學活動中,教師習慣于把生物教學內(nèi)容局限在教材知識內(nèi),導致學生的生物知識面比較窄。開展初中生物探究性實驗活動,能夠?qū)ΜF(xiàn)有生物知識進行拓展與延伸。學生在探究、觀察生物實驗的過程中,可以自主搜集課外生物知識與素材,構建更為豐富的生物知識結(jié)構與體系,學生成為生物實驗活動中的組織者、探究者。通過初中生物探究性實驗活動,學生強化了對所學生物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提升了綜合學科素養(yǎng)。同時,開展初中生物探究性實驗活動,能夠讓學生掌握多種實驗操作方法和生物知識的學習方法,通過自己的探索與發(fā)現(xiàn),去完善、修正原有生物知識體系,對于學生來講是一種提升與學習。
二、初中生物探究性實驗教學策略
1.明確生物探究性實驗教學的原則
要想讓初中生物探究性實驗教學活動順利開展下去,需要明確生物探究性實驗教學的原則,保證生物探究性實驗活動的合理性與科學性,真正體現(xiàn)出探究性的特征,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品質(zhì)。
首先,教師要遵循自主性原則,更為關注學生在生物探究性實驗活動中的知識自主構建,給予學生學習的自主權與探究權,讓學生自主設定探究性實驗流程、活動內(nèi)容,全面掌控生物實驗過程,體現(xiàn)出“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這樣才能夠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學習能力,奠定扎實、穩(wěn)固的生物學習基礎。
其次,教師要遵循合作性原則。因為在生物探究性實驗活動中,只依靠一個學生的力量是無法完成生物實驗的,教師一定要給予學生更多自主合作的機會與空間,讓學生通過合作來相互借鑒與學習,注重學生實驗探究的自主性、獨立性、合作性,鼓勵學生去探究、調(diào)查、質(zhì)疑,在具體的生物實驗探究實踐活動中收獲全面的生物知識。
第三,教師還要遵循情境性原則。由于初中階段涉及的生物知識內(nèi)容較為復雜與抽象,導致部分學生無法跟上生物教學進度。因此,在生物探究性實驗活動中,一定要遵循情境性原則,為學生設定問題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質(zhì)疑中來分析實驗現(xiàn)象、探究實驗原理。這樣才能夠真正提升自我、收獲知識,鍛煉學生的知識探究能力、問題解決能力。
2.在探究性實驗中引導學生分析實驗裝置
實驗裝置是開展生物探究性實驗活動的重要基礎,只有全面了解生物實驗裝置,才能夠讓學生真正專注投入到實驗探究活動中,從中獲得更多新的發(fā)現(xiàn)。在初中生物探究性實驗活動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分析實驗裝置,要注重讓學生剖析生物教材中的實驗裝置。因為教材中的生物實驗裝置,都是設計者、科學家智慧與思想的結(jié)晶。教師除了讓學生去了解裝置的名稱和用途,還要去解釋裝置中的內(nèi)在設計思想,讓學生感知到創(chuàng)新的樂趣與意義,以此來激發(fā)初中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與創(chuàng)造能力。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能夠多思考多探究,形成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和行為態(tài)度。同時,教師要設定一些開放性的生物實驗器材,讓學生在選擇器材、分析器材功能過程中提升學科綜合素養(yǎng)。在傳統(tǒng)的生物實驗活動中,教師通常都是為學生提供唯一的生物實驗器材,學生沒有選擇的權利。設定開放性的生物實驗器材,能夠讓學生一邊思考一邊操作,在生物探究性實驗活動中,分析生物實驗器材、實驗原理、生活知識之間的關聯(lián)性,從而能夠選擇最佳的、理想的生物實驗器材,提高生物探究性實驗活動的有效性。
3.注重實驗探究由易到難的過程
在初中生物探究性實驗活動中,要想真正體現(xiàn)出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讓學生從中有所學習與收獲,教師要注重實驗探究由易到難的過程。因為初中生的認知能力、理解能力處于一個持續(xù)提升的狀態(tài)之中,如果直接讓學生探究比較難的生物實驗,不僅無法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實踐能力,還會打擊學生參與生物實驗活動的自信心,產(chǎn)生一定的退縮心理和畏懼心理,從而影響了生物探究性實驗活動的教育質(zhì)量。為此,在初中生物探究性實驗活動中,一定要注重實驗探究由易到難的過程,在正式開展探究性實驗活動之前,教師要全面了解初中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及個性化學習進度,以此來合理設定探究性生物實驗活動的難度與流程,讓學生循序漸進地、潛移默化地掌握生物知識,逐漸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同時,教師要注重生物探究性實驗活動內(nèi)容的引導性與啟發(fā)性,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與技巧,明確生物知識的難點、重點,構建完整的生物知識結(jié)構,在分析問題、實驗創(chuàng)新及解決問題中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總而言之,在初中生物教學工作中,教師要注重設定探究性的生物實驗活動,借助探究性生物實驗活動,鍛煉學生的學科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讓學生更全面、更深刻地掌握課堂中學到的生物知識,鍛煉學生的生物知識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讓自身的生物知識體系更為完整,提升生物課堂實驗活動的有效性,促進學生的個性化成長。同時,在初中生物探究性實驗活動中,教師要結(jié)合初中生的學習實際、個性化需求以及學習進度,合理設定探究性實驗活動內(nèi)容,實現(xiàn)師生之間的共同進步與發(fā)展,構建和諧、高效的生物實驗課堂。
(作者單位:甘肅省武山縣城關初級中學)
(責任編輯? 曉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