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杰
北京市文聯(lián)理事、北京作家協(xié)會理事。東方少年雜志社原社長兼執(zhí)行主編。
近幾年,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和動植物題材的作品在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中越來越常見。童話《賣松風的熊》所講述的,就是人類與動物之間的故事。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類社會進入了高速發(fā)展階段。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物質(zhì)需求,人類開始對大自然進行毀滅性的開發(fā)。當工業(yè)機器開進廣袤的森林,不僅打破了動物們平靜的生活,還毀壞了它們的家園。由此,人與動物之間的矛盾日趨尖銳。
《賣松風的熊》講述的就是一只失去家園的熊流落到城市后的遭遇與無奈的歸宿,生動形象地反映了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和動植物的重要性。
故事一開始,這只熊在城市的路邊售賣自己用松針編的扇子,之后又到拉面店打工。它想自食其力,在城市里生存下來。起初,圍觀的人們只把它當作一個穿著熊外衣的人偶,見怪不怪,與其相處得十分和諧。沒人知道它是一只真正的熊,更沒人知道它失去家園的痛苦。后來,當人們知道它是一只真正的熊后,它的處境立刻變得尷尬起來。這些描寫,寫出了人類貌似喜愛動物、包容動物,實則忽視動物、排斥動物的情況。人類接受的,只是一個有著動物外表的人,而不是動物本身。
這是一個與現(xiàn)實世界聯(lián)系緊密的童話故事。在童話意境的設置上,作者把現(xiàn)實與想象融合在一起,通過將現(xiàn)實生活場景和童話意境打通的方式,營造出亦真亦幻,具有強烈?guī)敫泻陀H切感的故事。作為一篇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童話,這樣的場景設置對于表現(xiàn)作品的主題產(chǎn)生了很好的藝術效果。
“松風”可以說是整個故事的核心。森林里最后一棵老松樹,把自己所有的記憶都儲存在松針里,交給了熊。用這種松針編成扇子,扇出的風有一種神奇的功能——根據(jù)沐浴松風者的不同,演繹出不同的真實場景。
作品中,三次描寫到用松針扇子扇風的情景:第一次,畫家輕輕搖動扇子,眼前立刻出現(xiàn)了一片松林;第二次,拉面店的老奶奶搖起扇子,竟一下子回到了故鄉(xiāng),回到了自己小的時候;第三次,走投無路的熊懇請畫家為它搖動扇子,把它送進了畫中的森林。作者一再展示松風給人們帶來的美好與神奇,目的是寫出老松樹、熊甚至人對森林的眷戀之情。
一個好的故事必須塑造出好的人物形象?!顿u松風的熊》篇幅雖不長,但作者對主要人物的塑造還是非常成功的。我——一個落魄的畫家,是整個故事的親歷者和講述者;熊——失去家園,流落到城市的可憐動物;送給熊松針的老松樹——大自然的代言人;經(jīng)營拉面店的老奶奶——善良的、對自然尚存美好向往的人……人物雖然不多,但每個都個性鮮明生動。下面,我重點說說熊的形象。
熊被迫離開家園到城市“謀生”,但它的內(nèi)心深處始終渴望回到森林生活。熊給落魄的畫家?guī)砹撕眠\氣,給老奶奶的拉面店帶來了好生意,可它內(nèi)心的憂愁卻無人知曉。它常常盯著墻上的畫發(fā)呆,我想,它一定是在懷念森林里的快樂時光。最終,走投無路的熊選擇隱入畫中的森林,變成一個自由自在的精靈,開始新的生活。這一舉動也可以看作是熊在向侵占動物家園的人類進行的無言抗爭。
這篇童話不禁讓我聯(lián)想起去年西雙版納原始森林里那群一路北上的野象。它們浩浩蕩蕩地出發(fā),旅程始終引人關注,一路上得到了各方的保護與幫助。而文中的熊卻沒有大象們那么幸運,它可以選擇的只有逃避。故事中的熊最終走入了畫中,在畫中的森林里快樂地生活著。這是它最好的歸宿,卻是我們?nèi)祟愖钌畹谋А?/p>
掩卷沉思后,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是在提醒我們:如果人類不愛護大自然,不保護動植物,那么它們終將離人類而去,地球生態(tài)也會失去平衡、陷入混亂。面對這樣殘酷的現(xiàn)實,我們是不是應該放棄一己私利,善待生活在自然中的動植物呢?
總之,這篇關注現(xiàn)實、聚焦熱點、寫作技巧十分純熟的故事,值得我們讀后好好思考,思考人類與大自然的關系,思考我們接下來應該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