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美娜,朱賢潔
(1.景德鎮(zhèn)市婦幼保健院孕產保健科,江西 景德鎮(zhèn) 333000;2.景德鎮(zhèn)市婦幼保健院婦產科住院部,江西 景德鎮(zhèn) 333000)
貧血是妊娠期常見癥狀,6 周以上孕婦其血漿容量較正常成人增多,當增加量多于血紅蛋白(Hb)、紅細胞(RBC)增加量時,就會引起貧血,最常見類型為缺鐵性貧血[1]。一旦妊娠期合并缺鐵性貧血時,機體內血清鐵蛋白(SF)、血清鐵(SI)、網織紅細胞計數(Ret)、紅細胞比容(HCT)、Hb、RBC 等含量均低于孕前,尤其以Hb下降最為顯著,無法滿足孕婦及胎兒對鐵的需求,進而給胎兒及孕婦帶來負性影響。右旋糖酐鐵分散片、蛋白琥珀酸鐵是臨床治療妊娠期缺鐵性貧血常用藥物,經臨床證實,兩種藥物均能為孕婦補充鐵含量[2-3]?;诖耍狙芯恐荚谔接懯褂镁S生素C聯(lián)合不同補鐵劑治療妊娠期缺鐵性貧血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8 年11 月至2019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妊娠期缺鐵性貧血患者80例,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A組與B組,各40例。A組年齡22~37歲,平均年齡(29.47±5.83)歲;孕齡17~23 周,平均(19.89±1.72)周。B 組年齡 21~36 歲,平均年齡(28.93±5.79)歲;孕齡17~24 周,平均(19.96±1.79)周。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獲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Hb<100 g/L,RBC<3.5×1012/L,HCT<0.3;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無遺傳病史;對鐵劑無過敏癥狀。排除標準:其他原因引起的貧血;相關藥物禁忌;近2 個月有鐵劑治療史;近3個月有鐵劑服用史。
1.3 方法
1.3.1 A 組 A 組采用維生素C聯(lián)合右旋糖酐鐵分散片治療。維生素C(浙江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藥廠,生產批號:20171232,規(guī)格:0.1 g),每次0.1 g,每天1次;右旋糖酐鐵分散片[江西華太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71112,規(guī)格:25 mg(按Fe計)],飯后服用,每次25 mg,每天2次,治療2個月。
1.3.2 B組 B組采用維生素C聯(lián)合蛋白琥珀酸鐵治療。維生素C用法、用量同A 組,蛋白琥珀酸鐵口服液[ITALFARMACO S.A.,國藥準字 H20160143,規(guī)格:15 ml∶40 mg(以鐵計)],每次15 ml,每天1次,治療2個月。
1.4 觀察指標 ①臨床療效[4]:治愈,乏力、心悸、頭暈等癥狀消失,且Hb>110 g/L;好轉,乏力、心悸、頭暈等癥狀減輕,Hb 為60~110 g/L;無效,均未達到治愈、好轉標準,甚至癥狀加重??傆行?(治愈+好轉)/總例數×100%。②血常規(guī)指標:取靜脈血,利用全自動血液分析儀(江蘇美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蘇械注準20172402386)檢測治療前、治療2個月后HCT、Hb、RBC、Ret水平。③鐵代謝指標:利用ELISA 法檢測患者治療前、治療2 個月后SF、SI水平。④不良反應:包括腹痛、惡心、胃腸不適、食欲減退。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4.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用配對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Z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B 組治療總有效率(95.00%)高于A 組(77.5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2 兩組血常規(guī)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血常規(guī)各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B 組HCT、Hb、RBC、Ret水平均高于A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常規(guī)指標比較()
表2 兩組血常規(guī)指標比較()
注:HCT,紅細胞比容;Hb,血紅蛋白;RBC,紅細胞;Ret,網織紅細胞計數。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
時間治療前治療后Hb(g/L)80.13±3.53 80.07±3.60 0.075 0.940 120.15±9.84a 127.06±10.10a 3.099 0.003組別A組(n=40)B組(n=40)t值P值A組(n=40)B組(n=40)t值P值HCT(L/L)0.30±0.04 0.31±0.04 1.118 0.267 0.35±0.07a 0.39±0.06a 2.744 0.008 RBC(×1012/L)2.48±0.35 2.47±0.33 0.132 0.896 3.80±0.59a 4.08±0.46a 2.367 0.020 Ret(%)0.25±0.12 0.23±0.10 0.810 0.421 0.61±0.17a 0.80±0.23a 4.202<0.001
2.3 兩組鐵代謝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SF、SI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B組SF、SI水平均高于A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鐵代謝指標比較()
表3 兩組鐵代謝指標比較()
注:SF,血清鐵蛋白;SI,血清鐵。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
時間治療前治療后SI(μmol/L)7.01±2.73 7.03±2.75 0.033 0.974 11.06±4.83a 13.98±6.24a 2.340 0.022組別A組(n=40)B組(n=40)t值P值A組(n=40)B組(n=40)t值P值SF(μg/L)11.52±3.71 11.49±3.66 0.036 0.971 31.31±7.24a 36.17±7.13a 3.025 0.003
2.4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A 組發(fā)生腹痛2例,惡心 1 例,胃腸不適 2 例,食欲減退 3 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0.00%;B組發(fā)生腹痛1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5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507,P=0.034)。
正常人體內鐵代謝與攝取一般處于動態(tài)平衡,而妊娠期屬于特殊時期,隨著孕周的增加,孕產婦對鐵的需求也隨之增長,通常此時鐵攝入量不足,而當鐵排泄量大于攝取量時,則引發(fā)缺鐵性貧血。引起妊娠期缺鐵性貧血因素除與食物中鐵含量不足之外,與孕婦自身體內鐵儲存量少也有一定聯(lián)系,妊娠期合并高血壓、慢性感染等均會造成鐵代謝、儲存等障礙。妊娠期缺鐵性貧血不僅會影響孕婦自身健康,還會對胎兒生長發(fā)育帶來一定負面影響,危害母嬰健康。目前,對于缺鐵性貧血治療主要以病因治療及補鐵治療為主,并視患者情況予以補充鐵劑治療,主要補充鐵劑藥物有右旋糖酐鐵分散片、蛋白琥珀酸鐵[5]。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B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A組,B組HCT、Hb、RBC、Ret、SF、SI水平均高于A 組,且不良反應少。表明蛋白琥珀酸鐵聯(lián)合維生素C治療妊娠期缺鐵性貧血,能改善患者血常規(guī)、鐵代謝水平,療效顯著,安全性較高。分析其原因為,右旋糖酐鐵分散片主要吸收途徑為空腸及十二指腸,在胃腸內溶解,分解為正三價鐵離子(Fe3+)和右旋糖酐鐵,隨后游離鐵經主(被)動吸收入血液,繼而與轉鐵蛋白相結合,經轉鐵蛋白輸送至各組織內,鐵吸收后以含鐵血黃素或鐵蛋白的方式儲存于肝、骨髓、脾等組織中[6]。但因人體小腸腸壁對Fe3+有排斥性,鐵吸收受到阻礙,加之Fe3+對小腸腸壁的刺激,易引起胃腸不適,療效受到限制。蛋白琥珀酸鐵屬于有機鐵化合物,當pH<4時顯示為固定沉淀物,在pH較高的體內則會轉變成可溶物,并且藥物進入體內后,胰蛋白酶能將蛋白琥珀酸鐵沉淀物水解,更利于人體吸收。同時,該藥物所含鐵由蛋白膜保護,當Fe3+在胃腸道中釋放后,對胃腸道刺激較小,繼而不會損傷胃黏膜,減少不良反應發(fā)生;另外,該藥物無金屬異味,口感較好,患者更易接受[7]。而缺少維生素C,同樣也是引起貧血的因素之一,對患者補充維生素C,能促進吸收膳食中鐵含量,提升肝臟對鐵的利用度,與蛋白琥珀酸鐵聯(lián)合使用,補鐵效果更佳[8]。
綜上所述,使用維生素C 聯(lián)合蛋白琥珀酸鐵治療妊娠期缺鐵性貧血患者效果顯著,在改善患者血常規(guī)及鐵代謝方面更具價值,且用藥不良反應少,安全性高,具有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