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靜靜,熊正慧,孟姍,李虎
蘇州口腔醫(yī)院兒童口腔科,江蘇蘇州 215000
乳磨牙在兒童頜骨發(fā)育過程中擔負著重要功能,若乳磨牙完整可促使咀嚼功能良好發(fā)育,以保證恒牙萌出,避免出現(xiàn)恒牙牙列不齊等情況[1]。但由于先天發(fā)育畸形、外傷或齲病等因素,兒童乳磨牙極易出現(xiàn)牙體缺損,可導致根尖周炎、牙髓炎等疾病,對口頜系統(tǒng)生理功能產(chǎn)生破壞。臨床既往治療該病多采用樹脂充填方式,常用材料為3M 納米樹脂,但該類材料具有較高脫落風險,且穩(wěn)定性較差,可對治療效果產(chǎn)生不利影響[2]。金屬預成冠修復是乳磨牙牙體缺損治療的新型技術,牙冠具有彈性特征,可以根據(jù)乳磨牙大小選取合適的型號,冠表面光滑便于開展清潔功能,不僅可保持對鄰面正常接觸關系,還可提高咀嚼功能[3]。該次研究選取蘇州口腔醫(yī)院于2019年10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06例乳磨牙牙體缺損患兒為研究對象,研究乳磨牙牙體缺損應用金屬預成冠修復治療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本院收治的106 例乳磨牙牙體缺損患兒(106顆牙齒)為研究對象,按治療方案不同分組,每組53 例。對照組中男28 例,女25 例;年齡4~8 歲,平均(6.29±1.05)歲。治療組男30 例,女23 例;年齡4~8 歲,平均(6.32±1.11)歲。兩組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純杭议L知情同意,本研究經(jīng)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實用兒科學》中乳磨牙牙體缺損診斷標準者;②年齡4~8 歲者;③咬合關系正常,牙周、鄰牙狀況良好,無夜磨牙習慣者;④患兒病歷等資料完整。
排除標準:①合并牙本質(zhì)發(fā)育不全、牙松動或牙周炎者;②乳牙接近替換期者;③咬合關系異常者;④X 線片顯示根分叉病變嚴重,牙根吸收>根長1/3 者;⑤合并精神系統(tǒng)疾病者;⑥合并凝血功能障礙者。
對照組行3M 納米樹脂充填治療,將齲壞的牙體組織徹底清除后吹干,涂布自酸蝕粘結劑,時間為20 s,干燥時間為5 s,光固化時間為20 s;分次將3M 納米樹脂填入窩洞,分層并進行固化處理,給予光照,時間為20 s/次,采用咬合紙檢查咬合情況,調(diào)磨高點依次按由粗到細進行打磨拋光。
治療組行金屬預成冠修復治療,常規(guī)行玻璃離子充填后,近遠中面預備去除倒凹,合面均勻磨除1.0~1.5 mm;以牙冠實際大小選取適宜的金屬預成冠,將玻璃離子黏接劑導入預成冠,用手指壓緊1 min,囑咐患兒咬緊,時間為2~3 min,或采用手指在完全就位后壓緊預成冠直至黏接劑硬固,將多余黏接劑采用探針去除,并采用牙線清除鄰面,后檢查預成冠就位情況。
1.4.1 治療效果治療后6 個月、1年記錄患兒治療效果。①金屬預成冠修復成功標準:牙齒未見明顯不適,鄰接關系良好,冠邊緣密合,牙齦顏色、咬合關系恢復正常為優(yōu);牙齦輕度充血,鄰接、咬合關系良好,冠邊緣密合為良;金屬預成冠發(fā)生松動、磨穿或脫落,咬合關系未恢復正常為失敗。成功率=(優(yōu)例數(shù)+良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00%。②3M 納米樹脂充填效果:牙齒未見明顯不適,填充物良好,未發(fā)生脫落、折裂等情況,鄰接關系良好,咬合關系正常,無繼發(fā)齲為成功;填充物出現(xiàn)脫落,牙冠折斷,鄰接關系不良或咬合關系異常,繼發(fā)齲為失敗。
1.4.2 并發(fā)癥記錄牙體斷裂、修復體斷裂、繼發(fā)齲及修復體折斷發(fā)生情況,計算發(fā)生率。
1.4.3 咀嚼功能治療前、治療后3 個月及6 個月以稱重法檢測咀嚼功能,指導患兒采用患側、健側對2 g 花生米進行咀嚼,咀嚼次數(shù)均為20 次,將咀嚼物收集后采用篩子進行過濾處理,稱取過濾后殘渣重量。咀嚼功能=咀嚼后殘渣重量/花生重量×100.00%。
采用SPSS 23.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經(jīng)檢驗符合正態(tài)分布,采用(±s)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進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進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治療后6 個月成功率90.57% 與治療組96.23%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治療后1年成功率92.45%(49/53)高于對照組71.70%(38/5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治療成功率對比[n(%)]Table 1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success rat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治療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5.66%(3/53)低于對照組22.64%(12/5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并發(fā)癥情況對比[n(%)]Table 2 Comparison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治療后3 個月、6 個月的咀嚼功能比較,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咀嚼功能對比[(±s),%]Table 3 Comparison of masticatory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3 兩組患兒咀嚼功能對比[(±s),%]Table 3 Comparison of masticatory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組別對照組(n=53)治療組(n=53)t 值P 值治療前68.22±7.49 68.34±7.28 0.083 0.933治療后3 個月78.99±8.49 85.26±8.95 3.700<0.001治療后6 個月84.21±6.55 92.45±3.78 7.932<0.001
資料顯示,5 歲兒童乳牙患齲率高達66.00%,未治療兒童齲病發(fā)生率可達97.10%,且齲病在兒童慢性病中發(fā)病率居于首位[4-7]。乳磨牙齲病在我國發(fā)病率較高,但多數(shù)家長忽略乳牙的重要性,未進行積極治療,使得越來越多患兒發(fā)生牙髓炎、根尖周炎等疾病,對口腔健康產(chǎn)生不利影響,不僅可對咀嚼功能產(chǎn)生不利影響,還可能影響頜骨發(fā)育[8]。由此,乳磨牙牙體缺損后進行及時、必要的修復極為重要。臨床治療時完整修復缺損乳牙牙體是齲病治療成功的關鍵,但乳牙治療常出現(xiàn)充填失敗情況,分析原因可能與兒童難以自覺維護口腔衛(wèi)生、兒童飲食特點及乳牙解剖結構特點等有關[9-11]。常規(guī)治療乳磨牙牙體缺損采用充填治療,而牙科充填材料的選擇是修復治療的重點,既往多采用玻璃離子、銀泵合金等,雖然這些材料價格低廉且質(zhì)地堅固,但固位力、抗力等較差,易引起嚴重污染。近年樹脂材料成為充填治療的主要選擇,常用3M 納米樹脂,但穩(wěn)定性較差,且極易脫落,操作時間較長,無法取得患兒高度配合,進而對治療效果產(chǎn)生不利影響。預成冠修復技術是新型修復療法之一,操作時間短,可緩解患者不適程度,依靠冠的環(huán)抱固位可降低脫落率,且封閉效果好。金屬預成冠修復治療具有操作簡便、修復效果好等特點,近年被廣泛應用于乳磨牙牙體缺損治療,可取得良好療效,但并未明確其對患兒咀嚼功能的影響[12-13]。
本研究中治療組行金屬預成冠修復治療,結果顯示,治療后1年成功率比較,治療組92.45%(49/53)高于對照組71.70%;治療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5.66%(3/53)低于對照組22.64%(12/53);治療組治療后3 個月、6 個月咀嚼功能分別為(85.26±8.95)%、(92.45±3.78)%,均高于對照組(78.99±8.49)%、(84.21±6.55)%;彭雪珍等[14]選取80 例乳磨牙牙體缺損患兒開展研究發(fā)現(xiàn),應用金屬預成冠修復治療可將治療后1年成功率由71.4%提升至93.0%,且未發(fā)生修復體邊緣折斷、繼發(fā)齲,牙體及修復體斷裂發(fā)生率僅有4.6%,與本研究結果一致,提示金屬預成冠修復用于乳磨牙牙體缺損治療,可促進療效提高,有利于患兒咀嚼功能恢復,并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分析原因,3M 納米樹脂充填材料美觀、操作便捷,但對操作要求較高,且隨著時間推移,樹脂材料可出現(xiàn)老化,遠期療效欠佳[15]。金屬預成冠修復應用于臨床治療,可克服3M 納米樹脂充填后填充物脫落等問題,具有操作簡便、耐用及易成型等優(yōu)勢,可恢復乳磨牙解剖形態(tài),維持良好咬合關系,以促進咀嚼功能恢復,有利于頜骨正常發(fā)育[16]。同時,金屬預成冠持久耐用,價格低廉,且對技術敏感性較低。其次,金屬預成冠修復可解決3M 納米樹脂修復后出現(xiàn)的樹脂脫落、繼發(fā)齲問題,不僅可恢復牙的解剖形態(tài),還可保持鄰面正常接觸關系,達到延長乳牙使用壽命的目的[17-18]。此外,金屬預成冠修復在牙體制備時無需去除大量組織,可減輕損傷,提高治療安全性。
綜上所述,金屬預成冠修復用于乳磨牙牙體缺損治療,有利于患兒咀嚼功能恢復,促進療效提高,減少并發(fā)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