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宇
《家庭教育促進法》在總則中說明:“為了發(fā)揚中華民族重視家庭教育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引導全社會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增進家庭幸福與社會和諧,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制定本法?!?/p>
父母在法規(guī)的引領下科學育兒,為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做他們的榜樣,幫孩子系好人生第一??圩樱屗麄儞碛姓_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擁有幸福的感受力和創(chuàng)造力,健康成長。這是父母對《家庭教育促進法》的美好期待,也是法治建設的重要目標。
親愛的孩子,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冬天了,江南的葉子開始落了,一陣風來如同蕭瑟葉雨,氣溫也漸漸轉涼。天干物燥,又到了搽護手霜的時節(jié)。我順手拿起一管,雙手摩擦,伴隨淡淡檸檬香氣,想起小時候為你涂護手霜,先把護手霜擠到我的手上,再對你胖嘟嘟的小手小臉揉面團似的揉來揉去,小小的你一邊怕癢般躲來躲去,一邊小精靈似的咯咯笑。忽然,你停下來,如同有了重大的發(fā)現(xiàn),很認真地對我說:“媽媽,這個時候我感覺很幸福。”
是啊,幸福。我的心也暖暖的,似乎被你命名的幸福充盈,在內心化成暖烘烘的流動,原來這就是幸福??!“那么,幸福的感覺是不是就是這樣癢癢的……”我們團團滾在一處,笑得開心。
后來,我們就躺在床上,一起聊那些讓我們感到幸福的時刻。讓我驚訝的是,你列舉的幸福那么具體,那么豐富,常吃的薯片出了新口味,抱著貓妹妹一起轉圈跳舞,植物大戰(zhàn)僵尸中終于打敗了一個特別耐打的“大佬”……而我,想了又想,讓我感到幸福的事情,好像真的沒有那么多,不由感慨成人幸福的閾值太高了。
關于幸福是什么,答案非常豐富,也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就像小小的你也可以定義屬于你的幸福。在我看來,感受幸福的能力,是我們大人送給孩子的最好禮物。我們可能還沒有做好準備,成為孩子的人生導師或者生活榜樣,但是我們可以試著做陪伴者,或者導游、教練,陪他們度過人生的重要時刻和許許多多的瑣碎細節(jié),比如一起看一本書,認真討論其中的細節(jié),一起仔細觀察小區(qū)的植物,一起淘米擇菜布置餐桌,有時可能也就是給孩子涂涂護手霜、剪剪指甲這樣的小事情。其實,幸福來自樸實無華的細節(jié),我們對這些細節(jié)的體會和捕捉,會增進孩子感受幸福的能力。
博客、微博、微信,現(xiàn)在有很多種方式記錄生活中的細節(jié),我們的感覺神經(jīng)末梢也隨時記錄所見所感,定格我們的感受與情緒。
在孩子還沒有自行記錄能力時,我們可以幫助孩子記錄他們的生活細節(jié),這將是一份珍貴的歲月禮物。通常這種記錄會包括很多幸福瞬間,讓我們以后可以有機會和孩子討論當時的幸福感受。元元,你還記得嗎?2018年底,約朋友們到家里一起做手工牛軋?zhí)?,你興奮極了。那么愛吃的牛軋?zhí)且獜淖约旱氖掷镒龀鰜砹?,多么美妙的事情啊。我們一起揉原料,一起切糖,一起包糖紙,一起盼望剛剛熬好的糖漿快點冷卻下來,一起不怕燙地嘗嘗牛軋?zhí)堑奈兜?,好香好甜!這些都被記錄在照片里,記錄在你的圖畫中,也記錄在你的幸福清單里。這些都是美好的歲月玫瑰,香氣彌漫。
生活的盲盒中有苦有辣。比起讓父母感到驕傲的高光時刻,那些失落的時候更需要被重視。困惑時有人傾聽,有問題時可以請教,情緒低落時有人陪伴,沒有被指責、沒有被判斷、沒有被輕視,當每個人感到失落時,又有什么比這更讓人感覺到安全,感覺到幸福?我們如果想保護孩子,如果想讓他感到幸福,失落時刻的傾聽與陪伴可能比高光時刻的禮物與獎勵更有效,讓孩子感受無條件的愛,有兜底的幸福。所以,我們要像是編織者,用堅持和韌性,用穩(wěn)定和溫柔為孩子們編織穩(wěn)穩(wěn)的安全網(wǎng),即使有風有雨。生活中的甜,需要你自己去嘗試,去尋找;那些苦和辣,不妨跟我講一講。只要你想講,媽媽都愿意聽。
當你成為一個能敏銳感受幸福細節(jié)的人,你的內心一定溫暖又細致。
幸福如同玫瑰,香氣彌漫,能讓很多人感受溫暖。所以,你要努力表達幸福,也許這也是一件讓世界感到幸福的事情吧。
元元,你還記得你寫的《幸福的小蟲子》嗎:世界很大,我很小/我躺在世界的掌心/望著世界,像望著一棵白果樹/我是小小的一顆白果/皺皺的果肉是媽媽為我準備的糖/堅硬的核里/有我柔軟的內心/散發(fā)著碧瑩瑩的香氣/世界很大,我很小/我躺在世界的掌心/望著世界,像望著秋天的星空/我是小小的一只蟲子/世界為我準備好了一切/薯片、漿果、星辰、太陽和媽媽/我內心一片安寧/沉入可以自然醒的明天。我讀這首詩,和你一樣感受到溫暖與安全,并因為成為“世界為你準備好了一切”的媽媽而感到更加幸福與驕傲。當時,你十歲。當你長大了,發(fā)現(xiàn)世界不僅為你準備了薯片、漿果、星辰、太陽和媽媽,還準備了練習冊、補習班、各種考試與一定要完成的種種,這種幸福的感覺會化解你的無奈和難過吧?年齡的成長也伴隨對幸福的不同理解,要記得你曾經(jīng)的理解,要感受自己的變化和成長。成長,也是一件既有點疼又很幸福的事情吧。
親愛的孩子,在未來的日子里,你會遇到誰?你會感受到什么?你會遇到什么樣的選擇?我并不確定,但確定的是,要做善良的選擇,態(tài)度會表達善意,行動會傳遞幸福,將你內心積累的幸福傳遞給其他人,也許是微笑,也許是幫助,也許是共鳴,也許是一首詩,也許是一段時間的傾聽與陪伴,將你感受到的幸福和那些細節(jié)分享給他人,也學著陪伴他們,傾聽他們,試著去做一些讓他們感到幸福的事情。
此時,媽媽正在聽一首老歌《離人》,歌詞真美,“字典里沒有春天”,是啊,生活不是字典,不需要條條框框,而是豐富多彩的細節(jié)和多元季節(jié)。不被放逐,我們“仿佛走入第五個季節(jié)”。也許,幸福,就是家庭中的第五季節(jié),不管春夏秋冬流逝,第五個季節(jié)陪伴著孩子們健康成長。
親愛的小孩,希望你能夠感受生活的細節(jié),感受具體的幸福,也希望你將來長大離開,把這種感受幸福的洞察力轉換為創(chuàng)造幸福的能力,傳遞到你的人生,你的家庭,你的孩子或者你想帶去幸福的他們。
(作者系文學博士,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15歲男孩的媽媽)
編輯 王淑娟 62335841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