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丹青,邱 波,曾 靈,陳翠美,唐湘雍,王新正
(深圳市龍華區(qū)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影像科,廣東 深圳 518109)
乳腺疾?。╞reast diseases)是臨床常見疾病,常見的有乳腺腫塊、乳腺腫瘤等。乳腺疾病表現(xiàn)多樣化,無典型癥狀,臨床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是預防和治療乳腺疾病的關鍵[1]。乳腺疾病通常分為良性和惡性,而乳腺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臨床病死率高[2,3]。因此,提高乳腺疾病良惡性鑒別診斷率,可最大限度了解患者病情,并及時給予相應的治療,以提高患者生存率和改善患者預后。磁共振成像(MRI)以無創(chuàng)傷、無輻射、較高軟組織分辨率等優(yōu)勢廣泛應用于臨床乳腺疾病檢查。擴散加權成像、擴散張量成像均以水分子擴散呈高斯分布為依據(jù),可反映水分子擴散的動態(tài)分布情況,對乳腺疾病良惡性鑒別診斷具有重要的作用[4]。但是以上兩種成像技術容易受多種因素影響,導致高斯分布偏離。隨著MRI 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磁共振擴散峰度成像(DKI)技術涌現(xiàn)[5]。但是DKI 在乳腺疾病中的應用研究較少,DKI 對于乳腺良惡性疾病鑒別診斷敏感度和特異度較不明確,需進一步深入研究。本研究結合2020年4 月-2021年4 月我院診治的43例乳腺病變患者的臨床資料,分析DKI 在乳腺良惡性病變鑒別診斷中的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4 月-2021年4 月深圳市龍華區(qū)人民醫(yī)院診治的43例女性乳腺病變患者,年齡23~64歲,平均年齡(44.67±6.57)歲。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臨床乳腺病變診斷標準[6];②經(jīng)病理確診。排除標準:①合并肝、腎、心腦血管系統(tǒng)等嚴重疾病者;②合并其他惡性腫瘤者;③依從性較差,不能配合者;④隨訪資料不完善者。
1.3 方法 采用GE-GEDiscovery75 03.0T 超導型MRI 掃描儀,乳腺專用8 通道線圈,所有患者均進行雙側乳腺的常規(guī)MRI 檢查和DKI 掃描?;颊呷「┡P位,雙側乳腺自然懸垂于線圈內(nèi),指導患者獲得較舒適的姿勢,先進行MRI 常規(guī)檢查,即橫軸面脂肪抑制波T2WI、橫軸面快速梯度回波T1WI、單b值(800 s/mm2)DWI,DWI 應用單次激發(fā)自旋平面回波成像技術,b值為0、500、1000、1500、2000、2500 s/mm2,矩陣256×256,視野32 cm×32 cm,層厚4 mm,每個b值施加15個方向,掃描時間為10 min 48 s。MRI動態(tài)增強掃描使用乳腺容積成像序列,對比劑為釓噴替酸葡甲胺,劑量為0.2 mmol/kg,以1.5~2.0 ml/s流量用高壓注射器靜脈注射。注入造影劑前進行一期平掃,注入造影劑25 s 后進行增強掃描,每個1 min掃描1 期,共掃描5 期。最后圖像處理由2 名工作經(jīng)驗豐富的醫(yī)師共同完成,并達成一致意見。在取值時,隨機選取3個ROI 區(qū)域,測量各指標,最后取平均值。
1.4 觀察指標 比較乳腺良惡性病變組織平均擴散峰度(mean kurtosis,MK)、徑向峰度(radial kurtosis,RK)、軸向峰度(axial kurtosis,AK)、平均擴散率(mean diffusion,MD)、各向異性分數(shù)(fractional anisotropy,F(xiàn)A)和徑向擴散率(radial diffusion,RD),并分析上述指標對乳腺良惡性疾病鑒別診斷的敏感度、特異度。敏感度=真陽性/(真陽性+假陰性)×100%、特異度=真陰性/(真陰性+假陽性)×100%[7]。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采用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法分析各參數(shù)對乳腺良惡性疾病的診斷效能;以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良惡性病灶各參數(shù)值比較 經(jīng)手術病理證實共48個病灶,其中良性26個(23例),惡性22個(20例);良性病灶包括乳腺腺病2個、纖維腺瘤15個、導管內(nèi)乳頭狀瘤5個、囊腫3個、慢性肉芽中性炎1個;惡性病灶包括浸潤性導管癌16個、浸潤性小葉癌4個、黏液性癌2個。惡性病灶MK、AK、RK、FA值均高于良性病灶,MD值低于良性病灶,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惡性病灶與良性病灶RD值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良惡性病灶各參數(shù)值比較()
表1 良惡性病灶各參數(shù)值比較()
2.2 各參數(shù)對乳腺良惡性疾病的診斷效能分析ROC 曲線分析顯示,MK值敏感度高于AK、RK、FA、MD值,AK值特異度高于MK、RK、FA、MD值,見表2。
表2 各參數(shù)對乳腺良惡性疾病的診斷效能分析
以往MRI 成像技術均屬于高斯運動,即水分子自由擴散,其是指水分子從高濃度向低濃度轉移,運動方向、速度隨機,符合一定的正態(tài)分布特點,但不依賴濃度梯度[8]。而人體組織器官復雜,不是均勻、單一的遞質,大部分組織存在影響水分子擴散障礙[9]。而DKI 是在擴散張量成像技術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以水分子在組織器官中進行非高斯擴散運動為原理,彌補了高斯運動的不足,能夠反映組織的微觀結構,敏感性更高[10]。目前,擴散峰度成像技術已經(jīng)廣泛應用于腦、脊髓、前列腺等器官檢查,能真實反映非高斯擴散運動的定量信息[11,12]。乳腺良惡性腫瘤組織具有一定的特點和差異,不同種類組織也存在不同結構特點[13,14]。
本研究結果顯示,經(jīng)手術病理證實共48個病灶,其中良性26個(23例),惡性22個(20例);惡性病灶MK、AK、RK、FA值高于良性病灶,MD值低于良性病灶,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惡性病灶與良性病灶RD值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乳腺良惡性病灶MK、AK、RK、FA、MD值存在差異,RD值無明顯差異,該結論與高欣等[15]報道基本一致。惡性組織中細胞會存在明顯異形,形成新生血管,使得腫瘤細胞密集程度升高,進而限制水分子運動,因此MK、AK值較高[16-19]。此外,惡性腫瘤發(fā)生異形,細胞核、核漿比例改變,水分子擴展受限,從而使MD值降低[20,21]。故,MK、AK、RK、FA、MD 各參數(shù)值可以為乳腺良惡性疾病的鑒別診斷提供指導。ROC 曲線分析顯示,MK、AK、RK、FA、MD值敏感度分別為95.60%、86.43%、90.92%、82.93%、89.40%,特異度分別為88.58%、89.67%、66.78%、64.59%、87.45%,提示各指標敏感度、特異度存在差異,但MK、AK、MD值敏感度和特異度均大于85%,具有良好的診斷效能。因此,DKI 在乳腺良惡性疾病的鑒別診斷中具有確切的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DKI 在乳腺良惡性病變鑒別診斷中具有重要的價值,且MK、AK、MD 參數(shù)值具有較高的敏感度、特異度,可作為乳腺良惡性病變鑒別診斷的重要參考指標。但DKI 存在掃描時間較長、圖像處理受人為因素影響等問題,本研究結果尚存在一定局限性,其具體臨床應用價值仍有待進一步研究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