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海燕
(濮陽職業(yè)技術學院,河南濮陽 457000)
目前,飼料原料資源短缺和價格上漲是畜牧業(yè)最具挑戰(zhàn)性的問題之一,此外,我國植物蛋白原料高度依賴進口,豆粕是進口量最大的植物蛋白原料。因此,在滿足飼料蛋白質需求的背景下,研究替代蛋白質來源非常重要。幾種谷物豆類可能是豆粕有價值的替代品,因為其蛋白質含量高,生產成本低,可提高作物-畜牧養(yǎng)殖的可持續(xù)性(贠婷婷等,2012)。羽扇豆是一種谷物豆類,可以作為動物飼料的蛋白質來源。Kelly等(1990)首次研究了這種豆科植物在兔子飼養(yǎng)中的作用,其結果表明,這種豆科植物有潛力作為生長兔的蛋白質來源。Volek和Marounek(2009)在42 d的試驗期內分別用豆粕型和羽扇豆型日糧飼喂家兔,結果發(fā)現(xiàn),兔子的增重、飼料轉化率和表觀消化率均無顯著差異,推測羽扇豆可以很好地替代生長家兔日糧中的豆粕。孫加祥等(2018)報道了羽扇豆的應用價值及其部分研究結果。但在目前報道結果中均未觀察到用羽扇豆完全替代豆粕的基礎日糧對生長兔平均日增重、采食量和飼料轉化率的不良影響。因此,本研究旨在評價羽扇豆以12%的添加水平完全替代豆粕對肉兔生長性能、盲腸發(fā)酵及經(jīng)濟效益的影響。
1.1 試驗設計 試驗將384只28 d、平均體重為986.39 g的肉兔隨機分為2組,每組192只,每組8個重復。兩組肉兔在為期42 d的飼養(yǎng)試驗中分別飼喂以12%豆粕和12%羽扇豆為主要蛋白原料的日糧。試驗期間分別在試驗開始(28 d)、試驗中期(49 d)和試驗結束(70 d)對各重復的肉兔進行稱重,并記錄飼料用量,試驗結束后計算生長指標。
1.2 樣品采集與分析 采用全收糞法在試驗前3 d進行消化試驗,以三氧化二鉻為惰性指示劑,試驗方法參考Perez等(1995)進行。試驗結束當天,每個重復隨機選擇3只體重接近的兔進行屠宰,分離盲腸,收集盲腸內容物,參考黃鼎瑞等(2019)的方法分析盲腸發(fā)酵指標
1.3 數(shù)據(jù)分析 試驗數(shù)據(jù)使用SAS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T檢驗進行多重比較,P<0.05表示組間差異顯著。
表1 豆粕型和羽扇豆型日糧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
2.1 對生長性能的影響 由表2可知,豆粕組和羽扇豆組49 d肉兔的體重、28~49 d和28~70 d平均日增重、50~70 d和28~70 d平均日采食量及28~49 d料重比無顯著影響(P>0.05)。與羽扇豆組相比,豆粕組28~49 d的日采食量、70 d肉兔體重和50~70 d平均日增重顯著提高2.89%、5.25%和9.77%(P<0.05),但該組50~70 d和28~70 d肉兔料重比較羽扇豆組分別顯著降低10.26%和7.95%(P<0.05)。
表2 羽扇豆替代豆粕對肉兔生長性能的影響
2.2 對養(yǎng)分表觀消化及盲腸發(fā)酵性能的影響由表3可知,豆粕組肉兔有機物、粗蛋白質、粗脂肪表觀消化率和揮發(fā)性脂肪酸濃度較羽扇豆組分別顯著提高6.12%、2.20%、5.40%和30.27%(P<0.05)。與豆粕組相比,羽扇豆組肉兔盲腸pH顯著提高2.79%(P<0.05)、盲腸總揮發(fā)性脂肪酸濃度顯著降低23.24%(P<0.05)。各組中性洗滌纖維和酸性洗滌纖維表觀消化率及盲腸乙酸、丙酸、丁酸濃度無顯著差異(P>0.05)。
表3 羽扇豆替代豆粕對肉兔養(yǎng)分表觀消化及盲腸發(fā)酵性能的影響
2.3 經(jīng)濟效益分析 由表4可知,豆粕組與羽扇豆組的飼料價格、50~70 d和28~70 d階段飼料成本及28~49 d階段增重成本無顯著差異(P>0.05)。豆粕組肉兔整個試驗期間的飼料用量和28~49 d階段飼料成本較羽扇豆組顯著提高49.35 kg和0.39元/只(P<0.05),但豆粕組50~70 d和28~70 d肉兔的階段增重飼料成本較羽扇豆組分別顯著降低0.81和0.45元/kg(P<0.05)。
表4 羽扇豆替代豆粕的經(jīng)濟效益分析
本研究旨在尋找一種可持續(xù)的原料來替代豆粕,因為豆粕是水產飼料中主要的植物蛋白原料,但其價格在逐漸上漲,由此面臨著嚴重的經(jīng)濟障礙。本研究發(fā)現(xiàn),日糧添加12%羽扇豆替代豆粕對49 d肉兔的體重、28~49 d和28~70 d平均日增重、50~70 d和28~70 d平均日采食量及28~49 d料重比無顯著影響,但豆粕組70 d肉兔體重、50~70 d平均日增重和28~49 d平均日采食量顯著高于羽扇豆組,同時,豆粕型日糧組50~70 d和28~70 d肉兔料重比也顯著低于羽扇豆組。但本研究結果與Volek和Marounek(2009)報道的結果不一致。作者推測,這可能與羽扇豆品種、試驗動物所處生理狀況、日齡及日糧配方差異不同有關。因此,后期需進一步探討日糧中羽扇豆替代豆粕的適宜水平。
未進行熱處理的羽扇豆會導致適口性差、鐵含量低、生長遲緩和存活率低,本研究使用的羽扇豆未經(jīng)任何處理,因此,生長前期(28~49 d)肉兔的采食量顯著降低,但生長后期無負面影響,說明隨著日齡的升高,肉兔對羽扇豆型日糧有一定的適應。此外,李旭(2019)報道,羽扇豆含有單寧、皂苷、胰蛋白酶抑制劑和植酸等抗營養(yǎng)因子可能會干擾營養(yǎng)物質吸收,導致動物生長性能低下,這在本研究中得到驗證。
羽扇豆替代豆粕對大部分盲腸參數(shù)無負面影響,但本研究結果也發(fā)現(xiàn),羽扇豆組肉兔盲腸pH顯著提高,但揮發(fā)性脂肪酸總量顯著降低,這與Volek和Marounek(2009)報道的結果一致,其也發(fā)現(xiàn)豆粕組pH較低。盲腸乙酸、丙酸和丁酸濃度不受日糧類型的影響,結果提示,本研究羽扇豆添加水平達到12%時對盲腸發(fā)酵性能無負面影響。盡管本研究使用羽扇豆完全替代豆粕可以降低單噸飼料成本,但從整個試驗的增重成本看,豆粕組50~70 d和28~70 d肉兔的增重成本較羽扇豆組分別顯著降低0.81和0.45元/kg。因此,肉兔日糧中用羽扇豆替代豆粕的適宜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探討。
日糧用12%羽扇豆完全替代豆粕可降低肉兔養(yǎng)分表觀消化率,進而對日增重和飼料效率產生負面影響。盡管羽扇豆日糧的飼料成本低于豆粕型日糧,但肉兔飼喂羽扇豆型日糧提高了生長后期和整個試驗期的增重成本,還需進一步探討日糧羽扇豆的適宜添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