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家”之稱最早始于唐代?!缎绿茣な掅詡鳌份d:“子衡,尚新昌公主,嵩妻入謁,帝(玄宗)呼為親家?!弊畛踹@一稱呼只流行于皇親國戚的聯姻上,唐玄宗直呼龍婿生母為親家母,足見其關系的親密。后來,“親家”這個稱呼通行到了民間,一般老百姓也開始使用這一稱呼,并一直沿用到今天。
中國古代漢字書寫是豎行,這大約與漢字初期的書寫材料是簡牘、書寫工具是毛筆、漢字是方塊字等有關。等到漢代以后,紙雖然發(fā)明出來,但漢字書寫方式已有很久的歷史了,仍然是通行豎寫。到了清朝末年,一些知識分子學習西洋文化,提倡漢字改革,提倡拼音文字,力主改變傳統書寫方式,改用從左到右的“橫行”排列方式。1909年,中國已有了用“橫行”排版的書,它就是提倡拼音文字改革的劉世恩寫的《音韻記號》一書。也就是說,從20世紀初開始,我國的漢字就開始“橫行”了。
我們常用“五雷轟頂”來形容遭受突然的巨大打擊。那“五雷”指的是什么呢?首先要了解的是,我國古代的一種物質觀“五行”,是道家學說的組成部分,用來描述事物的運動形式以及轉化關系。而“五雷轟頂”中的“五”指的就是五行,代表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因此“五雷”就是金雷、木雷、水雷、火雷、土雷的合稱。其中,金雷指刀劍、鐵器等;木雷指棍棒、樹木壓住等;水雷指溺水;火雷指火燒、電擊等;土雷指土埋、房屋倒塌等。古人認為,罪孽深重的人會被“五雷”擊倒,并用這個觀念來告誡人們不要作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