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智
久居城市,能去鄉(xiāng)下走一走、看一看,也是蠻好的,可以體驗一下農(nóng)村的田園生活,順便找回童年的記憶。
冬日,我回晉西北黃土高原農(nóng)村的老家小住一段時間,終于實現(xiàn)了這個愿望。當看到故鄉(xiāng)的石窯洞、轆轤、碾磨、戲臺、寺廟、大榆樹時,我不禁觸景生情,許多故事像放電影一樣,在我的眼簾一幕幕閃現(xiàn)。一邊尋覓,一邊撿拾,但唯獨沒有找到給我童年帶來無限樂趣的鳥鳴聲,鳥兒究竟去哪兒了呢?
記得,我的家鄉(xiāng)有著大多數(shù)北方常見的鳥類,就是到了冬季,也能看到它們的身影。因為有各種各樣的鳥兒存在,大山一點兒也不寂寞,反而顯得非常有生氣。晨起,喜鵲登枝叫喳喳,麻雀站在屋檐上,烏鴉呱呱震天吼,鴿子飛旋不離人,一幅人與鳥兒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在我的家鄉(xiāng)展開。小時候,常聽媽媽說,誰家門前喜鵲清早叫,不是有親戚要來,就是有什么喜事要來臨。母親的話表達了對喜鵲這種吉祥鳥的好感!
農(nóng)村是鳥兒的天堂,也是孩子們的樂園。村里和山外,除了最常見的喜鵲和麻雀,還有鴿子、烏鴉、斑鳩、燕子、布谷鳥、啄木鳥、老鷹、貓頭鷹、大雁、野雞、石雞、半翅等,所以在上學的時候,老師講到鳥類這一章,我還是很有發(fā)言權的,畢竟百聞不如一見。
大山因鳥鳴而有生機,鳥兒依靠大山而安全。
走進大山的樹林里,還可以聆聽各種鳥兒的歌唱聲,有時同伴們互相模仿鳥鳴聲,看誰模仿得最像,我想口技演員大概也是這樣學來的吧!這是天籟之音,去哪里能請到這樣的好老師呢!現(xiàn)在想來,這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一種福利,不亞于金色大廳里一場昂貴的音樂會。鳥兒們,真是你方唱罷我登場,給人無限遐想,也給人帶來許多美的享受!我的快樂童年,就在大山里,不知不覺地溜走了!
此次回鄉(xiāng),我?guī)е蓡?,開始了在大山里的尋找之路……
為了尋找鳥兒,我起了好幾個大早,但在院子里什么都沒有找到,令我很是失望。突然有一天,伴隨著“當—當—當”的聲音,從一棵老榆樹上掉下一些樹皮的碎末兒。我仰頭循聲望去,原來是一只可愛的啄木鳥,正在敬業(yè)地給一棵樹驅(qū)蟲治病。我趕快掏出手機,從逆光照片中只能看見一個美麗的剪影,給尋覓鳥兒的我開了一個好頭兒,讓我鼓足了信心。村里沒有太多的鳥兒,于是我急匆匆轉(zhuǎn)向村外的大山。走進大山,我苦苦找尋。瞬間,兩只喜鵲從我頭頂掠過。順著飛翔的方向,我發(fā)現(xiàn)一棵大樹上停留著十幾只喜鵲,正嘰嘰喳喳叫著,不知是比賽唱歌,還是討論人類與它們的關系。放眼望去,遠處山坳里還有一片小樹林,樹上擠滿了密密麻麻的小麻雀,足有上千只,山里人管他們叫“老家子”。這邊好像討論得比那邊還激烈,原來在村里大樹上安家的喜鵲,現(xiàn)在已經(jīng)搬到了高壓鐵塔上;麻雀也從屋檐下遷徙到了大山里的樹洞和山崖上。這究竟是發(fā)生了什么,讓他們背井離鄉(xiāng),舉家遷走。
返回村里,我急切地向在農(nóng)村生活多年的老農(nóng)求解,他們說喜鵲和麻雀遷徙都是為了自身的安全考慮。為了躲避來自人類和動物的威脅,他們不得不選擇遠走高飛。至于一些鳥類的減少,與近年來農(nóng)田里大量使用除草劑、農(nóng)藥有關,導致許多鳥兒誤食而亡,還有的是由于生物鏈出現(xiàn)區(qū)域斷檔,而出現(xiàn)物種減少。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是大自然中所有物種和生物生存的叢林法則。看來,來自人類的傷害和動物界的相互殘殺是許多動物遷徙甚至減少的根本原因。
我待在老家,經(jīng)過一個月的實地考察,感覺到農(nóng)村個別動物數(shù)量減少了,且種類也在下降。小時候,《烏鴉喝水》的故事婦孺皆知,現(xiàn)在讓我們?nèi)ツ膬赫衣斆鞯臑貘f呢?還有老師教的,“老鷹抓小雞”的游戲,母雞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拼命與老鷹搏斗,是多么勇敢??!面對下一代,我們怎么能夠給他們講清楚呢?
保持自然界的生態(tài)平衡,努力做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是我們這一代人迫切需要做的一件大事,否則人類的生存空間會越來越小,我們的未來究竟會是什么樣子,我不敢想象!
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被譽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先生,在《江雪》中描繪了“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畫面,希望這只是一幅唯美的畫,不是現(xiàn)實生活!
但愿大山里永遠能夠聽到鳥鳴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