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長清
(廈門合立道工程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福建 廈門 361000)
植物隨著季節(jié)的不同而發(fā)生形態(tài)和顏色的變化,植物的季相變化是植物對氣候變化的一種特殊反應,是植物適應性的一種表現(xiàn)。季相變化主要體現(xiàn)在葉、花、果及枝條等在顏色、形態(tài)、質感等方面的變化,是一年又一年輪回的自然規(guī)律。季相變化主要是由植物隨著一年四季氣候的變化體現(xiàn)出不同季節(jié)的自然景觀,其作用在園林景觀設計中越來越受到人家的青睞。
1.1.1 季相變化——色彩
植物的顏色豐富多彩,主要有葉色、花色、果色等,利用植物的色彩打造步移景異的植物景觀是園林景觀設計中重要的部分。植物配置應結合環(huán)境,色彩調協(xié)、自然溫馨讓人駐足觀賞。在景觀設計中合理利用植物色彩搭配,將景觀設計與自然的高度結合,充分發(fā)揮不同植物特性,形成引人入勝的優(yōu)美景觀[1]。
(1)葉色 植物葉色最直觀的表現(xiàn)植物的顏色。大部分植物的葉子都是綠色的,但不同的葉片顏色深淺不同,可以分為淺綠、灰綠、藍綠和深綠等,多種綠色的搭配給人清新自然之感。同一植物的葉子在不同的季節(jié)也會展現(xiàn)出不同的顏色,如紅花玉蕊春季葉色豐富,不同植株呈現(xiàn)不同的葉色,其新葉有嫩紅、嫩黃、嫩紫等顏色。秋葉植物是園林景觀中季相變化的最主要素材。秋葉大都呈紅色、黃色以及兩者的相近色,如臺灣欒樹、紅楓、五裂槭、黃連木、樸樹等;大葉榕和小葉欖仁大多數是在3月份前后變黃葉后換葉。另外還有一年四季幾乎保持同一個顏色的色葉植物,如紅花繼木、金邊假連翹、亮葉朱蕉、黃心梅、紅背桂、銀邊沿階草、金邊吊蘭、彩葉竹芋、吊竹梅、小蚌蘭等(如圖1)。
圖1 紅花玉蕊豐富多彩的葉色
(2)花色 花是觀賞植物最重要的器官?;ǖ念伾S富多彩,幾乎包含各種顏色,包括各種冷暖色調。多年生草本植物花色艷麗,如波斯菊、紫花馬纓丹、柳葉馬鞭草、藍星花、姬小菊、虞美人、海邊月見草等。木本的灌木及喬木的花也不遜色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如春季開花的美花紅千層、黃花風鈴木、福建山櫻花、廣州櫻、木棉、刺桐、藍花楹、花旗木、宮粉紫荊等;夏季開花的鳳凰木、臘腸樹、雞蛋花、盾柱木、珊瑚刺桐、紅花玉蕊、小葉紫薇、硬骨凌霄、大葉梔子等;秋季觀花植物如紅花紫荊、大花紫薇、美麗異木棉、大腹木棉、洋金鳳、藍雪花等;冬季開花植物較少但是黃色的臘梅、紅色的梅花及各色的茶花等也增添豐彩。
(3)果色 許多植物都有色彩鮮艷的果實,冬季落葉的時候,果實仍然高掛,是一道不可多得的風景。如臺灣欒樹、苦楝、麻楝、無患子、南天竺、火棘等。許多果實不僅有五彩繽紛的色彩,運用于園林景觀設計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同時還有很高經濟價值。比如紅色的蓮霧、荔枝、石榴、楊梅等;黃色的芒果、枇杷、香蕉等;橙色的柿子、柚子、蜜桔等。觀果植物的大部分成熟期均在秋季,將其運用于居住區(qū)或者校園景觀設計,對生活于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孩子們,尤其對以常綠植物居多的廈門來講,可以提高他們對季相變化的意識,同時也能起到科普的作用,將其與生活中常吃的水果聯(lián)系起來,更深刻的了解果樹及果實。
(4)枝干顏色 樹干顏色也極具觀賞價值,尤其秋葉落后,枝干的顏色、形態(tài)更加醒目,成為后葉子時期冬季最主要的觀賞部位。植物枝干多為褐色,個別植物枝干表現(xiàn)不同的色彩。如樹干皮接近白色的樸樹、雞蛋花、大王椰子等;樹干皮為黃綠相間的黃金間碧玉竹、金鑲玉竹等;樹干皮或者枝條為紫紅色或者紅褐色的山櫻花、紫竹、碧桃等。
1.1.2 季相變化——形態(tài)
不同植物形態(tài)各異,大多植物有它天然的獨特形態(tài)美,有的婀娜多姿、有的蒼勁雄厚、有的古雅奇特、有的情影婆娑。樹冠有圓柱狀、尖塔形、圓錐狀、傘形、球形等。部分耐修剪整形的園林植物可經過人工的整形修剪,展現(xiàn)栩栩如生的形態(tài)。如修剪成龍形的黃心梅、花瓶狀的小葉紫薇、各種動物形態(tài)的福建茶、拱門狀的三角梅、各色各樣的榕樹樁景等,營造新穎的園林植物景觀。
1.1.3 季相變化——質感
植物的質感是指園林植物直觀的光滑或粗糙程度,它受到植物葉片的大小和形態(tài)、枝條的長短和疏密以及干皮的紋理等因素的影響[2]。
植物的質感也會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而不同,落葉植物,當冬季落葉后,剩下的枝條質感就表現(xiàn)得比較粗糙,也因此植物組團都為落葉植物的話,冬季就比較單調、蕭條。所以在植物配置時,要綜合考慮植物質感的季相變化,合理搭配常綠植物和落葉植物,形成和諧的植物景觀。
中國古代的詩詞、繪畫對于植物配置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巴\囎鴲蹢髁滞恚~紅于二月花”、“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等,都是最好的詮釋。園林植物的婀娜多姿、俏麗多彩、以及植物的季相變化,被賦予了豐富的人文意境。
人們不僅觀賞植物四季變幻的景觀,還經常把自身的感情寄托于植物之上。民間常用植物的諧音表達一種吉祥,體現(xiàn)了民俗文化的歷史內涵,也因此這些植物常見于庭院種植,如:海棠與玉蘭、牡丹搭配,取“玉堂富貴”之意;“荷”與“和”、“合”諧音,寓意美好和順;石榴形容“多子多?!保荒档け豢醋鳌案毁F花”;歲寒三友“松、竹、梅”等。
對園林植物季相變化景觀的運用能產生一定的生態(tài)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落葉植物與常綠植物的合理搭配,不僅園林景觀設計季相變化豐富還能使植物群落更加穩(wěn)定,也增強植物群落在受到外界干擾時的抵抗力,同時也實現(xiàn)了景觀豐富性和生物多樣性,并且生態(tài)效益也得到提高。廈門大學的鳳凰花、天竺山“四季花谷”、狐尾山“櫻花谷”、東坪山“梅海嶺”等。這些都是可以反應某個地方的季節(jié)特色,季相變化景觀也被開發(fā)成旅游打卡點,也因此收到顯著的經濟效益。
每種植物單體都有自己獨特的形態(tài),體現(xiàn)出不同的形態(tài),而季相變化又使得同一種植物在不同季節(jié)中呈現(xiàn)出不同的形態(tài),從而使園林景觀呈現(xiàn)出不同的效果。例如大葉榕新葉為嫩綠色,逐漸變成淡綠色,夏秋兩季幾乎表現(xiàn)為綠色或者深綠色,春季落葉前大葉榕大部分都會變成黃色,宛如秋葉,為春季增添一份季相變化。
植物群落的季相變化可以理解將不同的植物搭配在一起,形成多種季相變化的組合,將花期相近的植物進行搭配,可延長觀賞花期。所以,在進行植物配置時可以突出某一個季節(jié)為特色,而不是每個季節(jié)的開花植物混種。但要合理搭配,做到每個季節(jié)都有景,避免枯燥。例如海滄大屏山郊野公園,以山體原生的臺灣相思為背景林,突出春季的觀花以福建山櫻花、廣州櫻為主;同時林下播種百日草、波斯菊、硫華菊等,秋季又是另外一翻美景;為消化林地高差而砌的卵石擋墻爬滿炮仗花,使其冬季也有景可觀。
植物有喬木、灌木、地被之分,因此季相變化在豎向上也會產生不同層次植物景觀的[3]。喬木從高度上屬于植物景觀的上木,可作為中下層植物景觀的背景,也可形成遠景及做為行道樹形成的特色的景觀道路。如金尚路內側的小葉榕、垂葉榕等榕樹背景林;岐山路的行道樹黃花風鈴木(如圖2)。黃花隨風搖曳,一些鮮花被風吹落后輕舞飛揚,而后散落地上,行走在這片黃色樹林下,滿眼盡是醉人的黃花,構成一幅美麗的畫面。小喬木和灌木高度在3m左右,作為植物景觀的中層空間,大部均處于人們視覺的焦點,而且大部分花灌木都處于中層空間,因此花灌木群落的季相變化至關重要。由片植灌木、多年生草花、觀賞草等地被植物組成的下層空間(高度1m以下)植物景觀,可當作時令花卉來補充喬灌木的花間期的空檔。
圖2 岐山路春季的黃花風鈴木
3.1.1 根據不同的景觀功能,選擇植物形態(tài)及色彩搭配
不同景觀功能空間要有針對性的進行植物配置。出于安全考慮,在學校景觀設計或者兒童活動區(qū)的植物季相設計時,應注意選擇無毒、無刺、無刺激性氣味、少花粉等的植物,避免傷害兒童,如夾竹桃、三角梅、火棘、金邊假連翹等植物應避免在兒童活動區(qū)中使用;在休閑娛樂區(qū),為創(chuàng)造歡快、熱烈的氣氛,可選用如鳳凰木、火焰木、紅花紫荊、毛杜鵑、巴西野牡丹、紅花繼木等暖色調植物;在康養(yǎng)休憩區(qū),可選用藍、紫等冷色調植物,給人予自然、安靜、清涼的氣氛。如藍花楹、大花紫薇、藍雪花、藍星花、墨西哥鼠尾草、藍花鼠尾草等。
3.1.2 根據微地形設計,形成不同的季相空間
通過植物的圍合可以形成開敞式、半開敞式、封閉式、垂直式、覆蓋式等不同空間類型。園林景觀設計常常有平坦的草地,有變化起伏的微地形,還有假山水景等。將地形、建筑、園林小品和植物景觀設計相結合,利用不同植物在四季的花開花落,落葉樹種在季節(jié)演替中樹葉顏色的變化,利用微地形的變化來形成不同空間,創(chuàng)造出多種植物季相變化空間。
3.1.3 利用水生植物的季相變化,自然過渡水陸空間
水生植物的配置也要注意季相變化。種植于水邊的植物隨季節(jié)的氣候變化而有形態(tài)與色彩的差異,其倒影隨波蕩漾也能產生豐富的變化。五緣灣濕地公園迷宮的墨西哥落羽杉與相互交錯的木棧道交相呼應,其他水生植物如再力花、美人蕉、香蒲、睡蓮、王蓮等的種植,豐富了不同季節(jié)的變化,同時也豐富了空間的變化。
3.2.1 喬木+灌木+草坪
這種配置形式通過至少三個層次以上的種植搭配,營造出豐富的植物季相變化景觀,因其植物品種較多,也體現(xiàn)了植物多樣性。如環(huán)島路東段靠近五通碼頭側分帶的植物搭配,臺灣欒樹+美花紅千層+多花紅千層+花葉假連翹+紅花繼木。落葉的臺灣欒樹與常綠的兩種紅千層、常色葉的花葉假連翹和紅花繼木搭配,春季臺灣欒樹剛冒出嫩綠的新芽時,與開出瓶刷子形狀紅色花的紅千層形成對比。同時與紅花繼木的花和葉色都相互呼應,秋冬季橙紅的臺灣欒樹果實增加季相的變化。
3.2.2 喬木+灌木
喬木與灌木的合理配置能創(chuàng)造出優(yōu)美的林緣線及林冠線變化,也能提高植物群體的生態(tài)性。合理搭配喬、灌木的形態(tài)及色彩,主次分明,特色明顯[4]。配置時若要突出灌木為主景,可將喬木后置種植作為背景。若要突出喬木為主景,一般需根據喬木的高度及群落大小考慮觀賞視距,大多采用觀花或者觀葉效果較好的喬木,下層灌木選擇半耐陰常綠植物保證綠量。比如環(huán)東海域浪漫線翔安段雨綿灣段,采用桃花心木做為背景植物,突出主要植物叢生狀小葉紫薇的觀賞效果。
3.2.3 喬木+地被
這是近些年比較流行植物配置方式,形成簡潔大氣,視線通透的植物景觀。大多以喬木的季相變化來體現(xiàn)不同季節(jié)的植物景觀。常常采用大花喬木(如鳳凰木、火焰木、木棉、黃花風鈴木、紫花多花風鈴木等)來搭配地被植物,地被植物可采用修剪的綠籬或者常綠的地被,也可采用開花地被來滿足不同季節(jié)觀賞要求。例如落葉的大腹木棉與常綠的紅葉石楠的搭配,春季紅葉石楠紅紅火火,大腹木棉樹干直立,枝干伸展;夏季綠樹蔭濃;秋冬季節(jié)大腹木棉花枝招展。
3.2.4 灌木+草坪或地被
以草坪或地被植物為底色,配置碧桃、夏威夷扶桑、巴西野牡丹等紅色系花灌木或軟枝黃蟬、黃花雙夾槐等黃色系灌木以及紅車、紫葉李、紫梅等色葉灌木,既能起到豐富空間的變化,又能增加植物的層次感,同時也豐富顏色變化,還能起到相互襯托的作用。
3.2.5 利用時令花卉彌補木本花卉的不足
木本花卉花期一般為期1~3個月,極少數的可以做到一年四季均能開花,但是也有花間期。時令花卉可以在木本花卉的花間期彌補其不足,同時延長的觀賞期。時令花卉可為多年生或者一年生花卉,可根據季節(jié)的需要選用相應的植物,成片栽植時花開絢爛多彩,能形成壯觀的花海。
大自然的季節(jié)更替所呈現(xiàn)出的動態(tài)變化與人類的物質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息息相關,近年來人們越來越的關注自然環(huán)境的季相變化??茖W合理的運用專業(yè)知識,遵循自然規(guī)律,利用植物的季相變化營造優(yōu)美而理想的植物景觀,使人們獲得高品質的景觀效果及情感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