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池
昨晚,父親向我“告狀”,說母親沉迷看手機(jī)短視頻不能自拔,跟著吃飯、睡覺都變得拖拖拉拉。算來,這還得“歸罪”于我前陣子給她換了智能手機(jī),不過母親還是“辯解”說自己是在學(xué)習(xí)。原來,她看的視頻內(nèi)容基本都是手工制作、衣物改造之類的。
母親熱衷DIY的興致不減,誠如她毫不謙虛地自夸那句——“縫紉機(jī)前一坐,沒有你媽我改不了的衣服。”我不禁莞爾,思緒如同那根被她穿進(jìn)針眼的絲線,隨著縫紉機(jī)上下躍動的針尖一起起舞,點滴往事紛至沓來。
按照我爸的說法,1985年,我家添置了兩個大件——一個胖丫頭,也就是我,一臺值錢的家當(dāng),就是那臺老式“蝴蝶”牌縫紉機(jī)。我想,家人買這臺縫紉機(jī)的初衷估計是為了給我縫制新衣服吧。也確實如此。打記事起,母親埋頭伏在縫紉機(jī)前忙碌的身影,連同“蝴蝶”發(fā)出的噠噠聲一并構(gòu)成我記憶深處最動人的畫面。
孩提時代,我的童裝基本都是母親用扯來的布料在縫紉機(jī)前一針一線縫制的——成套的碎花短褂、連衣裙,厚實的棉衣、外套,甚至我隨口提到想要一只沙包、一條新紅領(lǐng)巾、一只新書包……母親都會從繁冗的家務(wù)中擠出時間,支起縫紉機(jī)為我趕制。
坐在縫紉機(jī)前,只見她右手輕輕轉(zhuǎn)動啟動輪,腳掌有節(jié)奏地上下輕踏腳踏板,兩側(cè)輪滑帶快速滑動,針頭跟著指尖上下竄動。她輕巧地用左手捏著待縫接的幾層布,輕輕推送到針頭處,右手停在右前方,輕松扯著已經(jīng)縫制成一體的另一端,噠噠噠噠,噠噠噠噠,伴隨著節(jié)奏有序的聲響,針頭“吃進(jìn)”棉線,布料自然“吐出”一條筆挺、密實的線腳??p補一床被罩、床單時,花色布料圍在四周,縫紉機(jī)像不斷吐蕊的花心,母親宛如忙碌采蜜的蜂蟲。
有次,看著布料在母親懷中輕巧移動,我躍躍欲試操作這臺“蝴蝶”,斗膽腳掌上下翕合踩踏,雙手卻亂了陣法,指尖跑針走線,嚇得趕緊收起手腳,再也不敢碰它。敢情這只“蝴蝶”性格不羈?只認(rèn)能駕馭它的人?
那些年,母親靠著這臺縫紉機(jī)打包了我們一家的衣著裝束,在“蝴蝶”身邊,母親變戲法般縫制出一件件合體的衣衫,讓家人端莊齊整地走在各自的生活舞臺。
記得有一年的兒童節(jié),我們的合唱團(tuán)演出要求穿粉色百褶裙,母親堅持要為我縫制一件。我哭鬧著要買成衣,認(rèn)為母親根本做不出來那種褶子分明的裙子,她只是神色黯淡地走開。
次日清晨,當(dāng)一件精致嶄新、熨燙服帖的粉色百褶裙靜靜擺放在我的床尾時,驚訝伴隨愧疚感一并襲來。原來,為了趕制那條百褶裙,母親熬夜縫制,還特意去鎮(zhèn)上親戚家里借了一架高端掛燙機(jī)。
那天演出很成功,還上了電視,母親一下子就認(rèn)出了我,她自責(zé)選的布料顏色偏艷,不過這件略帶水色的桃紅百褶裙為我贏來無數(shù)艷羨。當(dāng)然,當(dāng)年淺薄虛榮的少女心才不容許我告訴大家,那件百褶裙是母親手工縫制的。
讀初中后,我總想自己張羅買新裝,時不時“冷落”母親手工縫制的衣物。每當(dāng)我手掌向上,討好著跟她要買衣裳的錢時,她時常會怔幾秒,念叨我長大了開始嫌棄她的手藝。她知道這一天遲早要來,只是沒想到會這么快,快到她還不習(xí)慣我們的衣食住行已不再需要她的打理安排。
時光飛逝,孩子的成長總是很突然,一個換季,去年還能穿上的褲子今年就成了“九分”褲,春季嚷嚷著要買的新衣轉(zhuǎn)眼到了秋季就被嫌棄,拎回家堆積的舊衣越來越多……她惋惜著里外翻看,有些被她送給親戚,有些她繼續(xù)穿著,還有許多就用“蝴蝶”重新加工——過時的喇叭褲一裁就成了五分褲,格子襯衣翻個面就能裁成購物袋,起球的呢子大衣一加工又變身貼身棉馬甲,甚至一件磨損嚴(yán)重的秋褲都成了母親納鞋底的零頭布料,邊角料也會變著法子做出一個坐墊、一支墩布、一只抱枕,甚至一條晾衣繩……母親跟著老伙伴“蝴蝶”,讓一塊塊布料重生,直至碾成泥,化為土。
在老家農(nóng)村,女兒未出嫁前,母親就要給孩子置辦夠用一輩子的床單被罩。在我讀大學(xué)期間,回家時常會看到母親伏在縫紉機(jī)前一針一線拼接著花花綠綠的土家布,大概布匹太長,她常被布匹包圍得理不出頭緒,加上鼻梁架著一副老花鏡,做起活兒來,常有力不從心的無措感,須得喚來我?guī)椭┽樢€或擺弄一地花布。而那只“蝴蝶”縫紉機(jī)也在二十多年的飛舞摩挲中起了包漿,時??D著“飛”不起來,得添加幾滴潤滑油或替換一條新的傳送帶。
一路走來,母親省吃儉用,任勞任怨,用勤勞靈巧的雙手為我們筑起一方溫馨的巢。而今已近花甲之年的她時常感嘆,時代在拋棄她們這輩人,就像那臺縫紉機(jī),早已被社會遺棄鮮少用起。但我記得,是母親連同那臺“蝴蝶”縫紉機(jī),用一針一線為我們訴說著生活綿密的平凡和溫暖,串出我們靈魂深處的戀家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