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英
(徐州工程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江蘇 徐州 221018)
大學生誠信教育一直是高校踐行立德樹人要求的重要內容。長期以來對大學生的誠信培育更多的是重視誠信認知和誠信意愿的教育,而以心理行為訓練來引導大學生誠信待人往往重視不夠,實踐證明行為體驗更能激發(fā)大學生對誠信價值觀的認同。因此,創(chuàng)新誠信培育模式,提升大學生誠信教育的實效性成為高校誠信教育的重要課題。
大學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肩負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一再強調:“青年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yǎng)成十分重要?!盵1]近年來對大學生誠信價值觀的教育一直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一個熱點,誠信教育大多還是采用傳統(tǒng)宣傳教育的方式,老師課堂上的諄諄教導、宣傳欄里的誠信格言、校園網(wǎng)上的誠信事跡、廣播里的誠信故事、誠信演講的聲情并茂、誠信辯論的激烈投入等等。這些教育方式的結果往往使誠信成為講起來最熟悉而落實起來最陌生的東西。所以,遵循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探索知行共舉、以行為主的教育模式,把大學生誠信價值觀培育落到實處,成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當務之急。
本研究嘗試把心理行為訓練融入大學生誠信教育。心理行為訓練是指通過專門設計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訓練科目,利用種種典型的場景和活動方式,通過外顯行為的訓練讓大學生學習新的行為,獲得新的體驗,從而強化他們對價值觀的認同,并在實踐中自覺踐行,促進人格全面發(fā)展。通過心理行為訓練培育大學生誠信價值觀,為推進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效性探尋新的途徑。
心理行為訓練培育大學生誠信價值觀實效性具體采用實驗研究的方法,選取研究對象,設計訓練方案,確定實驗量表,實施訓練,分析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
以男女生比例均勻的原則隨機選取徐州工程學院2020 級入校新生的一個班級,人數(shù)49 人,其中男生25 人,女生24 人,按單雙學號不同形成兩組,一組為實驗組,一組為對照組,實驗組共24 人,其中男生12 人,女生12 人。對照組共25 人,其中男生13 人,女生12 人。實驗組開展五周的心理行為訓練,對照組正常教學活動不做任何干預。由于兩組學生為同一所學校同一個班級,入學成績相當,整體素質基本一致,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學習環(huán)境都非常相似,因為疫情防控學校進行了封閉式管理,這都為本次實驗的同質性提供了保障。
針對大學生心理接受特點和徐州工程學院校園場地設備的現(xiàn)狀設計心理行為訓練培育大學生誠信價值觀的方案,主要訓練內容見表1:
表1 心理行為訓練培育大學生誠信價值觀設計方案
上述心理行為訓練科目對于培育大學生誠信價值觀實效性作用明顯?!爸刂Z守信”科目以團建活動的方式使大學生感受信守承諾行為在同學親密關系建立中的重要影響作用;“校園向導”科目使學生們在互幫互信的活動中體驗誠信帶來的個人突破;“風中勁草”科目在小組合作行動中培養(yǎng)同學之間充分的信任感;“信任背摔”科目在相互支持的行為訓練中強化同學們的絕對信任感。心理行為訓練科目的設計目的是使大學生在具體的情景行動中收獲感悟,認同誠信價值觀。
在影響大學生誠信觀的諸多因素中,人際信任是一個重要因素,研究表明:人際信任度高的大學生個體具有更好的友誼質量[2]、社交交往資源[3]、相較于人際信任度低的人具有更高的誠信度。因此,本研究以《人際信任量表》為測量工具檢驗心理行為訓練對培育大學生誠信觀的效果,具有一定的理論支撐。
本研究采用的測量工具 《人際信任量表》(Interpersonal Trust Scale),由Rotter JB 于1967年編制,人際信任量表共25 個條目,內容涉及各種處境下的人際信任,用于測試受試者對他人的行為、承諾或口頭、書面陳述的可靠性。量表采用Likert 5點計分方式,1 代表 “完全同意”,2 代表 “比較同意”,3 代表“不確定”,4 代表“比較不同意”,5 代表“完全不同意”,結果得分越高代表信任程度越高,故量表從25 分(代表信任程度最低)到125 分(代表信任程度最高),75 分為分界線,得分在75 分以下為低人際信任水平,得分在75 分以上(含75)為高人際信任水平。人際信任量表(ITS)的分半信度為0.76,其中男性為0.77,女性為0.75,平均間隔7 個月的重測信度為0.56,而間隔3 個月的重測信度為0.68[4]。由于選擇項目時避免了與其他量表顯著相關的條目,所以量表的區(qū)分效度較好,在有關研究人際信任水平的相關文獻中該量表被專家學者多次采用,充分檢驗了該量表的信效度,同時表明該量表適用于所有實驗對象,可以較好地預測被試者的人際信任水平[5]。實驗測量結果用SPSS22.0 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
實施心理行為訓練科目,首先要注重收集實驗組大學生實驗前后在人際信任指標上的各種數(shù)據(jù),其次是與對照組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比較分析,最后得出結論。
在實驗前利用《人際信任量表》對實驗組與對照組大學生進行測量,獲得兩組的前測數(shù)據(jù)。通過SPSS 22 軟件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測量結果進行同質性檢驗,結果顯示兩組學生的人際信任水平?jīng)]有差異性,可以進行下一步研究。對實驗組進行五周的心理行為訓練,實驗前對每位參加訓練的大學生說明實驗的目的和要求,允許大家可以隨時退出訓練,最終24 名大學生無人退出,全部完成心理行為訓練科目。對照組正常進行教學活動不做任何干預。實驗結束后再次用《人際信任量表》對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測量,得到兩組后測數(shù)據(jù)。利用SPSS 22 軟件分別對實驗組前測與后測數(shù)據(jù)、 對照組前測與后測數(shù)據(jù)、實驗組和對照組后測數(shù)據(jù)進行差異性檢驗,以驗證心理行為訓練對促進大學生人際信任水平提升的效果。
對實驗組前測后測的數(shù)據(jù)和對照組前測后測的數(shù)據(jù)進行T 檢驗結果如表2。
表2 實驗前后實驗組與對照組人際信任量表的檢測結果(N=49)
由表2 可知實驗組在經(jīng)過五周的心理行為訓練后,學生的人際信任水平普遍提升,與訓練前的人際信任水平比都出現(xiàn)了高度顯著性差異(P<0.01),其中女生的人際信任水平差異非常顯著(P<0.001);對照組同學按照傳統(tǒng)的授課形式在進行了五周教學后,再次進行了人際信任水平檢測,結果顯示:男女生的人際信任水平雖有所提升,但相較于實驗之前都無顯著性差異(P>0.05);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在實驗后人際信任水平數(shù)據(jù)進行T 檢驗,結果實驗組男生和女生的人際信任水平比對照組男生和女生的人際信任水平顯著提升,都呈現(xiàn)出高度顯著性差異(P<0.001)。由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可見,心理行為訓練顯著提升了大學生人際信任指標,增強了大學生誠信價值觀培育的實效。
心理行為訓練的科目是否為大學生喜愛接受?他們對訓練的參與意愿如何?訓練使他們在哪些方面發(fā)生了改變?圍繞這些問題我們專門設計調查問卷,對心理行為訓練培育大學生誠信價值觀的實施效果進行調查。
在實驗的最后一周總結、點評、分享完成后發(fā)放問卷,對本次實驗效果進行調查,共發(fā)放問卷24份,回收24 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針對整個實驗過程中心理行為訓練狀況進行效果評估(表3)。
表3 大學生對心理行為訓練接受程度調查表
通過對表3 的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可見,96%的大學生均表示基于提升誠信價值觀的心理行為訓練對自己的幫助很大,83%的同學具有較高的參與程度,并且能夠積極參與訓練,87%的同學希望多次參加心理行為訓練,96%的同學表示愿意推薦同學來參加訓練,在實驗中實施的心理行為訓練科目中,同學們認為對自己最有幫助的心理行為訓練項目,按百分比從高到低依次為:信任背摔(96%)、校園向導(92%)、風中勁草(83%)、重諾守信(54%)。信任背摔、校園向導、風中勁草這三項科目更注重行為強化訓練,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對大學生誠信價值觀的培育更有實效。
“信任背摔”科目的訓練要求大學生站在高臺上,背對下面同學直身后倒,自己是否能安全著地全靠下面團隊成員的支持,這一訓練能增強同學們的相互信任和相互支持。如果沒有對同伴的絕對信任是不能很好地完成這一訓練任務的。在訓練初期,很多大學生不敢后倒,還有一些大學生不斷回頭往下面看,在高臺上向后倒下的一剎那,幾乎每個人都會產(chǎn)生莫名的恐懼,擔心下面同學無法接住自己。經(jīng)過幾輪訓練,學生們體會到越是不能信任同學,向后倒時姿勢越不能自然放松,姿勢越緊張越是不易被接住,部分同學做得好是因為完全相信同學,徹底把自己交給同學,上面的同學越自然,下面接得越輕松。這使大學生們體會到對他人的信任,同時也增強自己的信心,可以使自己得到更多朋友的支持,使自己能更好地融入團隊,發(fā)揮最大的潛能。在訓練中我們還要求下面的保護人員接住背摔同學后,要讓他在手臂上保持5 秒鐘,讓其體驗集體溫暖,再慢慢將其放下,不僅使背摔大學生體驗誠信在團隊中的重要性,更增強了誠信認知和誠信情感。
“校園向導”科目的訓練要求大學生平均分成人數(shù)相等的兩部分,一半學生戴好眼罩充當盲人,另一半學生為啞巴,“盲人”和“啞巴”兩人接為一組,相互合作通過設置各種障礙物的路段,“校園向導”科目的訓練使學生們親身體驗相互信任的重要意義,只要相信同學傳遞的信息,“盲人”隊員也可以成功走過障礙路段,誠信不僅可以幫助同學完成任務,也可以使自己獲取成功,學生們在訓練中體驗到誠信帶來的個人突破,進一步強化大學生的誠信意志和誠信行為。
“風中勁草”科目的訓練要求大學生分組圍成圓形,參訓學生依次站在圓心上扮演“勁草”,雙腳并攏,雙腿伸直,腰部挺直,雙手自然重疊于胸前,背向大家直體倒向一名同學,同學們按順時針方向把“勁草”從圓首傳到圓尾,在訓練中每一個扮演“勁草” 的大學生要有對同組每一個同學的充分信任,才敢把自己完全交給別的同學,這一科目的訓練不僅可以培養(yǎng)大學生之間的相互信任感,也可以增強同學們協(xié)同合作的能力,讓他們通過訓練感悟在誠信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合作,更順利地完成任務,取得成功。
這些心理行為訓練科目對訓練場所、訓練設施要求不高,訓練形式也為大學生喜聞樂見,訓練效果顯著,是適合在高校推廣的大學生誠信教育的新形式。
心理行為訓練作為一種新型的體驗式學習方式,集趣味性、挑戰(zhàn)性于一體,大大提升了大學生誠信價值觀教育的實效性,是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方式。通過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可見,參加心理行為訓練的24 名大學生在人際信任水平上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與訓練前的人際信任水平比都出現(xiàn)了高度顯著性差異(P<0.01);與對照組實驗后人際信任水平相比男女生也都呈現(xiàn)出高度顯著性差異(P<0.001)。絕大多數(shù)同學均表示基于提升誠信價值觀的大學生心理行為訓練對自己的幫助很大并且樂于參加訓練。心理行為訓練為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教育搭建了新平臺,有利于引導大學生優(yōu)化認知、積淀品質、知行合一,對探索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創(chuàng)新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教育途徑,都具有重要的實際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