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不知不覺又到了忙碌的歲末?;厥滓黄鹱哌^的四季,疫情一次次打亂我們回歸日常的節(jié)奏,卻不能阻止我們奮力向前的步伐。《科學之友》,也是時代浪潮中一朵努力奔涌的小小浪花。
春日,我們精心策劃了氣象科普征文大賽,讓更多優(yōu)秀的原創(chuàng)作者參與到與讀者的對話中來,力求讓“雙碳目標”、環(huán)境問題、氣象知識等話題變得更加生動有趣。而為建黨100周年獻禮的《100個山西紅色科技故事》,也在編輯們不遺余力的線索挖掘、史料搜集、深度采訪中,從層層疊疊的圖書資料中,蛻變成一本翔實生動的紀念特刊。
盛夏,第六屆“我是創(chuàng)客小達人”青少年創(chuàng)新大賽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來自年輕一代的奇思妙想、全情投入,讓炎炎夏日變得元氣滿滿。當然,一直廣受好評的固定專欄——傳承,其非遺項目采訪也依然在疫情的反復中堅持??萍甲屛覀兺黄凭嚯x的阻礙,實現(xiàn)線上與傳承人的密切交流,幫助我們呈現(xiàn)一個個非遺項目在今天的傳承和守護,一位位非遺傳承者在疫情中的堅持與守望。當然,編輯們也不忘努力打磨自身,第三屆“出版物質(zhì)量檢查”活動的成功舉辦,成為檢驗雜志整體水平、提升編輯業(yè)務能力的良好機會。
金秋,“提升編輯素養(yǎng)、加強繼續(xù)教育”系列活動火熱進行。期刊互評互校、業(yè)務能力考核,我們在線;專家授課、編輯講學活動,我們在場;“學習強國”、新媒體平臺,我們在追。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我們在秋天里沉淀,希望收獲新的成長。
冬日,常態(tài)出版按計劃有序推進,年初的方案逐項落地,進入總結(jié)與反思的階段。作為文字工作者,總會遺憾,還有太多的不完美;而作為出版人,又頗感慶幸,總有機會去創(chuàng)造更多美好。如同歲末的感傷總會被對新春的期盼沖淡,未來可期!新的一年,我們已經(jīng)準備好,與讀者朋友們一起去開拓、探索、銘記和珍藏。
時光的腳步,太匆匆。雖然已經(jīng)走過43個年頭,但我們卻相信《科學之友》依然是永葆初心的那個少年。正如歌里唱的那樣,風催著我們出發(fā)。時間會回答成長,成長會回答夢想。而我們,會用真誠回答歲月,用精品回答讀者。2023年,《科學之友》依然愿做大家身邊,那朵奔涌向前的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