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志鵬,喻小鳳,左美麗
糖尿病是臨床較常見的一種慢性內分泌性疾病,近年隨著人們生活環(huán)境和方式的變化,此病發(fā)病率逐年升高。目前臨床多認為2型糖尿病與機體肥胖、缺乏鍛煉等因素有關[1],治療時多以運動治療、藥物治療、飲食控制等為主。二甲雙胍是臨床治療糖尿病的常用藥物,但單一用藥的血糖控制效果不理想,需輔以其他方式治療,以更好地控制血糖。達格列凈片主要作用機制是通過非胰島素依賴型的機制發(fā)揮作用,通過減少葡萄糖在腎臟的重吸收,從尿中直接排糖,起到降血糖的作用。近年已有學者指出,在二甲雙胍基礎上給予達格列凈治療糖尿病能夠更有效地改善機體血糖、血脂及胰島素功能[2]。但目前此方法仍處于持續(xù)論證階段,現觀察二甲雙胍聯(lián)合達格列凈治療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臨床療效,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9年1月—2021年8月吉安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收治的68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4例。對照組:女13例,男21例;年齡41~68(52.65±1.54)歲;腰圍87.35~94.68(91.20±1.32)cm。觀察組:女14例,男20例;年齡42~69(52.35±1.68)歲;腰圍87.51~94.62(91.28±1.31)cm。2組組間數據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吉安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患者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病例選擇標準 納入標準:(1)符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3]中的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體質指數(BMI)≥25 kg/m2;(2)病例資料完整。排除標準:(1)合并感染性疾病者;(2)1型糖尿病者;(3)合并糖尿病并發(fā)癥者,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4)妊娠期、哺乳期婦女;(5)認知、精神障礙者;(6)無法按醫(yī)囑服用藥物者。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口服二甲雙胍片[萬全萬特制藥(廈門)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35020664]2 g/次,2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口服達格列凈片(AstraZeneca AB生產,國藥準字J20170040)5 mg/次,1次/d。2組患者均持續(xù)治療3個月。
1.4 觀察指標與方法 (1)血糖、血脂指標(治療前及治療3個月后):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4 ml,3 000 r/min離心10 min,應用血糖儀測定糖化血紅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 h PG)、空腹血糖(FPG)水平;應用羅氏全自動生化儀測定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三酰甘油(TG)水平。(2)胰島素指標(治療前及治療3個月后):抽取患者靜脈血5 ml,采用化學發(fā)光法檢測空腹胰島素(FINS),計算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R)=(FPG×FINS)/22.5,胰島β細胞功能指數(HOMA-β)=20×FINS/(FPG-3.5)。(3)BMI: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3個月后應用體重秤測量患者體質量、身高,計算BMI。(4)不良反應。
1.5 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治療后患者的血糖、血脂指標恢復正常,臨床癥狀消失;有效:治療后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20%,疾病癥狀有所改善;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2.1 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顯效25例,有效8例,無效1例;對照組顯效14例,有效11例,無效9例。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7.06%(33/34),高于對照組的73.53%(25/34)(χ2=7.503,P=0.006)。
2.2 血糖、胰島素、血脂指標比較 治療前,2組HbA1c、2 h PG、FPG、HDL-C、TG水平及HOMA-IR、HOMA-β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治療前相比,2組治療3個月后HbA1c、2 h PG、FPG、TG水平及HOMA-IR降低,HOMA-β、HDL-C水平升高(P<0.01);且觀察組治療3個月后HbA1c、2 h PG、FPG、TG水平及HOMA-IR較對照組低,HOMA-β、HDL-C水平較對照組高(P<0.01),見表1。
表1 對照組與觀察組治療前后實驗室指標比較
2.3 BMI比較 治療前,對照組與觀察組BMI分別為(30.02±1.05)kg/m2、(30.08±1.08)kg/m2,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232,P=0.817)。對照組與觀察組治療3個月后BMI分別為(29.01±1.01)kg/m2、(28.21±1.01)kg/m2,分別低于本組治療前(t值分別為4.042、7.634,P值均<0.01);觀察組治療3個月后BMI低于對照組(t=3.266,P=0.002)。
2.4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觀察組治療期間出現胃腸道反應、感染各1例,總發(fā)生率為5.88%(2/34);對照組出現胃腸道反應、感染、神經性反應各1例,不總發(fā)生率為8.82%(3/34),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1.000)。
糖尿病與不良的生活方式、環(huán)境、遺傳等因素有關,病情進一步發(fā)展可誘發(fā)急性感染、視網膜病變等嚴重并發(fā)癥,導致致殘率、死亡率增高[4],臨床治療主要在于控制病變進展、控制血糖。肥胖型2型糖尿病在臨床中較為多見,病變可累及機體胰島素功能,導致胰島素分泌下降,誘發(fā)機體出現高血糖,加之患者食物攝入量較多,活動量較少,攝入熱量高于耗費熱量[5],體內堆積的脂肪轉變?yōu)槠咸烟?,進而增高血糖水平。因此,臨床治療肥胖型2型糖尿病也需重視改善其胰島素功能。
二甲雙胍是臨床治療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常用藥物,口服后可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胰島素抵抗狀態(tài),并對肝腎糖原異生產生抑制作用[6],加大機體胰島素對葡萄糖的利用率,進而發(fā)揮降血糖效果;此外,此藥物對小腸吸收葡萄糖還具有促進效果,降低脂肪合成量,進而控制體質量和血糖。但近年有研究表明,單一使用二甲雙胍治療糖尿病的降糖效果不理想[7-8]。周換麗等[9]將二甲雙胍與達格列凈聯(lián)合治療2型糖尿病,并獲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對患者血糖、胰島素功能指標控制效果較好。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且2組治療3個月后HbA1c、2 h PG、FPG、TG水平及HOMA-IR、BMI低于本組治療前,HOMA-β、HDL-C水平高于本組治療前,且觀察組上述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表明二甲雙胍單一治療肥胖型2型糖尿病雖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血脂,改善胰島素功能,降低BMI,但將其與達格列凈的臨床療效更佳,上述各功效更強,與周換麗等[9]研究結果一致。達格列凈對胰島素無依賴性,可抑制腎臟重吸收葡萄糖,促進葡萄糖排泄,進而降低血糖水平[10]。在正常狀況下,人體腎小球可過濾99%的葡萄糖,并在腎近曲小管部位進行重吸收,而達格列凈則可抑制此機制[11]。此外,達格列凈對肝臟也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可增強肝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抑制葡萄糖-6-磷酸酶轉化,降低肝糖量,進而調節(jié)機體糖代謝[12]。因此,二甲雙胍與達格列凈聯(lián)合治療可起到協(xié)同作用,增強臨床療效。此外,本研究結果還顯示,2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比較無差異,表明在二甲雙胍基礎上聯(lián)合達格列凈并未增加藥物不良反應,可見聯(lián)合用藥具有一定安全性。
綜上所述,二甲雙胍治療肥胖型2型糖尿病雖有一定療效,但將其與達格列凈聯(lián)合治療的臨床療效更佳,可更好地控制患者血糖、血脂,改善胰島素功能,降低體質量,且安全性較高。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聲明無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