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風(fēng)
我們會墜入愛河,我深信不疑。晚上同六歲的外甥女果果一起出來散步,天空幽遠又深邃,遼闊的天幕上半個月亮從東邊升起,白茫茫照著大地,地上仿佛落了霜,我的目光落在月亮上,指著月亮讓果果看,果果說:“旁邊還有一顆大星星呢。”果真,一顆明亮的星星陪伴在月亮旁邊,月華也不能遮蓋它的光芒。
六歲的小女孩說:“星星像眼睛,不停地眨呀眨。”
我俯身拿起小女孩柔若無骨的小手,使勁握了握:星星像果果的大眼睛。果果咯咯笑起來。
驀地,我想起那首正大火的《漠河舞廳》,里面的幾句歌詞讓我極其驚艷:“我從沒有見過極光出現(xiàn)的村落,也沒有見過有人在深夜放煙火,晚星就像你的眼睛殺人又放火,你什么都沒有說,野風(fēng)驚擾我?!?/p>
第一次聽到這首歌的時候,立刻就被那句“晚星就像你的眼睛殺人又放火”吸引,頓時覺得,仿佛再沒有別的話語比這句歌詞來得貼切,四目相對,電光石火,目光隨意一瞥,足有殺人放火那般厲害。
然后,我知道了這首歌背后的故事,《漠河舞廳》是音樂人柳爽以張德全老人和亡妻的愛情故事為原型創(chuàng)作并演唱的,歌曲最后寫著:謹以此歌獻給張德全老人及其已逝愛妻。
多年前,在最冷的漠河,年輕的張德全第一次見到愛妻的時候,就被她的舞姿吸引,那個年輕的姑娘,有輕盈的身姿,靈動的雙眼,笑靨如花,那雙眼睛瞟向他的時候,他就像觸電一般,果真是眼睛能殺人又能放火。后來姑娘成了張德全的妻子,張德全陪她在擁擠的倉庫里跳舞,那是張德全老人一生中最燦爛的時光。一切美好時光在1987年的那場大火中戛然而止,那場大火席卷整個漠河縣,只用半天,漠河就化為一場灰燼,在遇難的193人中,就有張德全老人的妻子。
從此,張德全老人再未續(xù)弦,他們也沒有孩子,他三十年如一日給妻子寫信,表達自己的思念和愛戀。
每當(dāng)夜幕降臨,漠河舞廳都會迎來這位孤獨的老人,音樂響起,燈火明明滅滅,老人站在舞池中央,獨自起舞,仿佛又回到那間狹小的倉庫,仿佛愛人依然在身旁,仿佛時光倒流,仿佛命運從未蹉跎,仿佛那雙眼睛依然在凝視自己,仿佛能感受到來自那雙眼睛的灼熱。張德全給妻子的信是這樣寫的:“苦難已過,世界大好,我也老了很多。人因何而美麗,又因何而凋謝,是惹怒了憩息的神明,抑或是連同它也嫉妒你的美麗,降于你熾熱地登場又熾熱地退去,我們會墜入愛河,我深信不疑。”
老人獨舞的場景,仿佛一眼就能看到,那雙讓人迷醉的眼睛,一直在眼前從未遠離。那樣的一雙眼睛,能殺人又能放火,能讓人觸電般戰(zhàn)栗。那樣的一雙眼睛,既活在人的心里,也如星星一般永恒在天幕上。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夢醒時見你,風(fēng)華是一指流沙,蒼老的是那些年華。
月亮旁邊那顆明亮的星星,在向我們眨眼睛。指縫太寬,時光太瘦,愿永遠熱愛,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