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霞 楊曉斌
摘要:小麥作為我國重要的谷物之一,幾乎全作食用。近些年來,隨著我國耕作制度的不斷變化,大量先進生產技術逐步應用于農業(yè)生產領域當中,尤其是小麥種植生產領域。其中,為保障單位面積內小麥產量得以穩(wěn)定提升,種植人員主動從小麥土壤以及肥料管理等方面進行針對性優(yōu)化處理。針對于此,本文主要立足于小麥高產穩(wěn)產目標原則,對小麥高產土壤肥料管理現狀以及技術內容進行研究分析。并在此基礎上,總結歸納小麥高產肥料施用技術要點內容。
關鍵詞:小麥;高產;土壤肥料;管理技術;分析
引言:結合以往的種植經驗來看,單位面積內的小麥產量以及品質始終未得到有效提升。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種植人員并未對施肥管理問題予以高度重視,導致小麥產量以及品質難以達到預期。近些年來,基于農業(yè)產業(yè)結構調整優(yōu)化的背景下,為確保小麥產量得以穩(wěn)定提升,除了需要定向改善土壤理化性質以及增強土壤層深度之外,還應該對土壤肥料管理問題予以高度重視。在管理過程中,種植人員應該結合小麥不同生長發(fā)育時期的土壤肥料需求,對所選擇的肥料管理技術內容進行統(tǒng)籌部署,以保障小麥高產穩(wěn)產目標得以順利實現。
1 小麥高產土壤肥料管理現狀及問題分析
結合以往的種植經驗來看,高質量提升土壤管理水平以及科學施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障小麥始終處于良好生長發(fā)育的狀態(tài)當中。并且在小麥種植期間,通過高度重視土壤管理以及科學施肥問題可以防止土壤板結現象出現。然而結合實際情況來看,部分小麥種植人員并未深刻意識到小麥高產土壤肥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1]。再加上小麥種植人員并未對麥田土壤情況進行提前調研分析,同時也并未對小麥生長規(guī)律進行詳細了解,因此,在有機肥適用方面存在不妥當問題。最重要的是,部分小麥種植人員對于土壤施肥結構缺乏合理控制,在化肥使用量方面存在盲目性問題。
2 小麥高產土壤肥料管理技術內容分析
為保障小麥高產目標得以順利實現,種植人員需要重點針對土地管理問題進行統(tǒng)籌部署。與此同時,種植人員還應該按照精耕細作原則要求,加強對小麥種植期間土壤肥料管理問題的貫徹落實。結合以往的經驗來看,在耕地作業(yè)期間,種植人員應該將耕地深度控制在不小于25cm。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通過合理控制耕地深度,可以確保土壤始終處于高疏松狀態(tài),為小麥根系的生長發(fā)育提供良好保障。在實行精耕細作期間,種植人員應該及時打碎土壤當中的大土塊,保障土粒大小始終處于均勻狀態(tài)。在此過程中,為更好促進小麥吸收土壤養(yǎng)分以及水分,建議種植人員應該對土壤以及小麥根系接觸面積進行適當擴增處理[2]。
在耕地作業(yè)期間,種植人員應該始終按照上虛下實的原則要求,加強對地表問題的平整處理,以防止出現漏耕漏耙等情況。需要注意的是,在耕地處理過程中,土壤具體含水量必須嚴格控制在20%及以上,并且沙土必須超過16%。在整地環(huán)節(jié)當中,種植人員可通過利用農機設備完成深松或者深耕等一系列處理操作,如可以優(yōu)先運用鏵式犁進行操作處理。結合以往的經驗來看,耕深過程必須滿足逐年加深要求,以防止大量生土被翻出,影響小麥生長發(fā)育效果。除此之外,耕地翻耕深度在一定程度上會對小麥產量產生重要影響,尤其是耕地翻耕深度過大[3]。
3 小麥高產肥料施用技術以及管理要點分析
3.1 有機肥施用技術及管理要點
科學使用有機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強化土壤改良效果,同時也可以遏制土壤污染現象。最重要的是,科學使用有機肥可以實現對廢棄物的回收利用,比較符合生態(tài)環(huán)保理念。結合以往的經驗來看,在施用有機肥的過程中,種植人員應該對秸稈還田問題予以高度重視。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秸稈作物所含有的礦物質以及有機質成分較多??茖W選擇秸稈還田方式可以有效減少秸稈焚燒問題,保障周邊空氣質量安全。最重要的是,合理施用秸稈還田技術可以實現小麥增收增產目標,進一步推進綠色生態(tài)農業(yè)進程發(fā)展。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秸稈還田技術過程中,種植人員應該對翻壓深度進行嚴格控制[3]。
3.2 化肥施用技術及管理要點
化肥施用期間,種植人員需要主動結合麥田土壤情況以及產量標準等影響因素,對施肥工作內容進行合理部署。一方面,在施用氮肥期間,種植人員應該對氮肥用量問題予以高度重視。最好可以結合種植區(qū)域土壤情況,采取分期調控以及總量控制方法等加強對每畝施氮總量的嚴格控制。需要注意的是,在施肥期間,種植人員還應該對化肥施用量以及追肥時期進行合理確定。另一方面,在施用氮磷鉀肥過程中,種植人員需要加強對土壤速效磷鉀含量情況的測試分析。根據分析反饋結果,有效掌握磷鉀肥效反應,最終確定磷鉀肥用量。結合以往的經驗來看,在磷鉀肥用量的確定方面種植人員需要根據土壤有效磷含量進行合理確定。舉例而言,當土壤有效磷維持在7mg/kg以下條件時,種植人員需要將磷肥施用量控制在5~7kg/畝左右。而如果土壤有效磷介于7~17mg/kg之間時,種植人員需要將磷肥施用量控制在4~6kg/畝左右。一旦超過這一限定范圍,種植人員需要酌情增加磷肥施用量。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土壤速效鉀超過150mg/kg范圍,此時種植人員不需要在施用鉀肥[4]。
結論:綜上所述,為全面實現小麥高產穩(wěn)產目標,種植人員應該加強對小麥高產土壤肥料管理技術應用問題的重視程度。在應用實踐過程中,種植人員應該結合小麥生長態(tài)勢以及土壤結構情況,選擇合適的土壤肥料管理技術方案進行妥善處理。此外,種植人員應該高度關注土壤肥料技術的應用趨勢,加強對先進技術內容的應用實踐力度,,以促進小麥快速生長發(fā)育。
參考文獻:
[1]梁雪. 小麥高產土壤肥料的管理技術[J]. 農業(yè)開發(fā)與裝備,2021(12):241-242.
[2]袁玉順. 山地小麥高產栽培及病蟲綠色防控技術要點[J]. 農村實用技術,2021(02):64-65.
[3]張淑芹. 冬小麥栽培技術及其病蟲害治理探討[J]. 種子科技,2021,39(07):35-36.
[4]杜天鋒. 滴灌冬小麥高產栽培管理技術推廣與應用[J]. 農家參謀,2021(17):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