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本月月最最佳佳
歌匠:教授一門技藝時,一個難以逾越的壁壘是學生潛意識里的“把老師教的秘訣背下來就是學會了”的觀念。在某堂唱歌私教課上,一位學生在我反復糾正同一個樂句時變得焦躁,質問我為什么她聽不出來自己跑調而我能。她自信滿滿地表示自己記憶力很好,僅通過課上聽講就能熟練掌握,不需要在課下浪費時間反復練習。她還敦促我把“唱準調的終極秘訣”說出來。我不知道要怎樣說服她。在這個“速成班”大行其道的時代,賣油翁的“無他,惟手熟爾”只能說給自己聽了。
黃慧敏:幾年前,女兒上初二,丈夫每天車接車送,細致周到地照顧她,是相當盡職的“保姆”。盡管女兒成績名列前茅,但他總是希望女兒再努力些。晚上,當女兒滿臉疲憊地表示想去睡覺時,他總是說:“再多預習一些?!迸畠褐荒馨櫭监僮斓乩^續(xù)學下去。我看著心疼,一開始,總低聲勸他:“時間不早了,該讓她睡了。搞疲勞戰(zhàn)術,效率不高,更何況影響孩子生長。”他卻振振有詞:“別人家孩子都學到11點,她不學就會落后?!眲裾f無果,我只能在心里無奈地嘆一聲:真是秀才遇見兵,有理說不清。幸好,如今女兒已上高中,住在學校,那種痛已成過去。
zhangxiaoting0218:男友是來自西北的少年,一路打拼,在東部的海濱城市安定下來。在他眼里,人要有所獲必須付出艱苦的努力,必須承受諸多不能承受之痛,必須一路前進才能換來別人的認可。他自律且節(jié)約,并且也要求我這樣做,在我稍有放松或是享受生活的時刻,他會批評我,找我的不足。我覺得戀人之間應該互相鼓勵而不是打擊,他卻認為接受自己人打擊總比被外人打擊好。這就是我們從小生活環(huán)境以及經(jīng)歷的差異造成的觀念不同吧!
田田向上:表弟大學畢業(yè)后在一家私企任職,業(yè)余時間就躲在房間打游戲或睡懶覺,有時沒趕上飯點便叫外賣,全然一副“躺平”模樣。舅舅勸他多接觸社會,多去戶外鍛煉,要有年輕人的朝氣和活力。表弟心情好時,表面上還能應付敷衍幾句;心情不好時,便會和父母發(fā)生爭執(zhí)。他認為人就應該怎么舒服怎么活,沒必要活成別人喜歡的樣子。舅舅為此傷透腦筋,派我去當說客,說同齡人更好溝通。于是,我給他發(fā)信息、打電話,還單獨請他吃飯聊天,然而我發(fā)現(xiàn)一切都是徒勞,在我和他談話的時候,他竟然在玩手游……我終于明白,有的人是無法通過溝通改變的,唯一能改變他的或許只有時間吧。
小徑:母親癡迷于購買保健品,相信它能治病,結果生病了還是要住院,出院后仍然我行我素地購買各種所謂能治百病的保健品。我和姐姐苦口婆心地擺事實、講道理進行勸誡,每次溝通都是唇槍舌戰(zhàn)、硝煙彌漫。母親不聽,可任其發(fā)展下去,會人財兩失。痛定思痛,我和姐姐達成一致意見:經(jīng)濟封鎖,每個月只給她600元生活費,超出限額需要上報審批。母親的憤怒可想而知。無奈的我們只能采取這樣強硬的措施,即使背負罵名我們也會堅持到底,我們的初衷是為了母親更好、更健康地生活。
果醋:我媽,楊孃孃,“80后”,不識字。在長期討價還價的買菜生涯中,口算尚可。今兒中午日常聊天,我媽說:“向榮街菜市場有家湯圓賣得好便宜,20元6袋。要不是手上提了菜,太重,我就買了。”唉,又來了,老人家因為便宜得到的教訓不勝枚舉:放了一周直到發(fā)芽都沒吃完的青豆;買了太多,只能煮飯、炒菜、燒湯都用上的玉米;長霉的豆干洗凈后吃了拉肚子……我老生常談:“你都不認識湯圓外包裝上的字,就怕是三無產(chǎn)品,不要買!再說放冰箱里也費電。”我媽說:“曉得了,沒買。要不是太重提不動,我就買了!”楊孃孃,我已經(jīng)成功被你氣笑了!
吳蘭友:失業(yè)一年多的女兒終于又就業(yè)了,我也了了一樁心事。一年多前,在銀行工作兩年的女兒突然辭職了,且非常決絕。近些年,銀行工作壓力大,“內(nèi)卷”嚴重,但我一直認為,從工作環(huán)境、晉升空間等角度來說,在銀行工作還是不錯的,辭職不是最佳選擇,女兒卻不這樣認為,說什么也不上班了。后來我才注意到,很多曾選擇在銀行工作的年輕人都離職了,出于怎樣的原因我不清楚,但這也許是很多年輕人的真實想法,我的思想已過時。
下期預告
音樂人創(chuàng)造出的音樂可能帶給你撫慰、激勵、引導,他們的個人故事和精神也可能對你有所影響。這些或許與你永遠無法謀面的音樂人,卻是你此生某一刻在精神上最為親近的人。對你來說,他們是誰呢?2022年第3期最話題:那位教會你XX的音樂人。2022年2月5日截稿。
無論那時生活于廠區(qū)家屬院、四合院、開放的街道或是漁村小厝,甚至是百里內(nèi)只此一個的草原蒙古包中,童年時光永遠是我們最為深刻的記憶,或許就是它決定了我們會過著怎樣的一生。回溯童年時,晚飯后或是周末的下午,你在做什么?2022年第4期最話題:童年的大院時光。2022年3月5日截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