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洋
表妹向我求助,她鄰居的孩子平時又精又靈又活潑,上學一段時間了,英語卻十分糟糕,連26個字母記憶起來都困難,學習的信心全無。她說,你既能做心理咨詢又能教英語,能不能幫看看這孩子是不是智商有問題,還是問題出在學科上。
我們商定以講授英語的方式幫她找出問題所在。
孩子的確不內(nèi)向,上課的時候有說有笑,第一次課就主動告訴我:“我以前從來沒有學過英語。”
我說:“沒有關(guān)系,咱們本來也是從A開始學?!?/p>
盡管記憶力并不超群,但是孩子瞪著眼睛使勁兒往腦中記憶的努力,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課之后,她把一個男孩拉到我跟前,告訴我:“這是我弟弟?!蔽艺f:“就是ABCD的D嗎?”女孩會心一笑。因為上課時她對D的發(fā)音始終有些含糊。但我想這一啟發(fā)之后,她對字母D會有更多的掌控感。
第二節(jié)課,女孩更加賣力地記憶。
課后我給孩子媽媽布置了一個作業(yè),內(nèi)容是抱住女兒吻一下她的額頭,問問她“你怎么那么棒,那么專注!”告訴她“媽媽真為你驕傲”。
我不知道媽媽是否做了“作業(yè)”,但顯然她認為女兒還有巨大的有待提升的空間,女兒課上的用心和專注在她眼中的意義并不大。她的苦笑說明,她只想讓女兒迅速地達到或超越同齡人的英語水平,至于成績是因為孩子刻苦學來的,還是聰明換來的,或者哪怕是因為老師有技巧灌輸給孩子的,媽媽顯然是不大關(guān)心的。
第三次課上,更多的新內(nèi)容出現(xiàn),加上之前兩次課學過的單詞和字母,依然有些不熟悉,女孩出現(xiàn)了比較明顯的精神渙散。她偶爾會從椅子上站起來,偶爾會把目光投向遠處,或者沉默寡言,拒絕回答問題。但整體狀態(tài)依然是比較平靜的,急躁的是她的媽媽,她一會兒呵斥女兒“你坐下”,一會兒大聲說“問你問題呢”,一會兒提醒女兒“你倒是好好聽講啊”……好幾次突然的一聲指責都嚇了我一跳。
女孩敏銳地感受到了來自母親的焦慮,于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她多了一個小動作,時不時地會用眼神兒瞄一下媽媽的表情。
女孩坐不住是因為她所學的內(nèi)容讓她遭遇了挑戰(zhàn),不回答問題是因為她心里沒有答案。媽媽的指責暴露出的信息是,女兒說不出答案是因為她沒有認真聽講。
媽媽內(nèi)心里不相信女兒是聰明的,意識層面上卻又否認女兒不夠聰明。這種意識與潛意識的自相矛盾,讓她無法平靜,因此一次又一次地打斷我和她女兒之間的教學。
這種按捺不住的焦慮給女孩造成了兩個巨大的困擾——第一,她的歸因給了女兒一種“你不會聽課”的強烈心理暗示,而其實她女兒的聽課狀態(tài)一直是很不錯的,只是記憶不太準確;第二,女兒無法將全部注意力都放在要學會的內(nèi)容上,她還要時刻關(guān)注一下媽媽的情緒變化,以免引火燒身,一個惡性循環(huán)鏈就此形成。
一個年齡不到7歲的孩子,大腦至少還要發(fā)育12年。在這12年里,外部環(huán)境至關(guān)重要。如果孩子在一個輕松、友好、被鼓勵的環(huán)境里成長,她沒有理由變成一個笨小孩;而在一個高壓、暴躁、被指責的環(huán)境里呆久了,不要說孩子的智商,就連人格都會出現(xiàn)問題。
如果你也被父母這樣傷害過,請不要相信他們是無心之失,他們的主觀意愿還是為了你好。父母不應(yīng)該停止成長,無知不是錯愛的借口。而你也不再是一個7歲的孩子無力反抗,你要告訴他們立即停止對你的傷害,至少當他們再無理地否定和指責你的時候,你可以閉起自己的小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