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鐘京濤
2016 年6月,甲公司與乙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乙公司)建設施工合同糾紛一案,經某縣法院審理并作出民事判決。判決生效后,甲公司申請強制執(zhí)行。2017年1月,縣法院在查封案涉房產前,向丙登記中心查詢案涉房產是否被查封、抵押。丙登記中心出具的《不動產登記資料查詢結果告知書》(以下簡稱1號查詢告知)顯示案涉房產均未被查封、抵押??h法院遂于當日查封了案涉房產,并于2018 年3月對案涉房產進行網拍。9月,案外人丁公司以縣法院重復查封、無權拍賣為由,提出執(zhí)行異議,并提供了案涉房產已被某市中級法院查封及丙登記中心出具的顯示市中級法院為首次查封法院的《不動產登記資料查詢結果告知書》。縣法院認為,丙登記中心出具的1 號查詢告知在前,且表明查封時案涉房產未被抵押、查封,執(zhí)行無誤,駁回丁公司異議。丁公司不服,向市中級法院申請復議。
市中級法院受理后查明:2018年6月,丙登記中心發(fā)現(xiàn)問題后向市中級法院、縣法院進行告知和說明,并予以更正登記,據此,市中級法院認定縣法院執(zhí)行錯誤,裁定:撤銷縣法院的執(zhí)行裁定。
甲公司認為,丙登記中心出具1號查詢告知書的行為(以下簡稱案涉查詢行為)認定事實有誤,導致其債權執(zhí)行受阻,侵害其合法權益,隨后,以縣自然資源部門為被告提起行政訴訟,請求確認案涉查詢行為違法,并賠償損失1600萬元。
一審、二審法院均認為,案涉查詢行為是行政機關應履行的法定協(xié)助義務,不屬于行政訴訟受案范圍,裁定駁回甲公司起訴。甲公司不服,申請再審。
本案中,案涉查詢行為錯誤的背后是查封登記錯誤,但案涉查詢行為的相對人是縣法院,而非甲公司。由于案涉查詢行為對甲公司權益的影響是間接、不確定的,且案件進入執(zhí)行程序后,如何準確查封財產、執(zhí)行到位是執(zhí)行法院職責所在,因而也缺乏作為利害關系人的現(xiàn)實必然性。甲公司并不具備提起行政訴訟的原告資格。雖然案涉查詢行為的結論成為民事案件執(zhí)行措施實施的直接依據,但其并不受縣法院法律文書的限制。丙登記中心依職權自主履行查詢職責的行為,具有一定獨立性,完全不同于根據法院查封裁定和協(xié)助執(zhí)行通知書辦理查封的協(xié)助執(zhí)行行為,因而二審法院認定屬于協(xié)助執(zhí)行行為不當。
根據《行政訴訟法》及司法解釋,行政機關委托的組織所作的行政行為,委托的行政機關是被告;行政機關組建并賦予行政管理職能但不具有獨立承擔法律責任能力的機構,以自己的名義作出行政行為,組建該機構的行政機關為被告;沒有法律、法規(guī)或者規(guī)章規(guī)定,行政機關授權其內設機構、派出機構或者其他組織行使行政職權的,當事人不服提起訴訟的,應當以該行政機關為被告。本案中,丙登記中心雖是經法定程序設立的財政全額撥款事業(yè)法人單位,1 號查詢告知書也是以自己名義出具的,但并不是案涉行為的適格主體。
再審法院經審理后認為,案涉查詢行為產生查控和處置財產的后果,不屬于協(xié)助執(zhí)行法院執(zhí)行的行為;甲公司不是案涉查詢行為的相對人,在缺乏其他有效救濟手段填補其主張的損失情況下,可以認定甲公司與案涉行為具有利害關系,甲公司的部分申請再審理由成立。但是,丙登記中心是獨立的事業(yè)單位,其上級主管部門雖為縣自然資源部門,但兩單位均為獨立法人,以縣自然資源部門為被告提起訴訟,被告主體不適格。隨后,再審法院于2020 年11 月裁定:駁回甲公司的再審申請。
本案中再審法院觀點值得商榷。雖然三級法院均駁回了甲公司訴求,但訟爭行為本身的錯誤客觀存在,對于不動產登記機構來說嚴格、規(guī)范操作是其根本。查封登記錯誤影響當事人合法權益的情況如何尋求救濟,仍需從制度層面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