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王冬艷
楊玉琴(左)
“親愛的媽媽,感恩這些年所有奇妙的相遇,感恩一路以來您和志愿者叔叔阿姨的陪伴,讓我深切體會到家的溫暖……”2021 年11 月25 日,淮安市清江浦區(qū)愛心志愿者服務(wù)社黨支部書記楊玉琴收到了女兒小雪的微信,心里流過一陣暖流。
已經(jīng)走進大學校園的小雪并非楊玉琴的親生女兒,而是她在十余年前參加公益活動時認識的受助對象。當楊玉琴得知小雪和星星兩姐妹的父母去世后,便把她們當成親生女兒對待,為兩個孩子出學費、醫(yī)藥費,假期請人給她們補習功課,悉心照顧她們。漸漸地,小雪和星星不再喊楊玉琴“阿姨”,而是喊她“媽媽”?!奥牭剿齻兒耙宦暋畫寢尅磺芯椭档昧?。”
楊玉琴1983 年參加工作,幾年后成為淮安一家企業(yè)的銷售經(jīng)理。企業(yè)改制后,她經(jīng)營過運輸、酒店、建材等多項生意。工作之余,楊玉琴還常常參加一些公益活動。
2010年春節(jié)前,在淮安市民政局的組織下,楊玉琴走訪了幾個困難家庭。當她看到一戶人家床單、被子上都有破洞,年貨只有幾顆大白菜和半袋大米時,很有感觸?;丶液?,楊玉琴把自家的年貨裝上車,送往剛剛走訪過的家庭,希望大家都能過個好年。此后,楊玉琴把公益當成了自己的第二事業(yè),并逐漸把生意托付給朋友打理。
楊玉琴熱心公益的名聲在朋友中傳開了,經(jīng)常有人向她尋求幫助。家境困難的亞平失業(yè)后通過朋友找到楊玉琴。楊玉琴詳細詢問過她的情況后說:“我會盡全力幫你,也希望你能靠自己的雙手站起來?!彪S后,楊玉琴介紹她去培訓學校接受家政培訓。亞平吃苦肯學,不久便重新走上了工作崗位,先后在上海、連云港等地從事家政服務(wù),大大改善了家里的經(jīng)濟狀況。
2012年,淮安市漣水縣患白血病的小女孩王佳慧找到了合適的配型,但面對高昂的治療費,王佳慧一家無力承擔。楊玉琴得知她的情況后向自己的好友逐個募捐,沒多久就籌集了三十多筆捐款。當時王佳慧的鼻腔已經(jīng)開始出血,情況非常危急。為了盡快籌得她的治療費,楊玉琴一改往日低調(diào)做公益的初衷,帶領(lǐng)志愿者抱著募捐箱在淮安市區(qū)的大街小巷穿梭。每天早上5 點出門,晚上11 點回家,一個月時間,楊玉琴瘦了十幾斤。有人說楊玉琴傻,為了一個不認識的人如此拼命。對此,楊玉琴只是笑笑,并不解釋。她和志愿者的努力沒有白費,王佳慧得以順利手術(shù)。不久后,王佳慧的父母也跟隨楊玉琴的腳步,成了愛心志愿者。
為王佳慧籌款這件事讓楊玉琴意識到:“一個人的力量是微小的,大家的力量才是強大的。組織大家一起做力所能及的好事,別人快樂,我們更快樂?!睘榱烁玫貛椭?,2013 年11 月,楊玉琴注冊成立了清江浦區(qū)愛心志愿者服務(wù)社,將全部時間投入到公益活動中。
2014 年6 月,楊玉琴的兒子在送參加志愿活動的人回家時遭遇車禍,不幸身亡。她用了很長一段時間才從悲痛中走出來。在這期間,淮安市總工會、婦聯(lián)等給予她持續(xù)的關(guān)心和幫助。楊玉琴振作起來后有了新的目標。她把像她一樣的失獨等特殊困難家庭組織起來,鼓勵大家把悲傷調(diào)成靜音,向溫暖靠近。
楊玉琴總是耐心地傾聽失獨家庭成員的訴說,解答他們心中的困惑,以自己的事例循循善誘,耐心疏導,排解他們心中的悲痛,引導他們從陰霾中走出來?!拔沂沁^來人,非常理解他們的所需所求,就是長時間的關(guān)愛和陪伴?!?/p>
根據(jù)大家的興趣愛好,楊玉琴組建了合唱團、舞蹈隊,豐富失獨家庭成員的業(yè)余生活。她還引導大家改變心態(tài),參與志愿活動,在幫助別人的同時融入社會、減少孤獨感?!按蠹矣辛穗y題就找我,說我是‘生活110’?!睆?017年至今,在楊玉琴的努力下,清江浦區(qū)計生失獨家庭連續(xù)五年零上訪。很多人在楊玉琴的幫助下走出悲痛,重新融入社會?!捌鋵嵨覂?nèi)心也渴望他人的關(guān)懷,但我要求不多,只要一句肯定、一句問候就夠了。”
楊玉琴(右)參加志愿活動
楊玉琴(右)被大家稱為“生活110”
作為清江浦區(qū)閘口街道人大代表、清江浦區(qū)愛心志愿者服務(wù)社黨支部書記,楊玉琴時刻不忘自己身上的責任。2020年除夕,楊玉琴突發(fā)心臟病住進醫(yī)院。當她從新聞里看到新冠肺炎疫情的消息后,拔掉了輸液的針頭,積極參與抗疫?!斑@樣的時刻,每一份力量都很重要?!睏钣袂仝s赴百余公里外的鹽城購買抗疫物資,并從網(wǎng)上高價購買N95 醫(yī)用口罩12780 只、防護服200 套、酒精68 桶、消毒液128 箱。她把價值21 萬余元的防疫用品和蔬菜牛奶送到鄉(xiāng)鎮(zhèn)醫(yī)院、失獨家庭。
2021年7月,河南發(fā)生洪澇災(zāi)害,楊玉琴向淮安市慈善總會捐款1.5萬余元?;窗彩艿侥暇┮咔橛绊憰r,她第一時間組織志愿者配合社區(qū)防控,堅守35 天,在大運河廣場、里運河等處發(fā)放醫(yī)用口罩6750只,向揚州的11個社區(qū)捐贈抗疫物資3萬余元。
2022 年1 月1 日,楊玉琴一大早就忙碌起來,帶領(lǐng)志愿者把棉衣、圍巾、大米、油等生活用品以及慰問金一一送到困難家庭手中。每到一家,楊玉琴都和他們聊聊家常,詳細地了解他們家庭情況,以便有針對性地提供幫助。
多年來,楊玉琴積極開展各種活動600 余場次,助學扶貧1 萬余人次,走訪慰問失能老人3580人次,幫助69名貧困學子圓夢大學。她因此獲得“中國好人”“江蘇好人”等稱號。她說:“雖然幫助的是別人,但溫暖的卻是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