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鴻
回首當年,每每一言之得,使我頓然醒悟,避免了歧途或彎路,思之以為神助。
這樣的事,起碼有三次,都發(fā)生在人生的選擇之際。
大學畢業(yè),是要分配工作的。雖然喜歡文學,也已經(jīng)有作品發(fā)表,不過畢竟是政治教育系的學生,似乎無法超越固有的一種分配方案。我有了一定的心理準備,打算在一所市級或縣級中學教政治課,并以余力發(fā)憤而為,爭取做一個有藝術(shù)特點的作家。我甘心給中學生上政治課嗎?不甘心。
我見到了中文系的老師劉路先生,他低著頭,手按下巴,沉思著小聲說:“唉,在基層單位,誰會發(fā)現(xiàn)你呢!”接著說:“不要緊張,我想一想辦法?!蔽医K于至陜西人民出版社文藝部做了編輯,不僅是劉路先生,凡作家路遙、李若冰、白描和劉成章,悉在推動。我就這樣進入了社會,至誠的感謝之情一直蕩漾在胸。
劉路先生的教誨,也變成了我的認識,我總是對學生說:“爭取到大城市去,爭取到大機關(guān)去。在中國,什么地方文明程度高,就到什么地方去?!碑斎?,青年到基層去,大有作為,我也由衷地支持和推崇。
應該是1996年吧,我起念停薪留職。單位強調(diào)賺錢,遂使員工無所不用其極:奉承領(lǐng)導,攀附領(lǐng)導,以使權(quán)力孵金,從而分肉、分糕或分粥。如此風氣,漸漸形成。我頗為煎熬,暗忖著離開單位,獨立經(jīng)營。具體辦法是:以文化創(chuàng)意跟出版社、雜志社或報紙合作;清靜了,精神活動,包括寫作,才能得意地進行。
有天參加一部小說的討論會,碰到了商子秦先生。這個詩人善良、圓融,總是笑容可掬,遂能無限作業(yè)。我和他并沒有深交,雖然如此,我仍可以向他透露自己的運籌,或是向他討教,因為我是真的困惑,不知未來如何。聽聞我要停薪留職,他斷然勸阻,說:“兄弟,不能,不能。情況比你想象的要復雜,情況比你想象的要困難。冒險發(fā)財,你又不為發(fā)財,冒險干什么!單位就是資源,還是待在單位吧!”
我便采取保守原則,繼續(xù)待在單位,然而也敏感地觀察著那些以文化創(chuàng)意致力于產(chǎn)業(yè)的人。我注意到,他們要項目,要審批,要結(jié)賬,沒有一件不是向權(quán)力懇求。奔波倒也罷了,關(guān)鍵是不折腰不行,不屈尊不行,不違志不行。時間證明,在單位不易,若離開單位,也許更是不易。
2008年,我受命到西安市長安區(qū)任副區(qū)長,本質(zhì)上是以作家的身份體驗生活,并非搖身出仕。我早就決計不接受分工,因為寫作計劃已經(jīng)排滿,我至大學任教也有六年,寫作課一節(jié)也不能落下。分工就是分享一份權(quán)力,分管一個部門,當然也意味著分擔一種責任。然而我覺得自己的本分應該是以副區(qū)長的角度廣泛觀察,用副區(qū)長的優(yōu)勢深入調(diào)查,以發(fā)現(xiàn)新的生活,豐富自己對生活的感受。不過區(qū)長希望我能接受分工,主管文化之事。他約我相晤,十分認真,強調(diào)分工的意義,一而再,再而三。我不禁彷徨了,不清楚拒絕分工會有什么結(jié)果,因為這畢竟是政府部門。
我想到一位王先生,他在這里當過副區(qū)長,是一位浪游宦海的智者。我剛剛披露了自己所憂,王先生便說:“組織派你來又不是要你在此主持政務的,你何必接受分工呢?術(shù)業(yè)素有專攻,你的專攻就是文學?。 边@個建議增強了我的自信,遂理由充分地論證了何以不接受分工。區(qū)長同意了,看起來也沒有什么不悅。
二十四歲,得劉路先生一言,接著經(jīng)他介紹,我認識了路遙,使我的職業(yè)生涯有了一個順風的起點。三十六歲,我得商子秦先生一言,沒有輕率脫鉤于單位,遂使我的生存有了基本的經(jīng)濟保障,我追求的文學藝術(shù)也能堅韌提升。四十八歲,我得王先生一言,從而完全排除了官場上的一些麻煩,雖然門前落寞,甚至為我開車的司機也眉染情緒,不過我天大地大,輕松自在,體驗了可遇而不可求的生活,足矣!
布衣出身,關(guān)鍵之際能得一言,以使我的人生流暢向前,這是一種幸運。
實際上,怕是只有王者,才能充分明白一言之重即是千鈞之重。秦失其鹿,唯項羽和劉邦成為高才,并捷足而爭之。
范增是項羽的謀士,他說:“沛公居山東時,貪于財貨,好美姬。今入關(guān),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急擊勿失?!表椨鸩宦牐坏珱]有興師進攻劉邦,而且劉邦赴宴至鴻門時還混混沌沌,飄飄忽忽,放其走了,摒一言而喪國祚。
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以后,韓信說:“項羽王諸將之有功者,而王獨居南鄭,是遷也。軍吏士卒皆山東之人也,日夜跂而望歸,及其鋒而用之,可以有大功。天下已定,人皆自寧,不可復用。不如決策東鄉(xiāng),爭權(quán)天下?!眲顝闹时o南鄭,過陳倉,平定三秦。俄頃便出函谷關(guān),聯(lián)合諸侯以伐楚,敗之,項羽自刎。劉邦得一言而當了皇帝,且使?jié)h有寶鼎四百零七年。
一言之重,關(guān)乎誰據(jù)江山,其不以楚漢之爭而始,也不以楚漢之爭而終。拒之或敗,采之或成;拒之或亡,采之或存。一貫之則也。
希臘人視神諭為律令,但有時神諭也不過是一言而已。
克瑞透斯統(tǒng)治愛俄爾卡斯,他的兒子埃宋應該繼承王位,然而埃宋有同母異父之弟珀利阿斯,這個人竟竊取了權(quán)力。
伊阿宋是埃宋的兒子、珀利阿斯的侄子,依情理,伊阿宋應該是愛俄爾卡斯王位的合法繼承人,不過珀利阿斯誤以為侄子伊阿宋已經(jīng)死了。盡管如此,他仍覺得不安,因為有神諭稱:必須警惕穿一只鞋的人。
有一天,一個青年過河,有老嫗也要過河。老嫗似乎衰弱,自己過不去,便請此青年背她。青年遂背老嫗過河,當時是也,他的一只鞋竟為泥淖所陷,他便成了穿一只鞋的人。
這個青年正是伊阿宋,老嫗是赫拉,宙斯的妻子,眾神之母。伊阿宋在喀戎生活了多年,學有種種武藝,也特別忠懇。他回到愛俄爾卡斯,鄭重地向叔叔珀利阿斯提出,王位屬于他,當還于他。
珀利阿斯并沒有拒絕,不過他要伊阿宋做一件事:取得金羊毛。珀利阿斯知道,要完成這個任務,伊阿宋必死無疑。此乃珀利阿斯的計謀,目的就是要讓伊阿宋斃命。不料有赫拉及雅典娜的支持,美狄亞竟愛上了伊阿宋。美狄亞是科爾喀斯的公主,金羊毛正是她父親埃厄特斯讓惡龍看守著的。她不但幫助伊阿宋取得了金羊毛,而且替伊阿宋殺了珀利阿斯。遺憾的是,伊阿宋并未討得王位,反之,是珀利阿斯的兒子阿卡斯托斯坐上了。
這個故事意味深長,其總的啟示是:神諭是明確的,甚至可以是簡約的一言,不過人并無辦法一定能達到自己的目的,因為人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在此,一言盡管簡約,卻也是玄奧莫測的,珀利阿斯似乎是錯誤地理解了它的意思。伊阿宋固然是一個英雄,但王位卻不在他的命運之中,便一切歸于徒勞。
常食五谷,宜有遠慮,所以我仍需要關(guān)于人生的一言之肯定,或一言之矯正、一言之告誡,或一言之提醒、一言之指點,或一言之批評。其甘言也行,苦言也行,雅言也行,俗言也行,酸言也行,辣言也行,若存基本的善意,我皆敬納,可惜已經(jīng)久無一言之得。誠惶誠恐,遂讀歷史,以發(fā)現(xiàn)支持人生的至理。
許由有一言,曰:“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堯欲讓天下給許由,許由認為天下對自己沒有什么用,遂拒絕了。
老子有一言,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笔鑿V領(lǐng)悟了老子的大義,便決定退出朝廷。他和侄子疏受晉升到了千石,宦成名立矣,基于此,他打算辭職,否則恐怕將來要后悔。他就以病老獲漢宣帝允許,離長安而去。
孔子有一言,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痹诳鬃涌雌饋恚萍杭叭?,這一點當下就能做,并可以終生行之??鬃又摚@然是古今通用之道。
許由、老子和孔子各一言,越琢磨越感到屬于至理,雖然其中并無一言助我占尊位,攫重利,偷榮耀,不過它們使我平安,且使我脫俗和超逸。
我知道自己不能跳出社會,浮于海,隱于穴。在這個紅塵彌漫的世界上,循之實難,做到更難。然而念之,思齊,總是一種鼓勵,因為中國的賢士們,畢竟追求過一種清明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