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崩畎渍f他小時候不認(rèn)識月亮,將它呼作白玉盤。小時候的我,對月亮也充滿了好奇,為什么月亮的樣子每天都不一樣?
每到初一,我仰望夜空,月亮就和我捉起了迷藏,怎么也找不到它的影子,只留下一片陰暗的黑影。這時,習(xí)習(xí)涼風(fēng)吹過,真有種月黑風(fēng)高的感覺。等到了初三,我再去找月亮?xí)r,就見一輪娥眉月掛在夜空,若隱若現(xiàn),像少女般美麗又羞澀。難怪白居易說他最愛初三夜呢,真的是“露似真珠月似弓”??!
到了初七,月亮又胖了很多,上弦月像一張半圓的弓懸掛在天上。凝視那月亮,我仿佛聽見了牛郎織女在葡萄藤下的竊竊私語,又仿佛聽到李白坐在船上,對著月亮吟誦:“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p>
到了十五,就能看到圓圓的滿月啦!那白而大的月亮在天上,看著我們正月十五賞花燈,七月十五祭拜先祖,八月十五闔家團(tuán)圓。我們喜歡十五,可能正是因為滿月可以承載美好的情感和寄托吧!
凸月出現(xiàn)時,總會聽見人們說“天狗吞月”,古人總是為月亮編出眾多故事和傳說;下弦月是個倒著的上弦月,多么神奇又有趣呀;殘月是最美的月亮,“如夢,如夢,殘月落花煙重”。
變化多端的月亮,引發(fā)了我們各種各樣的情感,也帶給我們很多人生啟示??丛铝陵幥鐖A缺,讀古人的月亮詩,體會人生的悲歡離合。
王藝臻:江蘇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鉛筆頭”少兒文學(xué)社社員
指導(dǎo)老師:宋汶珈
編輯??? 肖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