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美福
我的老家西寨鄉(xiāng),在昔陽縣沾嶺山頂?shù)男「咴?。如果把昔陽縣版圖比成中國,老家的方位及各種地貌特征都太像西藏了。
老家的天,像剛擦過的一面巨大的藍鏡子,點綴著雪白雪白的云花。純凈的空氣,令你看遠山草木都清清楚楚。海拔1600米的氣溫,使她成為比五臺山都涼爽二分的避暑山莊。晨午溫差大,早晚棉襖午穿紗,老家人不知蚊子是個啥。那兒呀,空調(diào)電扇可沒有用!老家人驕傲地說,咱這風,城里人能有?他們的風得花錢買哩!夜晚,老家的天更美了,小時候,晚上在山上守護羊,躺在山頂上四顧,湛藍的天空像一個碩大的鍋把大地扣住了。一道白花花的銀河鏈是真像一條天河!牛郎織女星、北斗星,還有那一排溜三星,我們小時候叫它“笙”。老家的星星亮的,總以為爬上山頂踩個梯子就能摸到。都說,外國的月亮比中國的圓,不對,我到過美國,老家的月亮比美國的圓。
沾嶺山又名少山,沿著12旋盤山路旋到山頂上,昔陽縣城一矢可得,全境風光盡收眼底。夏天嵐霧形成嵐峰,一道懸空的嵐帶飄在峰谷間,綺麗無比,氣象萬千。不知仙境是什么樣,這兒挺似仙境。這就是明代嘉靖《樂平縣志》記載的全縣八景之一——沾嶺拖嵐。大自然的杰作太神奇了,到了清明節(jié),少山的山桃花要出場了,她先是吐紅,后是露粉,而后一片白!呀,十里溝壑像春天里下了滿山遍野的雪!恁是讓一個陽泉的小朋友驚得跳起來說不出話來!
翻過少山頂,便進入了一個延綿不絕的小高原,這便是老家的山水。山是平緩的,溫柔的,方圓三十里三十村就我村深溝有一處小懸崖。最美四月天,鵝黃的雞蛋花,水紅的傘丹花,紫色的帽帽花,像黍子穗一樣一束一束的胭脂花,春風一吹,便漫山漫野。那野花的個性實在可愛,無人呵護自倔強,不以無人賞而不芳,太像老家不嬌氣的姑娘了。老家山里的嵐氣,甜絲絲的負氧離子,日照的七彩嵐光美極了!
有山就有寶。不再刮荒坡土造田毀植被了,山更綠,水更清,自然植被更好了。金山銀山,怎來不是?滿坡的黃苓藥材,曾是資助我少年上學的小銀行,而今鄉(xiāng)親們山上隨便走一趟,換錢的山貨背得滿滿當當。山上野生的好吃東西太多了,要不,哪來那么多的飛禽走獸,成了動物們的天堂?
老家山高卻不缺水。沾嶺山上,古往今來稱嶺西,山下是嶺底。然世世代代只旱嶺底,不旱嶺西。嶺底打克拉(干土塊),嶺西吃圪瘩(“假豆腐面”片湯)。滿山遍野的森林,便是天然水庫。老家的河,自古未斷流。清漳東源的發(fā)源河,一條在我的姥爺家東老廟山下,另一條是爺爺?shù)募以谖骼蠌R山下。老家發(fā)源的漳河一路向南滋養(yǎng)著太行山中麓的老區(qū)人,經(jīng)和順與西源并河又與長治長子縣的濁漳河匯合一路流到舉世聞名的河南林縣紅旗渠。
城里人看什么濕地公園,這兒到處都是。河床淤泥上的蘆葦蕩,隨風搖曳,和白羊淀有一拼。老家是三縣交界處,不遠處就是與和順交界的戀思水庫,到了楓紅葉黃層林盡染的深秋,與九寨溝的海子一樣美。老家人,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苦苦勞作,他們卻長壽!
傳統(tǒng)稱重系統(tǒng)計量作弊手段層出不窮,車輛不完全上磅、遙控影響傳感器數(shù)據(jù)、更換牌照冒充車輛過磅、水箱放水、多次重復計量騙取計量單結(jié)算、內(nèi)外串通修改計量數(shù)據(jù)、偽造計量單據(jù)等。僅靠項目部管理,很難有效杜絕。無人值守稱重系統(tǒng)從設(shè)計之初,充分考慮到項目需求,采用先進且成熟的技術(shù)手段,有效防止和打擊以上作弊行為的發(fā)生。
老家的山石,是紅砂巖。做成紅石板房頂,紅石碹窯洞,紅石鋪院,是老家建筑獨有的特色。下了雨,紅粉粉的,漂亮極了,哪兒去買這樣天然美的裝飾材料!
小時候,我不知道這個世界有多大,外面的天地是怎樣的奇妙。天南海北走一遭,只有老家,讓我夢繞,哪兒也沒有她好!
然而,你要真地從心里面說那個地方好,還是因為那里的人。那個美國人說的對,那個地方好,主要是那個地方的人好,人好,那個地方就是最好。與老家綿綿的山勢一樣,老家的人特別善良。老家的水好,水甜,養(yǎng)出的女孩兒都水靈靈的。所謂少山出美女,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啊。
老家人有多好能寫完嗎?抗日戰(zhàn)爭時期,他們饑寒交迫也要省出一口糧食給八路軍做飯吃,日軍血洗了村莊,燒死了我爺爺,殺害了昔西政府抗日干部,制造了樁樁慘案,老家人還要跟上共產(chǎn)黨干。1965年昔陽縣委將遭了洪災(zāi)難以恢復生產(chǎn)的小腰咀村整村人遷移我村,老家人接納他們?nèi)缫患胰?;一個長年討飯的人,老家人接受他為村民放羊;防雹炮爆炸事故老家人去為傷者獻血。曾經(jīng)的歲月,老家人吃著麻餅面年年完成愛國糧征購任務(wù)也沒有怨言……
老家,大自然賜予她特定的生存條件,無霜期短,地廣人稀產(chǎn)量低。她是沒有污染的好地方,但也是相對貧困的地方。曾經(jīng)的歲月,鄉(xiāng)親們多苦啊,起早貪黑,身心疲憊,日子卻過得緊巴巴的……而今,黨的惠民政策越來越多,公糧不繳了,農(nóng)業(yè)稅免了,種糧還補貼,肥料送地里,有低保,有醫(yī)保,有吃有喝有錢花,農(nóng)業(yè)耕作方式革命性變化,再也不用起早貪黑三鋤兩耕累得直不起腰來了。昔陽縣實施東果西菜戰(zhàn)略,家鄉(xiāng)成了茴子白菜鄉(xiāng),市場方式再也不用找關(guān)系求人,每年每戶賣菜收入十多萬元。成片的土地流轉(zhuǎn)了,變成了白色的蘑菇棚。網(wǎng)絡(luò)入戶了,自來水接進家里……想起可憐的父母,苦在了農(nóng)業(yè)支持工業(yè)的剪刀差時代,苦了一輩子也沒有見到工業(yè)反哺農(nóng)業(yè)這一天,父親七十多歲還在冰天雪地里擔水吃,他們未等到好日子來到就過世了……
世外桃源般的地方,生活越來越好了,可是,越來越多的人卻離開了故土。學校先撤并后關(guān)閉一所也沒有了,鄉(xiāng)政府遷走了,農(nóng)信社遷走了。橫穿全鄉(xiāng)的高速公路不給留口,可望不可及,成了固化的一道彩虹,掠過鄉(xiāng)土的海市蜃樓……曾經(jīng)車水馬龍的村莊當年380口人,而今夏天才有80多人,到冬天又走了一半。諾大半條街住著6個人,41個院落空蕩蕩,一人高的蒿草隨風搖曳。小燕子年年回來找老主人,可是好些主人家沒人了!一個美的不可方物的山水林語地,人們卻背離她而去了。
老家,村里的房房舍舍、老樹小河,山里的溝溝壑壑、橋頭地堰,我盯著每一塊石頭它好像都會說話。看那個小河溝,唯唯諾諾的老輩人竟然敢把馬燈砸向日本人然后鉆進冰窖里逃了生……看那片麻地,曾是鐵姑娘民兵連的靶場,那條小路嵌刻著她們的苦樂年華、青春愛情……
四十年,無論多少次回家,每次走時親人們沒有一次不送到村口。而今,一個個慈祥的長者離世了,兒時的小伙伴都老了。現(xiàn)在的孩子們都在城市里面出生,城市里邊長大,沒有家鄉(xiāng)的概念了。
山林的野生動物整夜都在啼叫。兩山狐聲啼不住,我夢已到黎明天。大清早,是清脆動人的鳥鳴聲,那是老家獨有的音符。40年前,我在百鳥清音的一個早晨離開了老家,40年后,老家的清晨依然是百鳥朝鳳。早上起來,看見燕子早已一排溜站在凌空四道電線上,真像一頁五線譜。
無論我走到哪里,無論離別多少年,老家,始終讓我牽掛。唱一遍《快樂老家》,眼眶就會濕濕地……
有“根”就有希望??傆幸惶?,離散的家鄉(xiāng)人還會回來的。
夢繞老家天地,魂牽老家人。老家,我想她!
娃兒們,快起哇,今兒這天是不迷(明)來,要迷來早迷來!——咋回事?這是個真實的笑話。20世紀60年代,老家一個只有十幾口人的偏僻小村——大東足村,年三十晚上包好“扁食”等大年初一早上吃,無奈餓著肚子睡不著覺,怨天罵天怎么不明了?不到五更天就叫起全家人,捅開火!煮“扁食”!這件事還在老家產(chǎn)生了一個歇后語,大東足過年——等不到天明。
這毫不奇怪。我的兒時就是那樣的感覺,而且年年除夕如此!一年365天就等過年這一天能吃上餃子,那種渴望,企盼,迫不及待,是全身的感官都在煎熬,喉嚨里不知要咽下多少涎水。
這么說,兒時過年的記憶最刻骨銘心的就是吃餃子?不!還不是它。最難忘的是可愛的小紅鞭炮!兒時我簡直要愛死它了,可只有盼到過年才能擁有它!
除夕的晚上,小伙伴們都不睡覺,干什么?熬年去!因為不能忍受像大東足人那樣睡不著覺等天明的煎熬,更因為渾身的血液都沸騰著天明后的激動——那一年中唯一的一次穿新衣服吃餃子的機會,真是盛大而神圣的時刻。于是,小伙伴們都跑到街上集合在一起制造窮開心,恁是折騰到很晚很晚,大約半夜一點左右的光景,才會余興未盡地回家。
熬年的主要道具便是小紅鞭炮。那時候,人們實在沒錢,小伙伴們愛鞭炮如命,也買不起一整把鞭炮玩。供銷社便把鞭炮拆開剪斷賣,8分錢50響一辮,1毛6分錢100響一辮。那就是說,想聽紅鞭炮一百響,你得拿3個雞蛋還得再添一分錢。那時候一個昔陽吊爐燒餅3分錢,你這100響,就把美美的五個燒餅聽沒了還差一分錢哩。就這樣,小伙伴們也得狠狠心,買!買來了小紅鞭炮,那可舍不得啪哩叭啦半分鐘突突完,再把那小鞭炮一個一個拆開,一個一個零放!
小紅鞭炮,那是兒時心目中的神器!誰擁有它,誰就擁有了開心,你手中有多少小紅鞭炮,你便會有多少次引爆歡樂的權(quán)力!那時農(nóng)村還沒有通上電,漆黑的除夕夜伸手不見五指,小伙伴們一人嘴里燃一支9分錢一盒的三環(huán)牌紙煙作為火種,就把小紅鞭炮一個一個點著扔在空中。小鞭炮空中爆炸的火花在漆黑的夜晚特別耀眼,“啪”的一聲,歡呼一片!啪!啪!啪!一陣陣的沸騰,扔鞭炮的孩子便是歡樂的中心,那真是開心死了!
不知為什么,那時候的鞭炮聲和我長大以后聽到鞭炮聲不一樣!兒時的農(nóng)村,春節(jié)的黎明,盡管鞭炮燃放的少,但每一掛鞭炮的響聲都是有節(jié)奏的!這是因為,造鞭炮的工匠在裝置炮捻兒時做了編排技巧,炮捻的長短不同形成了燃放時鮮明的節(jié)奏!啪啪啪——呯叭!啪啪啪——呯叭!每一種鞭炮的響法都不一樣!我長大以后,看到燃放鞭炮,那震天動地震耳欲聾的爆響,竟是一塌糊涂,沒有那種精致的節(jié)奏了。
春節(jié)放鞭炮接神是決不能懈怠的。熬年夜回去睡不了多久,就該接神了,看誰放得早!老父親知道我喜歡放鞭炮,少買一件年貨也得滿足我放鞭炮的要求。半夜里,我從熱乎乎的熱炕被窩里爬起來,小時候連褲衩背心也沒有,就赤身裸體跳下地,點燃了一掛小鞭炮的捻子,從門縫扔出去!瞬間,紅鞭炮便噼里啪啦急促地響了起來!而我卻不是趕緊鉆回被窩里聽,而是要罅開門縫把啪啪嘭嘭地燃放過程看完!老家可是海拔1600米的高原,頭九二九罅門叫狗,三九四九凍破茶臼,零下20多度,朔風,我凍得牙齒上下格格格擊打,硬是一絲不掛地在寒風中凍著看完這小紅鞭炮的美麗綻放!
買鞭炮就是買了個點炮權(quán),你不買鞭炮別人家放鞭炮你也會聽得見!話是這么說,但也沒有見那時候貧窮的人們有誰家不買鞭炮去聽別人家的響!初一早上,父親、大爺、叔叔,一人拿著一掛鞭炮集中在院當中燃放。霎時間,鞭炮聲驟響,紅炮屑亂飛,老奶奶也站那兒咧開沒牙的嘴笑,開心哩呀!農(nóng)人們一年就這個日子揚眉吐氣呀!看著爆響的小紅鞭炮,我的手那個癢癢呀,真想都奪過來讓我去燃放。
有一年春節(jié)前,我狠了狠心,買了一整把小紅鞭炮3百響。為了烘干潮氣,讓它響得脆脆的,我把它放到地火發(fā)燙的石板上去烘干,然后高興地去另屋吃飯。突然,鞭炮響了!等我跑過去,早已變成一堆碎屑!原來是發(fā)燙的石板達到了著火點!可那時候我怎么也想不通沒有火點它怎么會爆響?我哭得呼天搶地,我的小紅鞭炮呀!那可是我用了從山上刨了十斤黃苓藥材的錢買的呀!我的鞭炮呀,唔唔唔唔……母親說,鞭炮是你的親娘?比沒了娘還哭得痛哩!
三十年后的一年除夕,我們五人一行飛到冰城哈爾濱過年。飛機低空降落時便聽到了冰城噼里啪啦的鞭炮聲,下了飛機坐在公交車上,車玻璃上全是因熱氣凍的厚霜,外面什么也看不見,只聽見鞭炮聲此起彼伏,一路上從不間斷,倍感親切。
那幾年,我可領(lǐng)略了一個城市春節(jié)燃放鞭炮的輝煌壯景!清楚地記得,有一年除夕晚上,0點剛到,近處的,遠處的,樓房頂,平房院,從單位院到居民樓,到處是火力點,那宏大的場面,真是一場人民戰(zhàn)爭呵!我和岳父站在貓腦山半山腰,俯視全城,近處震耳欲聾,遠處頻頻閃爍,活像電影里的機關(guān)槍火舌!曾經(jīng)是南下干部的岳父感嘆道,啊呀呀,這可真像是一場淮海戰(zhàn)役呀!
在我主持審計、財政兩局工作的歲月里,過了16個春節(jié),我?guī)ьI(lǐng)大家改變了一個風俗習慣。一個單位百戶人家,每一個人都需要去別的99家拜年,99家又都要來你家拜。拜什么呢?說一句過年好然后走人唄,來來回回串門一萬人次,最少說四萬句過年好,多煩瑣多庸俗啊,成了一大負擔了!我便倡導,春節(jié)早飯后,九點鐘全體到樓下集中,每家拿兩掛紅鞭炮,單位買一大箱紅鞭炮,擺開相連,集中燃放,之后,相互握手問好互拜。燃放后的紅鞭炮屑好似鋪成一道寬寬的紅地毯,大家排開一起在上面走,吉祥走紅運!
置身在那幾百掛紅鞭炮燃放時的激烈氣場中,那驚天動地的聲音,那激情壯烈的氣勢,那渾如天成的紅地毯美景,更有那小紅鞭炮的性格,引發(fā)了我無限的遐想。小紅鞭炮,它多么可愛!一旦燃起它胸中的激情,它就義無反顧,粉身碎骨渾不怕,這該是怎樣的一種英雄情懷啊。我激情萬分,寫了一段長短句,記述這非凡壯觀的場景及因紅鞭炮產(chǎn)生的美好寓意。
紅娘束帛,看不透,一腔怒威。未回頭,天崩地裂,槍林彈雨。摧枯拉朽舞紅旗,橫掃千軍如卷席。誰為她,鋪就紅地毯,好壯美。
紅粉飛,掃陰霾,紅顏膽,驅(qū)神鬼。風歌英雄志,兒女同醉。碎骨粉身綻血花,暴風驟雪澆紅梅。淚中笑,千古無悔事,最壯麗!
溯鞭炮起源,兩千多年歷史了。沒有火藥和紙張時,古人用火燒竹子爆裂發(fā)聲以驅(qū)瘟神,爆竹是也。故火藥發(fā)明之前,只有“鞭”,沒有“炮”。人們甩鞭子發(fā)出“啪”的聲響亦成為一種禮儀?;鹚幇l(fā)明后,制作出“火藥爆竹”,其聲音似鞭子甩動聲,于是乎有了“鞭炮”一說。燃放千年的小紅鞭炮,今日隨著禁放令走向衰落幾近絕跡。文明的進步留它不得,愛它的情結(jié)卻揮之不去。我對它,小紅鞭炮,竟是那樣一種復雜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