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建農(nóng)
實用與適合是價值的兩端
有一天,一個滿臉沮喪的德國年輕人找到經(jīng)濟學家李斯特,問:“我經(jīng)營著一家油燈作坊,我生產(chǎn)的油燈質量非常好,我甚至在上面鑲嵌了很多寶石,可以說是名貴至極,但為什么我的油燈就是沒人愿意買呢?”
“油燈只是照明用的,你能說說你為什么要把它生產(chǎn)得這么名貴嗎?”李斯特問。年輕人說:“那當然是為了盡量提高售價呀,價格高了,我每賣一盞燈就能多賺一些錢。”聽了這話,李斯特搖了搖頭,說:“年輕人,我先問你一個問題,蜘蛛和蠶都會吐絲,可為什么人們愿意養(yǎng)蠶卻不愿意養(yǎng)蜘蛛呢?”年輕人說:“蠶絲是人類裝扮生活的好材料,而蜘蛛絲又有什么用呢?蜘蛛吐絲只不過是為了自己捕捉獵物罷了,誰會愿意去養(yǎng)它呢?”李斯特點點頭,說:“那么年輕人,難道你沒有想到什么嗎?你生產(chǎn)的名貴油燈,究竟是為了獲取豐厚的利潤還是為了幫助人們照明?如果是前者,你就繼續(xù)在你的油燈上鑲嵌寶石;如果是后者,那就請你把那些寶石拿下來,然后把油燈的質量做到最好,并且在有利可圖的基礎上把價格賣得最低?!?/p>
年輕人恍然大悟,回去后,他就按照李斯特的說法開始重新調整自己的經(jīng)營策略,結果他的油燈銷量很快就上去了。
世界上有很多事情都是這樣,你越是帶著功利心去追求某個目標,這個目標往往會離你越來越遠,而當你放下功利心去實實在在地做事情,那個目標反而會漸漸實現(xiàn)。
(責任編輯/劉大偉 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