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雨晨
隨著中國社會老齡化程度日益加深,作為老齡人口主體的離退休干部越來越受到黨和國家的關注,社會也越來越重視離退休干部的服務和管理工作。離退休干部是國家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參與者和見證者,他們擁有豐富的經驗、威望和智慧,也擁有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精神。離退休干部身上的精神、智慧和美德對下一代起著重要的教育意義。[1]只有不斷完善和落實對離退休干部的服務和管理,才能充分發(fā)揮他們的經驗和智慧,為社會發(fā)展貢獻新的力量。隨著國家經濟持續(xù)發(fā)展和社會改革的深化,傳統(tǒng)的離退休干部的服務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新的社會和經濟形勢。離退休干部服務管理工作需要不斷完善其內容、形式和方法,解決當前存在的問題,才能實現創(chuàng)新、長期、有效的發(fā)展,從而滿足離退休干部的發(fā)展需求,貫徹黨和國家對離退休干部政策的要求,為和諧社會的發(fā)展做出應有的貢獻。[2]
國家對離退休干部的服務和管理工作非常重視,經過多年發(fā)展,已經形成了一套相對全面的離退休干部的服務制度和管理制度,各級政府也設置了對離退休干部的專項管理部門,從制度上保障了離退休干部服務管理工作的落實。
離退休干部一般都具有良好的政治素養(yǎng),雖然其工作生涯結束了,但是各級政府和單位仍會定期為他們提供政治學習的機會,滿足他們政治學習和提高政治覺悟的需求。
國家相繼出臺了多項離退休及養(yǎng)老政策,組織財政、人社等多部門聯合實施,保障了離退休干部的收入來源。由于離退休干部處于身體素質下降階段,為了減輕他們的經濟負擔,相繼出臺了多項醫(yī)療和保險措施,解決看病貴的問題。各級政府對重要節(jié)日走訪慰問離退休干部家庭的工作都極為重視,對及時了解和解決老干部的生活問題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部分基層單位更加關心影響業(yè)績的工作,而離退休干部的管理對單位的大局不會產生影響,因此,對離退休干部工作缺乏重視。離退休干部的服務管理趨向形式化和口號化,很少組織離退休干部活動、走訪慰問,甚至是將離退休干部的福利轉發(fā)給其他人,不僅缺少對離退休干部的關懷,還可能會影響他們的經濟收入。
部分單位對離退休干部服務管理的意識不強,不能將相關政策嚴格落實,例如重要節(jié)日對離退休干部的走訪慰問,只重視慰問品、慰問金的發(fā)放,而忽視了與離退休干部的溝通和交流,不能及時了解他們的身體情況、心理情況和生活情況,也不能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困難。[3]甚至在個別單位,為了避免麻煩,消極應對離退休干部的服務管理工作,工作開展不到位,忽視了對離退休干部的關懷。此外,個別單位沒有專職的離退休干部服務管理的部門,受兼職服務管理人員的精力限制,相關服務管理工作和活動開展有限,影響了工作質量。
老干部在離退休之后,受到工作崗位、身體條件等影響,很少參加思想教育和政治活動,造成了部分離退休干部存在政治覺悟下降、思想落后的問題。尤其是有些單位忽視了離退休干部的思想教育工作,很少組織相關活動,造成了部分離退休干部思想意識落后、對國家政策和制度理解不足、缺乏組織觀念和大局觀。不能進行深入的思想政治工作,對離退休干部的政治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影響了他們聯系群眾的作用的發(fā)揮,阻礙了精神文明社會的建設。
加強離退休干部服務和管理的目標之一,是提高他們的晚年幸福感,這項工作需要綜合布局、長期開展。在部分單位組織離退休干部的集體活動時,經常會基于組織者的主觀意識出發(fā),而忽視了離退休干部的身體和心理需求。同時,離退休干部普遍年齡較高,身體素質和心理狀態(tài)相對較弱,這就增加了離退休干部服務管理工作的難度,而缺少專業(yè)的離退休干部的心理輔導人員,也影響了總體的服務管理質量。[4]
在部分地區(qū)由于對離退休干部的服務管理工作不夠重視,導致缺少相關的服務設施,這就為離退休干部之間的溝通、管理人員與離退休干部的溝通造成了困難。從而造成了離退休干部服務管理工作與現實脫節(jié),對他們的關懷不夠,從而降低了離退休干部的服務管理質量。
在新形勢下,國家和各級政府提高對離退休干部的服務和管理工作的重視,需要從思想、政治、身體、心理、生活等多個方面加強對離退休干部的關注,這在無形中增加了相關的服務管理人員數量,同時也要求相關人員具有豐富的管理經驗和職業(yè)素養(yǎng)。這就要求相關單位需要增加服務管理人員數量,并對其進行專業(yè)的培訓,才能滿足服務管理需求,而大部分單位沒辦法抽調出足夠專業(yè)和經驗豐富的人員進行離退休干部的服務管理。
確保離退休干部服務管理工作的有序、有效落實,提升服務管理質量,提高各級單位對離退休干部的服務管理意識至關重要。各級單位領導需要清晰認識到離退休干部的服務管理工作對黨的影響力及和諧社會建設起到重要作用,并對離退休干部在過去、現在及未來的重要性給予充分肯定。[5]例如,為老黨員頒發(fā)“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舉行頒發(fā)儀式,由單位領導獻花,肯定他們貢獻,并為新一代的人們樹立榜樣,使老一輩的思想、品德得到傳承。
離退休干部是連接黨和群眾的橋梁,在群眾中的影響力和威望很高,服務管理好離退休干部,可以積極促進正能量的傳遞,為和諧社會的建設貢獻力量。[6]做好離退休干部的服務管理工作,需要各級政府和單位將國家的相關服務管理制度進行積極落實,尤其是對離退休干部的走訪慰問工作要落實到位。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思想意識也在不斷進步,而部分退休干部的思想覺悟和思維意識相對落后,導致他們對黨和國家的政策、制度、先進理念等理解不夠充分。所以,各級單位需要更加重視離退休干部的三項建設,即思想建設、政治建設及黨組織建設,使離退休干部的政治生活得到保障。
(1)對離退休黨員進行民主測評
對本單位離退休黨員進行民主測評,充分了解實際情況。對離退休黨員的民主測評工作由思想溝通、自我測評及參加集體活動記錄三部分構成。其中,思想溝通需要組織各支部書記、委員與離退休黨員進行一對一的深度談話,針對思想政治覺悟和意識進行溝通,征求他們對所在地的黨委和相關黨支部的建議。
(2)組織有效的政治教育活動
各單位對離退休干部的實際情況有了清晰的認識后,定期開展針對性的思想教育活動,使其清晰理解和掌握新時代的科學發(fā)展觀、社會發(fā)展思想的意義和內涵、黨的執(zhí)政理念以及現代化舉措等。在對以上思想政治的深入學習下,堅定離退休干部的思想信念。[7]在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等信息先進技術快速發(fā)展的影響下,為了更好地實現政治教育的目的,可以借助微信群、小程序、App等新媒體形式,開展線上學習和研討,便于離退休干部足不出戶完成學習。線上學習可以豐富政治教育活動的形式,實現政治教育的目的。
(3)組織離退休干部建言獻策
在對離退休干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需要積極吸取他們對經濟發(fā)展、社會建設和制度制定等方面的建議,充分發(fā)揮其豐富的管理經驗和政治經驗,從而促進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發(fā)展。為了更好地聽取離退休干部的建議,可以組織建言獻策活動,例如:黨員隊伍建設、理論學習的開展、醫(yī)療、兒童保健、食品監(jiān)督、生態(tài)環(huán)保、環(huán)境監(jiān)測等方面均可以向離退休干部進行建議征集。
傳統(tǒng)的離退休干部管理模式過于單一,已經不適應新時代的發(fā)展,為了更好地提高離退休干部的生活質量需要探索多元化發(fā)展途徑。服務管理人員需要對本單位離退休干部的數量、性別、年齡、身體情況、心理狀態(tài)有清晰的了解,并在此基礎上開展服務管理工作。[8]
(1)進行個性化服務
根據離休干部的實際情況,制定“一人一策”的慰問辦法,為他們提供更加個性化、精準化和親情化的服務。[9]首先,緊跟國家和地方政策,及時對離休干部的工資、補貼進行調整,保障他們的收入來源。其次,及時了解離休干部的身體、心理和生活等方面的情況,根據離休干部的實際情況調整慰問品的類別,將統(tǒng)一的慰問品調整為每家所需的洗衣液、米粉、營養(yǎng)粉等。第三,加強對獨居、空巢、重病等特殊困難的離退休干部關照和幫扶。
(2)調整慰問頻次和慰問形式
對離退休干部的慰問,不僅是物質上的關心,最重要的是讓他們感受到心理上的關懷。相關服務管理人員在慰問時需要與離退休人員進行深入交流,充分了解他們身體情況、心理情況和生活情況,并積極解決他們的生活困難,使他們后顧之憂得到消除,從而提高他們的晚年生活的幸福指數。首先,明確春節(jié)、元旦、中秋、十一等重要節(jié)假日的慰問金標準,在節(jié)前按時發(fā)放到位;其次,增加五一、七一、重陽節(jié)等節(jié)日的慰問,可以適量發(fā)放慰問品;第三,在當前背景下,走訪慰問容易受到影響,慰問形式也可以從走訪慰問拓展到電話慰問和視頻慰問等。
(3)組織多種形式的生活活動
為了使離退休干部的業(yè)余文化生活更加豐富,改善他們的生活質量,可以組織詩詞、繪畫、歌詠比賽等藝術活動。例如,在二十大到來之際,征集離退休干部的攝影、書畫作品,組織作品展或比賽,既豐富了他們的業(yè)余生活,又可以為迎接二十大創(chuàng)造良好氛圍。[10]
(4)進行人文關懷
有些離退休干部可能會因為獨居或者其他問題出現不良的心理狀態(tài),單位需要建立針對性的心理輔導機制,對他們進行人文關懷,確保他們的身心健康,提升他們的生活質量。[11]例如,聘請專業(yè)的心理輔導人員為離退休干部進行心理疏導,或者指導子女提高對離退休干部的關懷和交流,或者建立社區(qū)老年群體交流中心等。
離退休干部過往的工作經驗非常豐富,且工作熱情高,可以適當組織社會活動、搭建平臺,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為社會服務發(fā)揮余熱。龐大的離退休干部群體就是一個綜合性的人才庫,發(fā)揮余熱的社會服務平臺和組織社會活動也是對離退休干部服務管理方式一種新的探索。
(1)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
首先,我國老年大學相對成熟,離退休干部可以通過老年大學進行學習和深造,同時也可以將自己的經驗和知識傳授給年輕人。其次,可以組織離退休干部進行黨課、團課的宣傳講解,既能夠完善單位的黨建工作,又能夠充分發(fā)揮他們的專業(yè)作用,做到老有所為。第三,組織健康宣教、義診、門診導醫(yī)等活動,幫助離退休干部實現自身價值的同時,提升社會服務質量。
(2)提供創(chuàng)業(yè)平臺
各單位可以根據離退休干部及自身情況,為他們提供自主創(chuàng)業(yè)平臺,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人脈關系和工作經驗的優(yōu)勢,在年輕人的幫助下,實現再度創(chuàng)業(yè)。發(fā)揮離退休干部余熱,促進離退休干部創(chuàng)業(yè),既有利于社會價值的創(chuàng)造,又能夠豐富他們的業(yè)余生活、提高生活熱情。
(3)從事公益事業(yè)
首先,在公共衛(wèi)生事件的背景下,各單位可以號召離退休干部發(fā)揮積極帶頭作用,參與到社區(qū)服務中,貢獻力量。其次,由于離退休干部來自各行各業(yè),可以充分發(fā)揮其專業(yè)知識,參與到公益事業(yè)中去,例如,關愛婦女兒童、社會環(huán)保等,積極投身社會發(fā)展中。
綜上所述,離退休干部的服務管理是國家和黨的重要工作之一,在新形勢下,離退休干部的服務管理工作也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需要對服務管理工作進行創(chuàng)新。[12]提高離退休干部的服務管理工作,不僅要滿足他們的物質需求,還需要重視他們的精神需求,給予他們關愛和尊重,促進他們發(fā)揮個人價值,是新形勢下服務和管理離退休干部工作的重要內容。這就要求各級政府提高對離退休干部的重視力度,建立科學完善的管理方法,樹立服務意識,不斷完善工作機制,從而提升離退休干部的服務管理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