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若雪
(西安明德理工學院,陜西 西安 710124)
英語閱讀能力對學生具有重要意義,通過英語閱讀的學習和積累,學生能拓展自身知識及眼界,提升理解與表達能力,構(gòu)建并優(yōu)化審美和品格。此外,良好的英語閱讀能力和習慣還能輻射到英語聽力、口語、寫作及翻譯等各個方面,全方位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2]。鑒于此,各高校英語專業(yè)紛紛給予英語精、泛讀以足夠重視,并在教學實踐與評估中注重對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與考查[3]。目前,無論是在各高校英語專業(yè)的自主命題中,或是在全國統(tǒng)一命題的英語四級、英語六級等考試中,單項選擇題均是命題人在考查學生英語閱讀能力時的首選必考題型。筆者綜合了自己一線的教學實踐經(jīng)驗和西安明德理工學院英語專業(yè)大學一年級207位學生的問卷反饋,分享了一套英語閱讀單選題的系統(tǒng)做題步驟和思路,以期提升大學生英語閱讀單選題的做題速度和準確度。
通過多年的泛讀課教學實踐和自身學習探索,筆者耗時一年,利用泛讀課堂向參與此次調(diào)研的207位英語專業(yè)大一學生講解、示范并引導其多次采用了“三步走”的閱讀單選題做題步驟;通過此次問卷調(diào)查的反饋顯示,該做題步驟收效良好,能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又快又準地做好閱讀中的單項選擇題。
“做題步驟‘三步走’”的提法為筆者首創(chuàng),其靈感來源于國家的“三步走”發(fā)展戰(zhàn)略,該提法的初衷是為了便于學生記住做閱讀單選題時應遵循以下三步。
此步驟要求學生在看清題目問什么的前提下,劃出題目及選項中的關(guān)鍵詞和“雷詞”。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下一步“帶著關(guān)鍵詞在原文中尋找‘定位點’(或稱‘出題點’‘考點’)”做準備,另一方面能在無形中提醒學生看清題目及選項本身,及時排除錯誤選項。
1.看清題目并劃出關(guān)鍵詞
閱讀單項選擇題在做題前一定要看清題目問什么,并勾畫出該題目的關(guān)鍵詞。只有看清題目問什么才能確保最終選擇的選項并非“答非所問”;若最終選擇的選項本身說法正確卻與題目并不相關(guān),也意味著該題選擇錯誤,做題人的做題時間被白白浪費。
此外,大多數(shù)閱讀單選題都在原文中有其對應的考點句或段,而所謂劃出“關(guān)鍵詞”是指做題人應標記出那些能幫助自己快速定位到原文某一段落甚至某一句話(即本題的“出題點”或“考點”)的詞。它們通常是題目中出現(xiàn)且未在原文中反復出現(xiàn)的詞(否則無法保證做題人通過這些詞就能快速定位到原文中的某句或某段),可以是最高級、時間、人名、地名或值得關(guān)注的任一細節(jié)小詞。
以“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英語泛讀教程2》[1](劉乃銀,2011:116-117)上一篇講“灶神”的快速閱讀題為例,該單選題問“In most prints of the kitchen god,there is/are also_______”。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大多數(shù)學生都錯誤地選擇了選項“old kind men with a long beard”,其錯選的原因就是因為學生都忽略了看清題目問什么這一步驟。倘若學生能看清題目問的是“在大多數(shù)灶神像上(除了灶神)還有誰(‘a(chǎn)lso’)”,就很有可能排除錯誤選項“長胡子的仁慈老人(文章中即指“灶神”本人)”,而會根據(jù)“most prints”這一關(guān)鍵詞定位到文中“Such prints often show the wife of the kitchen god seated next to him”這一出題點而最終選到正確選項“the wife of the god(灶神之妻)”。
再比如出自同篇文章里另一題“On the 23rdday of the 12thlunar month,the kitchen god is supposed to______”。首先看清題目問的是“在農(nóng)歷12月23日這天,灶神應當如何”,接著通過劃出關(guān)鍵詞“On the 23rdday of the 12thlunar month(在農(nóng)歷12月23日這天)”,做題人便能快速尋找到該題的考點句“The kitchen god is supposed to start his journey to report to the Jade Emperor on the 23rdday of the 12thlu-nar month”,繼而很容易選到正確選項“depart and give a report to the Jade Emperor”。
由此可見,即便是在做題時間較為緊張的情況下,做題人也應盡可能地保證自己的審題時間,避免因為審題大意而失分,結(jié)果反倒白白浪費了做題時間。另外,關(guān)鍵詞能幫助學生快速定位到考點句或段,提升其做題速度,且有了明確的原文信息做支撐后,學生做題的準確率也相對更高。
2.劃出題目及選項中的“雷詞”
“雷詞”是文章作者為向?qū)W生說明問題而使用的形象性說法,具體包括“except”“must”“all”“everything”“everyone”“no one”“nobody”“true”“false”“right”“wrong”“not true”“definitely”“exactly”“never”“only”“sure”等。做題人在閱讀單選題題目及選項中凡是看到這類詞,應像走入一片“地雷區(qū)”一般謹慎排雷,應反復對照原文查證相關(guān)信息點,及時排除相關(guān)錯誤說法,避免在明顯的錯誤說法上浪費過多時間。
如《英語泛讀教程2》(劉乃銀,2011:129)第8單元課文課后第2題“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with the volunteer in the experiment at Stanford University”,若學生在做題時忽略了題目中的“not true(不對)”就很容易按照慣性選擇說法正確的選項,導致最終選擇錯誤。再比如同篇文章第6題的D選項“if a person sleeps more than eight hours,he is sure to feel well”,學生若能第一時間劃出“雷詞”“sure(一定會)”,繼而通過文章內(nèi)容小心驗證、謹慎排除(文章中表示各人所需睡眠時間是不同的),就能較快排除該干擾選項。
看清題目并劃好關(guān)鍵詞和“雷詞”后,閱讀單選題做題的第二步就是要利用好“尋讀(scanning)”這一閱讀技巧。由于閱讀單選題大多都在原文中有其相應的考點句(或段),本步驟首先要求做題人通過題目關(guān)鍵詞快速在原文中找到該句(或段),接著通過仔細比對考點句(或段)與各個選項的內(nèi)容,找到與考點句一樣或最接近的同義表達。
同樣以《英語泛讀教程2》(劉乃銀,2011:116-117)中那篇講“灶神”的快速閱讀文章為例,該文第3題是“People put sugar on the mouth of the kitchen god in order to______”。通過閱讀做題“三步走”的第一步,學生可以看出本題問的是“人們在灶神嘴巴上放糖”的原因,并能劃出題目關(guān)鍵詞“sugar”;通過這一關(guān)鍵詞及題目問題,做題人可以定位到原文的考點句“When his mouth is stuffed with sugar,the kitchen god can say only sweet things”;通過對該句意義的把握和題目四個選項內(nèi)容的對比,可以找到最接近的同義表達“give a favorable report(說好話)”。
閱讀單選題的最后一步即是將考點句與四個選項一一做對比,繼而運用正向選擇(直接選出正確選項)或反向排除(一一排除掉錯誤選項,最后留下正確選項)或兩者結(jié)合選擇的方式選擇出與考點句相一致或最接近的表達,即最終的正確答案,完成做題步驟。當做題人對選擇某選項的正確率有較大把握時推薦使用“正向選擇法”直接選出正確選項,以節(jié)約做題時間同時保證做題準確度;當做題人在短時間內(nèi)并不清楚該選擇四個選項中的哪個時則推薦使用“反向排除法”,即一一排除錯誤的說法,剩下的即是正確選項;“正反結(jié)合選擇法”可以在學生二次檢查時或?qū)x擇某個選項不是特別確定時使用,做題人可暫且認為某個選項是正確答案,同時一一審視其他三個選項,明確找出其中的錯誤。
遵循“做題步驟‘三步走’”,能較好地規(guī)避學生在問卷中反饋的閱讀困難,如因為單詞量少、長難句看不懂、閱讀時間長導致的注意力無法集中、做題速度慢及繼發(fā)的緊張情緒、按自己的理解而非原文觀點的閱讀的錯誤慣性等問題。它能讓學生將更多注意力放在考點句上,而少受不認識的單詞、句子的干擾;同時能引導學生利用“尋讀”的閱讀技巧縮短做題時間,減緩其因注意力不集中或時間壓力引發(fā)的做題焦慮,提升做題效率;它還能敦促學生找到考點句(或段),有效糾正了其習慣按自己的理解而非原文觀點理解文章的錯誤傾向。通過針對207位學生的問卷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顯示,127位學生(占比61.35%)反映該步驟對做題非常有幫助,68人(32.85%)稱其有一定幫助,8人(3.86%)稱自己不確定該步驟是否有幫助,僅有4人(1.93%)表示該步驟對其做題幫助有限或一點幫助都沒有。由此可見,做英語閱讀單選題時若能遵循該步驟,則有很大可能提升學生的做題效率和準確率。在此注意,英語閱讀的“三大陷阱”(即不讀題、不定位、不做同義轉(zhuǎn)換)如學生能全部“闖關(guān)成功”,閱讀單選題的準確率將得以很大保證。
作為泛讀課一線教師,此次調(diào)查除收集了學生對以上做題步驟的實際效果反饋外,還針對泛讀課堂教學向207位學生征集了意見與建議。當問卷中問到“泛讀課上最令你印象深刻的一點是什么”時,207位調(diào)查對象中的36位都回答了“隨堂限時閱讀”。這些學生表示,課上限時閱讀時的緊張感讓他們感覺很刺激,這一課堂環(huán)節(jié)既能幫助他們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在閱讀方面的不足和問題,還能訓練他們在閱讀時更加投入且更有時間觀念。針對同樣的問題,另外33位學生的回答與泛讀課教師本人及其授課風格相關(guān)。他們提及因為教師對文章的細致講解,自己能輕松跟上課堂節(jié)奏;而教師認真負責的工作態(tài)度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到了他們對待學術(shù)和知識的方式;也有人提到因為教師的親和力強,課上經(jīng)常采取鼓勵式教學,使得課堂氛圍融洽,為他們汲取知識提供了良好的環(huán)境;最后還有學生評價老師授課風格有趣,上課思路清晰,因而加深了他們對泛讀課的喜愛。此外,調(diào)查者中的19位學生表示,泛讀課上最令自己印象深刻的是老師對他們課前預習情況的逐一檢查以及課上的隨機提問,課前對生詞預習作業(yè)的檢查能敦促他們把預習作業(yè)做扎實,而課上的隨機提問可以讓他們可以在相對緊張的情緒中保持注意力集中,有效鞏固所學知識。還有13位學生認為教師課上講解的做題方法和技巧最令他們印象深刻;12位學生提及了課上所學的文章內(nèi)容,尤其是一篇跟學生生活息息相關(guān)的有關(guān)“睡眠不足”的閱讀文章;7位學生稱課上教師補充和拓展的知識讓他們印象深刻;另外,課上學生自己的PPT的展示、教師的詞匯講解以及期末考試涉及的內(nèi)容也各有6位學生表示難以忘懷。
由此項調(diào)查可知,泛讀課教師可探索課程創(chuàng)新,豐富教學方法,促進教學過程不斷優(yōu)化;泛讀課的教學應認真、細致、靈活,教師應多采用鼓勵式教學,在課堂中營造一種舒適且安全的氛圍,便于學生融入課堂;課堂應多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精心設(shè)計活動以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觀能動性,力求使更多學生參與課堂學習;教師不應受到某一教材的局限,課上應重視講解閱讀技巧和方法,拓展與課堂內(nèi)容相關(guān)的知識,使教學內(nèi)容盡可能地與學生的學習、生活相貼近,便于學生理解和運用;同時,每次考試的內(nèi)容也應認真設(shè)計,將學期內(nèi)的重點以考題的形式再次向?qū)W生呈現(xiàn),不斷鞏固學生對課程重點、難點的理解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