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夢 陳 夏 趙二奇
漯河市中醫(yī)院藥劑科 (河南 漯河 462000)
當機體被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后會引發(fā)乙型病毒性肝炎,表現為急性、慢性兩種[1]。90%成年人患有急性乙型肝炎后均可自愈,而慢性乙型肝炎疾病表現復雜,分為乙肝肝硬化、慢性乙肝攜帶者、慢性活動性乙型肝炎等[2]。隨著慢性乙型肝炎疾病發(fā)展,肝組織逐漸出現彌漫性纖維化,再生結節(jié)及假小葉,引起肝硬化[3-4]。肝硬化病人需要長期治療,以延緩和降低肝功能失代償的發(fā)生以及肝硬化的發(fā)生[5]。肝硬化的治療方案的療效、耐藥性、安全性一直是醫(yī)學工作者研究熱點。拉米夫定(lamivudine,LAM)、阿德福韋酯(adefovir dipivoxil,ADV)、恩替卡韋(entecavir,ETV)是臨床治療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常用藥物[6]。本研究通過分析LAM聯用ADV與ETV單藥治療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短期療效及不良反應,旨在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
1.1 一般資料從2017年3月至2019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選出100例,按照隨機編號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例。對照組男32例,女18例;年齡33~70歲,平均年齡(48.34±5.72)歲;病程6~37月,平均病程(15.73±4.82)月。觀察組男31例,女19例;年齡31~69歲,平均年齡(47.89±5.68)歲;病程5~36月,平均病程(15.68±4.84)月。
納入標準:滿足乙型肝炎肝硬化診斷標準[7];HBVDNA載量≥107拷貝/mL;之前未接受核酸等抗病毒治療;血清ALT水平高于正常值上限的2倍;患者知情且簽署協議書。排除標準:其它肝炎病毒感染,如丙型肝炎等;自身免疫疾?。婚L期酗酒、藥物等造成的肝臟損害;存在嚴重心、腎等疾??;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
1.2 方法兩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利尿、保肝、間斷血白蛋白輸注等治療。叮囑患者應減少活動、避免勞累、保證充足的休息,多吃新鮮瓜果蔬菜,限制蛋白質攝入,保持營養(yǎng)均衡,禁酒。對照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給予恩替卡韋(ETV)片(天地恒一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203407,0.5mg×7片)單藥治療,0.5mg/次,1次/天。觀察組予以拉米夫定(LAM)片(上海迪賽諾生物醫(yī)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83456,0.1g×7s×2板)聯用阿德福韋酯(ADV)(葛蘭素史克(天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0651,10mg×14s)治療,LAM用量為0.1g/次,1次/天,ADV用量為10mg/次,1次/天。兩組患者均持續(xù)治療3個月后觀察效果。
1.3 觀察指標(1)肝功能情況采用G920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北京九強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總膽紅素(total bilirubin,TBIL)、檢測白蛋白(albumin,ALB)、凝血酶原時間活動度(prothrombin time activity,PTA),ATL采用賴式比色法檢測,TBIL采用重氮法檢測,ALB采用免疫組化法檢測,PTA采用比濁法檢測PTA,所有檢測試劑盒均由北京福瑞潤澤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2)統(tǒng)計患者治療3個月、6個月、12個月的血清HBeAg轉陰率、HBV-DNA轉陰率。(3)不良反應率:統(tǒng)計并比較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本文數據運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比較兩組患者的肝功能指標治療前兩組肝功能指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3個月后,觀察組患者的ALB、ATL、TBIL及PTA更接近正常水平(P<0.05);治療6個月后兩組肝功能指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肝功能指標比較
2.2 比較兩組患者HBeAg血清轉陰率兩組治療3個月、6個月、12個月的HBeAg血清轉陰率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HBeAg血清轉陰率比較[n(%)]
2.3 比較兩組患者HBV-DNA轉陰率觀察組患者治療3個月的HBV-DNA轉陰率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治療6、12個月患者的HBV-DNA轉陰率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HBV-DNA轉陰率比較[(n)%]
2.4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的不良反應率兩組患者頭痛、疲勞、腹瀉、惡心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的不良反應率比較
乙肝是一種病毒性感染導致的疾病,肝硬化的病因較多,包括乙型肝炎肝硬化、丙型肝炎肝硬化、自身免疫性疾病原發(fā)膽汁性肝硬化與酒精性肝硬化,反復的乙肝活動是導致肝硬化的主要病因[8]。肝硬化主要表現為肝功能損害,實驗室檢查表現為ATL、TBIL升高、ALB降低,臨床上出現納差、乏力、厭食、厭油、惡心等癥狀[9]。肝硬化的病死率比較高,可以導致腹水、肝昏迷和消化道出血等嚴重的并發(fā)癥,目前臨床治療手段以抗病毒、護肝為主。
本研究發(fā)現治療3個月后,觀察組患者的ALB、ATL、TBIL及PTA更接近正常水平,治療6個月后兩組肝功能指標比較無明顯差異,提示LAM與ADV聯合使用可更早的實現肝功能恢復正常水平。分析可能的原因是ETV是一種處方藥,主要成分是ETV,屬于核苷類抗病毒藥物,可抑制HBV多聚酶[10]。LAM為核苷類似物,具有抗病毒作用,可有效阻斷病毒DNA鏈合成與延長,常用于伴ATL升高、肝功能代償、病毒活動性復制的成年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治療中,耐藥性低,療效較好,為臨床慢性乙型肝炎治療首選藥物[11]。ADV作為核苷類抗病毒藥物,在臨床HBV感染治療中得到廣泛應用,可有效抑制乙肝病毒的復制,起到控制病情的作用,ADV抑制乙肝病毒復制的作用,不如LAM和ETV,但是ADV耐藥率要低于LAM,常與LAM聯合使用,改善肝功能效果較好[12-13]。本研究中兩組治療3個月、6個月、12個月的HBeAg血清轉陰率無明顯差異。在HBeAg血清轉陰率方面,LAM與ADV聯合使用與ETV單藥使用效果均較好。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3個月的HBV-DNA轉陰率高于對照組,兩組治療6、12個月患者的HBV-DNA轉陰率無明顯差異,提示LAM聯用ADV聯合使用可更早的實現HBV轉陰。LAM可于正常健康細胞及HBV感染細胞內代謝合成LAM三磷酸鹽,作為LAM活性形式,既可抑制HBV聚合酶,亦是該聚合酶的底物。LAM三磷酸鹽滲入至病毒DNA鏈中,可中斷病毒DNA合成。對大多數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HBV DNA檢測結果表明,LAM可快、有效抑制HBV復制,且該作用可保持整個治療過程[14]。LAM聯用ADV可起到較好抑制HBV復制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頭痛、疲勞、腹瀉、惡心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無顯著差異。提示兩種藥物連用具有較好耐受性,安全性較高[15]。
綜上所述,LAM聯用ADV與ETV單藥治療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短期療效確切,均可獲得較好療效,聯合使用患者肝功能水平可更快復常,較早出現HBV轉陰,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