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考察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備賽工作。這是習近平2022年首場考察活動。2022年2月4日開幕的冬奧會,距離1932年劉長春單刀赴會,代表中國正式參加奧運比賽,已經(jīng)過去90年。劉長春是“中國奧運第一人”,他對子女說:“國運衰,體育衰;國運強,體育強。”
中國奧運第一人
劉長春祖籍山東,1909年11月25日出生于大連小平島河口村的一個草棚。他的父親劉兆琇早年闖關東來到大連,學習制鞋技術,手頭寬裕后開了一家制鞋店,專做布鞋和烏拉鞋。日本人侵占大連后,規(guī)定老百姓只能買日本生產(chǎn)的膠鞋,不許買布鞋和烏拉鞋。劉兆琇走投無路,只得回小平島種田??吹饺毡灸z鞋占領了大連鞋市場,劉兆琇恨得牙根發(fā)癢。
由于家境貧窮,劉長春10歲才入小學讀書,當時學校離家有十多里路,為了節(jié)省鞋子,他一出家門便把鞋子脫掉,光腳跑步上學,到了校門口再把鞋子穿上。
天長日久,劉長春越跑越快。
劉長春在大連沙河口中心小學讀書時,學校一街之隔就是日本人的小學。放學后,兩國的孩子經(jīng)常打群架,劉長春總是沖鋒陷陣。學校的日本老師盯上了他,一把將他拽過來,猛扇他的耳光。有一個日本學督下手最狠,劉長春發(fā)誓要報仇雪恨。
有一天,他放學后悄悄躲在學校樓道里。看到日本學督走過來,他躥出來猛地從背后一拳把學督打倒,然后撒丫子溜得無影無蹤。日本學督猜測是劉長春干的,第二天早上把他的手都打腫了,他寧死也不求饒。日本學督蔑稱中國人為“支那人”,老師告訴劉長春:“咱們不是‘支那人’,是中國人,你長大了要為中國人爭氣!”
劉長春的心里種下了仇恨日本人的種子,他下決心拼命跑步和踢足球,14歲時就在“關東州”主辦的州內(nèi)外中日中小學田徑對抗賽中,100米跑出11.8秒,400米達到59秒,遠遠超出了當時的中學生水平,為自己贏得了“兔子腿”的美名。
多年后,劉長春回憶說:少年時跑得飛快,有時僅僅是為了與日本人比賽足球時,狠勁踢上對方幾腳,“以此報仇雪恨”。
升入中學后,劉長春由于家境貧寒而輟學,進入大連玻璃制品廠當學徒工。不久,他遵從父命,娶了父親好友的女兒姜秀珍為妻。姜秀珍的哥哥姜惠周是中共地下黨員,他以大連玻璃廠工藝美術師的身份作掩護,經(jīng)常召集工人秘密開會,組織工人罷工。他曾對工人們說:“日本帝國主義為什么敢對中國這個泱泱大國舉起屠刀?因為咱們中國落后。落后就要挨打?!?/p>
劉長春沒有放棄跑步,繼續(xù)練習。
1927年10月,東北大學足、籃球隊由張學銘(張學良胞弟)率領,到劉長春的家鄉(xiāng)大連進行比賽。其間,東大學生自治會體育部部長孫慶博發(fā)現(xiàn)了劉長春的短跑潛質(zhì)。
1928年初,張學良(當時兼任東北大學校長)了解了劉長春的情況,認為“此君可造”,決定免費破格錄取劉長春,讓他進入文科預科第一班學習。
劉長春欣喜若狂,但姜秀珍只希望他找一份工作養(yǎng)家糊口。沒辦法,劉長春請在公主嶺工作的舅舅出主意,對她說了一個善意的謊言:他準備和舅舅一起去公主嶺掙錢。姜秀珍聽了滿心歡喜,又做鞋又做襖,高高興興地送他出發(fā)。不過當姜秀珍得知真相后,不但沒有責怪劉長春,此后幾十年里一如既往地支持他的事業(yè)。
1929年1月東北大學體育專修科成立后,張學良以“特事特辦”的方式將劉長春由文科預科轉入體育專修科。劉長春自己也沒有想到,日后他會成為“中國奧運第一人”。
(責編/陳小婷 責校/李志琛、李希萌 來源/《回憶中國奧運史第一人 窮苦環(huán)境鍛煉劉長春體魄》,佚名/文,《人民日報》2007年6月22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