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金坤 劉 斌 賀星新
(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江蘇 南京 210000)
南京清涼山重競技訓練館項目位于城西干道西側,南京母親河——秦淮河東側,屬于秦淮風光帶范圍內(nèi)。風光帶內(nèi)建筑限高20m,訓練館東西向長度105.1m,南北寬35.8m??拷鼗春游鱾?,建筑使用功能為辦公管理,地上五層。根據(jù)使用功能的要求,首層層高4.0m,二~四層層高3.2m,五層層高4.2m。東側區(qū)域為訓練館,首層層高4.75m,使用功能為摔跤館、散手、拳擊訓練館;二層層高4.75m,使用功能為跆拳道、器械訓練館;三層層高10m,使用功能為羽毛球館和籃球館。
根據(jù)功能分區(qū),東西兩側層高及層數(shù)不同,為錯層結構,東西向剖面圖見圖1。
圖1 東西向剖面圖
為簡化結構模型,使其受力合理,形成規(guī)則的結構單元,在軸線4及軸線5處設置結構抗震縫兼做溫度變形縫,分成兩個結構單元,西側辦公區(qū)平面尺寸為14.80m×35.80m的規(guī)則的框架結構單元,屬于常規(guī)尺寸、常規(guī)設計。東側形成一個平面尺寸為90m×35.8m的平面T形建筑,柱網(wǎng)尺寸為9m×10m,為了滿足使用功能,一層二層各跨抽柱子,形成18m×20m的大跨樓蓋。三層抽掉中間一排框架柱,形成一個單跨度20m大跨空間,以滿足羽毛球館及籃球館的要求,效果圖如圖2。
圖2 建筑效果圖
訓練區(qū)域根據(jù)使用功能,要求首層及二層訓練館需要滿足比賽區(qū)域凈高不低于4.00m,三層羽毛球館凈高不低于9.0m。為此,結構設計時主要考慮四個結構方案:(1)600mm厚現(xiàn)澆空心樓蓋;(2)650mm厚現(xiàn)澆空心樓蓋;(3)700mm厚現(xiàn)澆空心樓蓋;(4)密肋樓蓋,密肋梁折算截面200mm×750mm。項目現(xiàn)場有一座近百年的訓練跳傘的傘塔,緊鄰新建大樓,為保留傳統(tǒng),盡可能與周邊建筑協(xié)調(diào),最終在這四個方案中進行比選。
結構的安全等級為二級,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體育訓練館抗震設防類別為重點設防(乙類);辦公部分抗震設防類別為標準設防(丙類),其中重競技訓練館框架抗震等級為二級,辦公區(qū)域抗震等級為三級?;撅L壓0.4kN/m2[1],基本雪壓0.65kN/m2,抗震設防烈度7度(0.1g),場地特征周期為0.35s,二類場地。體育訓練館活荷載取值為5.0kN/m2,面層厚度100mm[2],局部一層地下室,基礎采用鋼筋混凝土鉆孔灌注樁,既抗拔又抗壓,設計要求按柱網(wǎng)軸線進行工勘。方案1~3為現(xiàn)澆空心圓管樓蓋,二層結構平面布置圖見圖3。
圖3 二層結構平面布置圖
重競技訓練館因使用的特殊性,需要大跨,凈高不低于4m,樓板剛度有要求。規(guī)范要求的強度及撓度(L/400)設計,訓練要求活荷載撓度不高于L/500。從凈高要求直接排除傳統(tǒng)主次梁方案,保留密肋梁和現(xiàn)澆空心板兩個方案。其中針對空心板的厚度不同進行更加細致地分析比選,見表1。
表1 方案比選
結合施工便利性及施工成本,選擇板厚650mm,內(nèi)置BDF薄壁空心筒體構件,空心管外徑400mm,上下預留板厚最薄處分別為130mm和120mm。如圖4。
圖4 現(xiàn)澆空心樓蓋剖面示意圖
方案1采用650mm厚現(xiàn)澆空心樓板自振頻率為7.7Hz,加速度為0.038g,滿足訓練館要求不低于5.9Hz,加速度0.04~0.07g?;究梢詫崿F(xiàn)建筑的凈高要求,兼顧施工成本,綜合造價最低,性價比最好。
地上及地下結構的分析軟件采用SATWE,SAP200輔助驗算,預應力采用軟件分析和手算復核進行比較,梁剛度放大系數(shù)按照規(guī)范取值,水平構件的彎矩調(diào)幅系數(shù)取值0.85,次梁與邊框梁計算按照鉸接計算分析,實配按最小配筋率控制,構造設置交叉斜筋確保鉸接點的抗剪性能。樓梯采用滑動板式樓梯,釋放斜撐樓板對框架的影響??紤]結構跨度大,且三層的層高為10m,單跨20m的結構,框架柱截面尺寸:800mm×1100mm,二層框架梁為600mm×1300mm,屋面邊梁600mm×1500mm,大跨預應力梁為600mm×1150mm。房屋高寬比20/35.8=0.55<6,第一周期、第二周期均為平動周期,分別是1.2s、1.10s,第三周期為扭轉(zhuǎn)周期,周期為0.84s,第一扭轉(zhuǎn)周期與第一平動周期比值為0.7,常遇地震最大層間位移角為1/804,最大位移比為1.16,無薄弱層,無軟弱層。模型反饋結構前10階周期,都呈整體振動變形,無局部振動現(xiàn)象,周期、位移、側向剛度、樓層抗剪承載力、剛度比等重要指標均能滿足規(guī)范要求[3]。
項目位于清涼山西側山坡,屬于丘崗地貌,明城墻內(nèi)側,毗鄰明城墻,從初期的勘探情況看,巖石埋深淺,最薄處大約10m,最深處約為30m,巖層為7~2層,為中風化泥質(zhì)粉砂巖,夾不規(guī)律破碎帶。巖層變化的坡道較大,設計建議現(xiàn)場增加勘探孔,按照建筑單體的柱網(wǎng),進行逐點勘探。預制樁沒有成樁的可行性,考慮存在松散的強風化層,易塌孔,樁基設計為直徑700mm和800mm兩種鋼筋混凝土鉆孔灌注樁,獨立柱下承臺,分為單樁(承臺厚度800mm)、兩樁承臺(承臺厚度1200mm)、三樁承臺(承臺厚度1600mm),承臺之間地庫底板采用梁板式防水板受力模式。根據(jù)逐根框架柱下荷載,逐點設計樁基,設計結果基本每一根入巖深度及樁長均不一致,項目最長樁與最短樁長相差15m。后期加強沉降觀測,使用已超5年,實測沉降值與計算基本一致,無不均勻沉降現(xiàn)象。設計要求,施工過程中設計人員,原地質(zhì)勘探人員到場,會同監(jiān)理、建設單位,逐孔判巖,隨機抽取部分巖芯進行試驗抽檢。
重競技訓練館部分區(qū)域有地庫,地庫功能為汽車車庫,東段無地下車庫,占比面積約為1/3,有地庫區(qū)域采用梁板式結構,不影響地庫使用區(qū)域,設置少量剪力墻,既可以減少地庫的跨度,降低首層梁高,又可以滿足抗震規(guī)范規(guī)定的嵌固層下抗側剛度為首層抗側剛度2倍的要求。為保證嵌固層的有效性,無地下室區(qū)域承臺之間設置框架地梁,雙向拉通確保首層剛度。緊鄰地庫邊,開挖肥槽處,提高回填要求,首層局部增加結構樓板,避免后期局部回填不密實帶來沉降差異,引起地坪開裂。
雖然按照建筑功能設置抗震縫,分為兩個平面較為規(guī)則的結構單元,但是東側重競技訓練館東西向長度仍有90m,共10跨,每跨9m,超過混凝土規(guī)范建議的現(xiàn)澆混凝土不宜超過40m,且空心板樓折算混凝土遠超常規(guī)民用建筑,混凝土前期的水化熱、混凝土收縮徐變等非常突出。設計采用后張法無連接預應力技術,張拉端選擇OVM錨,錨固端采用擠壓錨,筋選擇低松弛鋼絞線Uφs15.24f ptk=1860 N mm2,張拉控制應力σcon=0.7f ptk=1302 N mm2,考慮摩擦損失、錨固損失、預應力松弛損失、收縮徐變損失等合計預應力損失為290N mm2,結合南京多年溫度變化情況,后澆帶合攏溫度按15℃計算,考慮最大升溫降溫±25℃,經(jīng)計算,長方向樓層溫度應力按照1.3N mm2,長方向屋蓋溫度應力按照1.8N mm2,短方向樓層溫度應力按照0.7N mm2設計。設計預應力選擇:2Uφs15.2@500??紤]樓板跨度比較大18m×20m,預應力溫度筋在板跨內(nèi)按照拋物線布置,為豎向承載提供一定安全儲備,并為結構提供一定剛度補償。使用至今未見主體結構梁、板出現(xiàn)明顯的裂縫,室內(nèi)地坪和粉刷基本未見明顯裂縫。
重競技訓練館三層層高10m,為了滿足使用功能的要求,抽掉中間一排框架柱,形成事實單跨結構,見圖5。從結構整體而言,下部剛度大,上部剛度小,不屬于不利的結構剛度形式,見剖面圖6。
圖5 屋蓋大跨預應力結構布置圖
圖6 屋蓋大跨剖面示意圖
屋面預應力梁跨度20m,端部懸挑近5m,柱網(wǎng)尺寸9m,預應力梁中心距離3m,梁截面尺寸為500mm×1150mm。為減少結構重量,采取結構找坡,坡度為3%,懸挑處預應力順坡度方向,不作突變。影響雨水溝排水處,設置預留套管排水,并做相應的加強。預應力采用后張法,長度超過25m,采用兩端張拉,后張法有粘結方案,盡可能降低預應力損失。張拉端施工完成后,用高標號微膨脹混凝土進行密封。
三層羽毛球館和籃球館層高近10m,扣除梁高,填充墻凈高度接近9m,建筑隔墻厚度200厚,填充墻高厚比9000/200=45,超過砌體結構規(guī)范限制,自身穩(wěn)定性存在問題。設計考慮籃球的撞擊荷載,設計專門墻架,墻架立面示意圖見圖7。構造柱截面按300mm×250mm,半層高設置腰梁,腰梁截面尺寸300mm×600mm。按照荷載規(guī)范,風荷載體系系數(shù)按照圍護結構取值,折算水平風荷載標準值接近2.0kN/m2,腰梁的腰筋按照該荷載進行設計,控制水平荷載下?lián)隙取⒘芽p滿足規(guī)范要求。
圖7 墻架立面示意圖
入口處紅色的造型柱,東西方向一排,中間標高擱置玻璃雨棚板,頂部單方向有梁形成多跨結構,南北方向沒有約束屬于純懸臂狀態(tài)。設計采取兩個方向予以考慮,其一南北方向按照懸臂構件,進行配筋設計,考慮水平荷載有兩項,水平風荷載和水平地震荷載。其二頂部利用造型設置加強板帶,板帶邊緣設置邊梁。為減輕重量,造型柱設計為空心結構,既可以減輕重量,又可以設置雨水立管。中間空心部位400mm×600mm空腔,預埋2×3組直徑200PVC管,實現(xiàn)空心,減少模板制作困難。造型柱配筋截面形式見圖8。
圖8 造型柱配筋截面
體育館項目常規(guī)鋼結構較多,因為人流量大、荷載大、跨度大、空間通透性要求高、室內(nèi)凈高要求高,給結構的選型帶來約束。密肋樓蓋、現(xiàn)澆空心樓板、現(xiàn)澆預應力空心樓蓋,是體育館比較常用的樓蓋方案。本項目采用預應力現(xiàn)澆空心樓蓋,取得不錯建筑效果和經(jīng)濟效果,項目使用至今已超過5年,各個方面反饋良好,故可供類似項目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