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繼東 蘭州城市供水(集團)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
在新時期發(fā)展背景下,我國工程建設速度正在逐年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市政給排水工程規(guī)模。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市政給排水工程規(guī)模擴大的基礎上,工程質量問題也隨之凸顯出來。市政給排水工程質量與社會實際發(fā)展情況不符,不僅沒有滿足城市生活與生產需求,還引發(fā)了諸多嚴重的問題,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
目前,市政工程的模式已經呈現出了區(qū)域化、高層化以及多功能化,結構復雜是市政工程的主要特征。對于市政給排水工程項目,在設計階段應保障其科學性與合理性。在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不斷推廣的背景下,市政給排水設計也需要滿足這一要求,重視節(jié)水節(jié)能設計,強化給排水設計與研究力度,以此來保障市政給排水工程項目可以實現節(jié)能降耗這一目標,進而為社會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強有力的基礎[1]。另外,市政給排水工程有效開展施工還可以更好地滿足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需求,進而促進城市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
在市政給排水工程項目中,管道積水與管道堵塞現象經常出現,這一問題發(fā)生的主要原因是在工程項目設計與施工階段相關工作人員沒有了解現場實際情況,施工人員的施工操作不標準,進而導致管道位置在使用時出現偏移,造成管道積水問題。另外,市政給排水管道的選材也存在問題,尺寸與質量有時沒有達到標準要求,在施工階段施工人員沒有及時有效地清理現場雜物,也是造成管道堵塞問題出現的重要原因[2]。市政給排水管道施工和安裝工序十分復雜,對施工人員的專業(yè)水平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但諸多施工人員在施工階段都是依照經驗來開展施工操作,沒有根據管道安裝標準來進行作業(yè),造成了管道安裝難以達到預期效果。
回填是市政給排水工程后期施工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在這一施工環(huán)節(jié)完成后,經常會出現沉陷問題,主要原因是回填土材料的使用不科學,并且沒有依照標準工序來進行碾壓,造成回填土的密度與緊實度較差。另外,如果在回填施工開展前沒有徹底清除現場雜物,就會使雜物直接混入回填土中,導致經過一段時間后就會出現沉陷現象。
在市政給排水工程項目施工階段,諸多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都是缺少完善的現場監(jiān)管制度。如果不能對施工現場進行有效地監(jiān)督控制,就難以很好地約束現場施工人員的作業(yè)行為,導致現場施工人員在工作過程中漫不經心,直接影響工程項目建設質量[3]。此外,市政給排水工程項目監(jiān)督制度、技術以及監(jiān)管方案等都存在滯后現象,不僅會影響市政給排水工程的施工建設質量,還會對工程項目作用的發(fā)揮帶來極大影響。因此,市政給排水工程相關管理人員需要重視和關注監(jiān)督制度的科學構建,以此來保障工程施工的有序開展和進行。
3.1.1 做好施工準備工作
在市政給排水工程項目施工正式開展前,應做好施工準備工作,因為這直接影響后續(xù)各項施工活動的開展。在實踐階段,應該做好以下工作,如圖1 所示。一是施工圖紙設計。需要認真審核施工圖紙,在審核階段如果發(fā)現存在問題應及時解決。同時施工圖紙審核應保障建設方、施工方與設計方都參與其中,這樣才可以使審核科學有效。二是認真勘查施工環(huán)境。了解和掌握施工區(qū)域的氣候條件,科學規(guī)避區(qū)域環(huán)境對施工的影響,確保施工工作能夠在預期內完成。三是協(xié)調施工矛盾。對于施工涉及的綠化帶與施工路線,需要有效協(xié)調其中的矛盾問題,避免出現不必要的麻煩。四是構建施工控制網。需要依照市政給排水施工圖紙來合理測量水準與施工樁號等構建施工控制網,以此來確保市政給排水施工后的操作安全穩(wěn)定[4]。
圖1 施工準備工作的開展過程
3.1.2 施工測量與實地勘測
市政給排水工程屬于城市工程項目建設的關鍵內容,對城市發(fā)展有極大的影響,因此需要提前考察施工區(qū)域和項目,進而保障施工的順利開展。在施工過程中,只有全面了解施工條件才能提高施工質量。對于勘察工作來講,應確定樁點位置,因為樁點位置會直接影響最終測量結果,所以勘察工作人員應保障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另外,相關工作人員在這一過程中應詳細記錄勘察數據,為之后施工的高效開展奠定基礎。
3.1.3 管道安裝
在市政給排水施工階段,管道安裝應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管材的選用與檢查。在采購給排水管道材料的過程中,切不可貪圖小便宜而選擇價格較低的材料,因為這類材料大多是殘次品,質量不能達到相關標準,需要選擇信譽度較高的管材供應商。在管材進入施工現場后,也應積極做好檢查和檢測工作,避免管材在施工環(huán)節(jié)出現問題[5]。二是做好清理工作。在開展下管施工階段,應該做好清理工作,確保溝槽內沒有雜物,且不會出現管道高低不平現象。在下管施工時需要使用人工融合的方式,確保管材可以平整相接。機械應選擇8 t 以上的吊車,吊索應柔軟且質量較好,同時規(guī)避其損壞管道。三是確定安管方式。在平基混凝土上安裝給排水管道需要檢驗溝槽是否合格,只有確保合格后才可以進行澆筑,同時還應科學把控高度,使其強度能夠達到5 MPa 以上。另外,管材之間對口的距離應保持為10 mm,平基與管材的接觸三角部分應進行有效的填補處理。四是確定接口方式。在市政給排水管道接口處應進行混凝土澆筑。需要注意的是,整體應進行兩次澆筑,且第二次澆筑應等到第一次澆筑的混凝土初凝后再進行,并在完成后使用平軟的材料進行覆蓋,同時做好養(yǎng)護處理[6]。
3.2.1 加強施工設計
為全面提升市政給排水工程項目施工質量,需要強化施工設計,積極做好工程施工開展的前期準備工作。在施工開展前需要全面考察施工線路,并且注意地下水的情況。另外,在施工操作階段還應與其他部門進行溝通協(xié)調,然后構建完善的施工設計方案。同時,技術交底工作的有序開展也十分關鍵,在過程中應確保每一位施工人員都對施工工序全面了解,這樣才能有效控制施工全過程。
3.2.2 強化人員培訓
在市政給排水工程施工階段,強化施工人員培訓十分關鍵。由于這一項工程屬于利民工程,因此應根據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考勤制度,并且對施工人員開展監(jiān)督管理。一方面,選擇具有一定施工經驗和專業(yè)技術的人員來開展施工,重視培養(yǎng)施工人員的責任心,一旦在施工階段出現問題,則應發(fā)揮團隊的作用,通過集體力量來探索出相應的解決方法。另一方面,應強化施工人員的安全責任意識,市政給排水工程施工是在地下操作,施工風險較大,所以強化施工人員的安全責任意識較為關鍵,需要讓施工人員認識到規(guī)范且標準化施工的重要性[7]。
3.3.1 更新和完善施工技術手段
市政給排水工程項目施工階段會用到溝槽開挖技術與管道安裝技術。在溝槽開挖階段需要清除路面上的雜物,避免這些雜物損壞溝槽,同時還需要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過程中還需要通過水準儀全面控制溝槽的開挖深度,使溝槽受力更加均勻,防止出現塌陷問題。在安裝管道時需要提前檢查管道尺寸與數量等,確保管道尺寸與數量與設計圖紙相同,全面降低安全問題出現的概率[8]。此外,還應依照焊接要求與規(guī)范選擇適宜的焊接技術,并優(yōu)化管道安裝的方式,以免外部因素對管道安裝產生影響。
3.3.2 強化預防建筑給排水工程管道滲漏
市政給排水管道泄漏問題較為常見,解決這一問題需施工人員與監(jiān)督人員及時發(fā)現,并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針對管道材料來講,應檢查進入施工現場的材料,同時維護半成品,并在安裝完成以后,確保施工后期工作人員清楚管道安裝的實際位置,以免在施工階段對管道造成損傷,此外還需要做好管道的檢查與后期維護工作。
3.3.3 積極做好材料選擇管理
在市政給排水工程項目施工階段,管道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會對施工最終效果帶來極大的影響。在選擇給排水管道的過程中,應依照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材料。金屬管道質量較高且水流噪音較小,但長時間使用容易出現腐蝕問題,施工工序較為煩瑣且安裝要求較高。塑料管道內外壁較為光滑且耐腐蝕性較強,而安裝操作也較為簡便,但塑料管道較薄且水流噪音較大。因為市政管道長時間埋在地下,容易受到侵蝕且工程量較大,所以從經濟成本角度出發(fā),很多市政管理部門都會采用塑料管道作為給排水施工的主要材料。在施工階段應杜絕強制性的管道連接對口。對接時需要科學控制溫度,避免溫度過高對管道帶來損傷。同時還應做好管材保護,可以使用固定支架或海綿等材料保護管道。
在城市化發(fā)展進程中,需要有多種類型的市政工程來作為支撐。借助有效的基礎設施建設可以促進城市化發(fā)展的快速推進。新時期市政給排水工程項目發(fā)展現狀不容樂觀,存在諸多問題有待解決,如管道積水、管道堵塞以及回填土出現沉降等。這些問題不僅會影響給排水工程的質量,還會使工程項目難以發(fā)揮出自身作用。對此,需要運用行之有效的措施,例如積極做好施工準備、更新和完善施工技術等,保障市政給排水施工建設的高效進行,以此促進工程項目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