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琴,顧掌根,楊國志,葉立華
(浙江嘉興市農(nóng)業(yè)科學研究院,314016)
甜瓜(CucumismeloL.)是世界十大水果之一,香甜質優(yōu),口感風味極佳,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薄皮甜瓜(C.melovar.makuuaMakino),甜瓜的一種變異類型,主要分布在中國的中東部、日本和朝鮮半島[1]。甜瓜可溶性糖、氨基酸、有機酸、維生素C等營養(yǎng)物質豐富[2],其中糖含量是決定果實品質和商品價值的重要因子[3]。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甜瓜品種多樣性的需求也越來越高。為適應生產(chǎn)的需要,筆者以10個薄皮甜瓜品種為材料進行比較試驗,以期篩選出適宜本地氣候條件、產(chǎn)量高、品質好的甜瓜品種,為浙北地區(qū)優(yōu)良品種的選擇和推廣奠定基礎。
試驗共選用10個薄皮甜瓜品種,品種名稱、特性及來源見表1。
表1 不同薄皮甜瓜品種的基本信息
試驗于2020年春季在嘉興市農(nóng)業(yè)科學院試驗基地塑料大棚中進行。試驗地為黏壤土,土壤肥力中等以上,定植前15 d縱向開溝施基肥,667 m2施入腐熟鴨糞2 000 kg和復合肥25 kg。10個甜瓜品種均于2月26日播種,3月3日出苗,3月23日定植。試驗設置3次重復,采用隨機區(qū)組排列,雙行吊蔓栽培,株距45 cm,每個小區(qū)面積20 m2。采用單蔓整枝方式,子蔓留瓜,全生育期施肥、灌水、病蟲害防治、地膜覆蓋等管理同當?shù)厣唐诽鸸仙a(chǎn)。
綠寶
每個小區(qū)目測觀察整體田間長勢,隨機選取10株測定成熟期植株的留瓜節(jié)位等指標。待甜瓜成熟后,采收每個小區(qū)的商品果,利用天平測量單瓜質量,按照各小區(qū)面積折算667 m2產(chǎn)量;用孫志鴻等[4]的方法測量甜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最小刻度1 mm的刻度尺測量甜瓜縱切面的縱徑、橫徑和肉厚,計算果形指數(shù)(果形指數(shù)=縱徑/橫徑);利用蔣有條等[5]提出的方法評價甜瓜果肉的質地和口感。
試驗數(shù)據(jù)采用Excel軟件統(tǒng)計及分析。
從表2可以看出,不同甜瓜品種在坐果期、坐果節(jié)位、果實發(fā)育天數(shù)、成熟期等方面存在一定差異。拳頭瓜(CK)、老太婆瓜、羊角蜜、青皮綠肉的果實發(fā)育天數(shù)較短,均為33 d,其次為青玉、驕雪10號、蒼南白梨瓜、甜寶。從田間長勢來看,老太婆瓜、舟山薄皮瓜、青皮綠肉、綠寶、甜寶5個品種優(yōu)于對照品種。
表2 不同薄皮甜瓜品種的生育期
從表3可以看出,10個品種中舟山薄皮瓜的單瓜質量最大,但由于每株坐果數(shù)不同,667 m2產(chǎn)量以羊角蜜最高,達到3 381.8 kg,其次是綠寶,667 m2產(chǎn)量達到3 294.7 kg。通過比較果形指數(shù)(縱徑/橫徑)發(fā)現(xiàn),10個品種大都屬于梨形、扁圓形(果形指數(shù)≤1)或者棒形、圓柱形、瓶頸形(果形指數(shù)>1.5)。各品種果肉厚度之間存在差異,舟山薄皮瓜的果肉最厚,為2.52 cm;其次為老太婆瓜、綠寶、羊角蜜,果肉厚度分別為2.31、2.22、2.20 cm;拳頭瓜果肉最薄,為1.32 cm??扇苄怨绦挝锖恳郧嘤褡罡撸撈贩N的產(chǎn)量相對較低;其次是綠寶,其肉質脆、口感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15.0%。肉質方面,除老太婆瓜為面外,其余品種均為脆。
表3 不同薄皮甜瓜品種果實品質及產(chǎn)量比較
本研究以10個薄皮甜瓜品種為材料,比較分析發(fā)現(xiàn),各品種在生育期、田間長勢、果實外觀、單果質量、果形指數(sh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異,其中,綜合表現(xiàn)良好的品種是綠寶、羊角蜜,與對照品種拳頭瓜相比,這2個品種的產(chǎn)量高、田間長勢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口感好,是適宜本地種植的薄皮甜瓜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