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敏,鐘繼超,李澤璠,徐 茜,周立新
(湖北大學(xué) 化學(xué)化工學(xué)院,武漢 430062)
玫瑰茄又名洛神花、山茄、洛神葵等,是錦葵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產(chǎn)于西非、南美、南亞、東南亞等地,近年來在我國廣東、廣西、云南、臺灣、福建也有種植[1]。玫瑰茄紅色素屬花色苷類色素,主要成分為飛燕草素-3-接骨木二糖苷、矢車菊素-3-接骨木二糖苷、飛燕草素-3-葡萄糖苷、矢車菊蘇-3-葡萄糖苷[2],其花色苷具有較好的著色性,在食品中被用作天然色素添加劑。國內(nèi)外研究表明玫瑰茄花色苷可用于治療心血管疾病,具有降血脂、降血壓、抗突變和減輕肝功能障礙等功效,具有極高的營養(yǎng)和藥理價值[3]。本文以玫瑰茄色素為材料,考察色素的溶解性,探討pH值、溫度、紫外照射和金屬離子等因素對玫瑰茄色素穩(wěn)定性的影響,并通過自由基清除試驗考察其對DPPH·、·OH和ABTS+·的清除能力,研究玫瑰茄色素的抗氧化活性,以期為玫瑰茄色素在食品、飲料和化妝品等行業(yè)中的應(yīng)用提供參考。
玫瑰茄干花于市場購得;玫瑰茄色素(河南圣斯德實業(yè)有限公司);無水乙醇、乙酸乙酯、過氧化氫、1,2-丙二醇、氯化鉀、氯化鈉、氯化鈣、氯化鐵、七水合硫酸鎂、五水合硫酸銅、九水合硝酸鋁均為國產(chǎn)分析純;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分析純,上海伊卡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水楊酸(分析純,上海麥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2,2-聯(lián)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銨鹽(ABTS)(分析純,合肥博美生物科技有限責(zé)任公司);山梨酸鉀為食品級;甘油、角鯊?fù)闉榛瘖y品級。
HH-4型數(shù)顯恒溫水浴鍋(天津津立儀器設(shè)備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101-0BS型電熱鼓風(fēng)干燥箱(上海一恒科學(xué)儀器有限公司);PHS-3C型pH計(上海佑科儀器儀表有限公司);BS223S型電子天平(德國賽多利斯公司);UV-1700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上海美析儀器有限公司)。
1.3.1 玫瑰茄色素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性
用蒸餾水、無水乙醇、乙酸乙酯、1,2-丙二醇、甘油和角鯊?fù)闉槿軇?,取剪碎后的玫瑰茄干花,按料液?:30的比例將干花碎片浸泡于不同的溶劑中,常溫下浸泡12 h,觀察溶液顏色深淺。顏色越深,溶劑對色素的溶解性越好。
1.3.2 pH值對玫瑰茄色素顏色穩(wěn)定性影響
稱取玫瑰茄色素0.100 g,蒸餾水溶解,在100 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配制成0.1%的色素水溶液。將配制好的玫瑰茄色素水溶液分別置于10支20 mL比色管中,滴加0.1 mol/LHCl和0.1 mol/LNaOH溶液,使pH值分別達到2.0,3.0,4.0,5.0,6.0,7.0,8.0,9.0,10.0,11.0,12.0,常溫中觀察不同pH值下溶液的顏色變化[4]。
1.3.3 溫度對玫瑰茄色素顏色穩(wěn)定性影響
將配制好的0.1%玫瑰茄色素水溶液分別置于7支20 mL比色管中,將比色管分別置于30,40,50,60,70,80,90 ℃的恒溫水浴鍋中 4 h,觀察溶液顏色變化。
1.3.4 紫外照射對玫瑰茄色素顏色穩(wěn)定性影響
將配制好的0.1%玫瑰茄色素水溶液置于8 W紫外燈下,常溫下照射 0,12,24,48,72,120,168,172 h,觀察溶液顏色變化。
1.3.5 不同金屬離子對玫瑰茄色素顏色穩(wěn)定性影響
取配制好的0.1%玫瑰茄色素水溶液10 mL,分別加入 10 mL 0.1 mol/L 的 K+、Al3+、Mg2+、Na+、Ca2+、Cu2+、Fe3+溶液,常溫觀察添加不同金屬離子的溶液顏色變化[5]。
1.4.1 對DPPH·清除效率
參照黃睿涵等[6]的研究方法,取不同濃度(0.1,0.2,0.3,0.4,0.5,0.6,0.7,0.8,1.0 mg/mL)的玫瑰茄色素水溶液3 mL,加入3 mL 0.1 mmol/L DPPH乙醇溶液,震蕩均勻,室溫下避光靜置30 min,測其在517 nm處的吸光度值A(chǔ)1;用去離子水代替玫瑰茄待測液作為空白對照,測其吸光度值A(chǔ)0;無水乙醇代替DPPH溶液,測其吸光度值A(chǔ)2。同條件下以Vc作為對照,每個樣品設(shè)3個平行,取平均值。DPPH·清除率計算公式:
1.4.2 對·OH清除效率
參照信璨等[7]的研究方法,取不同濃度(0.2,0.4,0.6,0.8,1.0,1.2,1.4,1.8 mg/mL)的玫瑰茄色素水溶液,試管中依次加入2 mmol/L的FeSO4溶液2 mL,6 mmol/L的水楊酸溶液2 mL,不同濃度的玫瑰茄色素水溶液2 mL,搖勻,再加1 mmol/L的H2O2溶液2 mL,37 ℃水浴保溫20 min后,測其在510 nm處的吸光度值A(chǔ)1;用去離子水代替玫瑰茄色素待測液作為空白對照,測其吸光度值A(chǔ)0;同時去離子水代替H2O2溶液,測其吸光度值A(chǔ)2。同條件下以Vc作為對照,每個樣品設(shè)3個平行,取平均值?!H清除率計算同式(1)。
1.4.3 對ABTS+·清除效率
參照黃越等[8]的研究方法,取不同濃度(0.05,0.1,0.2,0.3,0.4,0.45,0.55 mg/mL)的玫瑰茄色素水溶液,將7 mmol/L的ABTS溶液和2.45 mmol/L過硫酸鉀溶液等體積混合,避光靜置12~16 h,制得ABTS+·儲備液。測定時,將ABTS+·儲備液用10 mmol/L的PBS緩沖液(pH=7.4)稀釋,使其在734 nm處吸光度為0.7±0.02,形成ABTS+·測定液。量取不同濃度的玫瑰茄色素待測液3 mL,與3 mL ABTS+·測定液混合均勻,室溫下避光靜置6 min,測其在734 nm處紫外吸收值A(chǔ)1;用去離子水代替玫瑰茄色素待測液作為空白對照,測其吸光度A0;PBS緩沖液代替ABTS+·測定液,測其吸光度A2。同條件下以Vc作為對照,每個樣品設(shè)3個平行,取平均值。ABTS+·清除率計算同式(1)。
所有指標進行3次平行試驗,采用SPSS 26.0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ANOVA,Tukey檢驗),Origin 8.5作圖,p<0.05為差異顯著。
用不同的溶劑浸提玫瑰茄花瓣后,浸提液的顏色如表1所示。玫瑰茄色素在水中的溶解性最好,在乙醇、1,2-丙二醇中的溶解性也較好,在甘油中的溶解性較小,這可能與甘油黏稠度較大、擴散較慢、對色素的萃取較少有關(guān)。玫瑰茄色素不溶于乙酸乙酯和角鯊?fù)椤?/p>
表1 玫瑰茄色素的溶解性Tab.1 Solubility of roselle pigment
在不同的pH值下,玫瑰茄色素溶液的顏色如表2所示。
表2 在不同pH值下玫瑰茄色素的顯色特性Tab.2 Chromogenic properties of roselle pigment at different pH
玫瑰茄色素水溶液的顏色隨著pH值的不同而發(fā)生變化,其用蒸餾水提取的本征pH值為2.7,顏色為深玫紅色;當其pH值在2~3,溶液的顏色為深玫紅色;pH為4時,溶液變?yōu)榈捣凵籶H在5~12時,隨著pH的增大,其水溶液呈現(xiàn)出逐漸加深的黃綠色。玫瑰茄色素在不同pH值下的顯色特征可能原因:在強酸性介質(zhì)中,其花青素主要以黃烊鹽陽離子形式存在,呈穩(wěn)定的紅色;隨著pH值增加,黃烊陽離子逐漸轉(zhuǎn)化成無色的甲醇堿和查爾酮;當pH值持續(xù)增加,花青素又逐漸轉(zhuǎn)化為藍色醌式堿[9]。玫瑰茄色素在蒸餾水中的特征色為深玫紅色,為保持其自身本有的顏色,在玫瑰茄色素的應(yīng)用中,pH值應(yīng)保持在3以下。
將玫瑰茄色素水溶液置于不同溫度下處理4 h,溶液的顏色變化如表3所示。
表3 在不同溫度下玫瑰茄色素的顯色特性Tab.3 Chromogenic properties of roselle pigment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在溫度低于50 ℃的條件下,玫瑰茄色素水溶液的顏色比較穩(wěn)定,基本保持不變;當溫度超過60 ℃時,溶液顏色逐漸變淺,開始褪色。由此說明,玫瑰茄色素不耐60 ℃以上的高溫。在長時間高溫下,花青素發(fā)生氧化降解,形成無色的查爾酮結(jié)構(gòu),溫度越高,降解速度越快。
在紫外燈下照射不同的時間,觀察玫瑰茄色素水溶液顏色的變化,結(jié)果如表4所示。
表4 紫外燈照射下玫瑰茄色素的顯色特性Tab.4 Chromogenic properties of roselle pigment under UV light
隨著紫外照射時間的延長,玫瑰茄色素水溶液的顏色逐漸變淺,照射172 h后接近無色。但在24 h內(nèi)的短時間紫外照射下,玫瑰茄色素水溶液的顏色變化不大,說明長時間紫外照射會使玫瑰茄色素分子結(jié)構(gòu)發(fā)生改變,導(dǎo)致其水溶液的顏色也發(fā)生變化。
添加不同的金屬離子,玫瑰茄色素水溶液的顏色變化如表5所示。
表5 不同金屬離子對玫瑰茄色素的顯色特性Tab.5 Chromogenic properties of roselle pigment by different metal ions
K+、Na+、Mg2+、Ca2+幾種金屬離子對玫瑰茄色素水溶液顯色影響不大,與對照樣品一樣顯示出深玫紅色,而Cu2+、Fe3+、Al3+3種金屬離子改變了玫瑰茄色素水溶液的顏色,分別變?yōu)榈仙?、黃綠色和深紫色。導(dǎo)致該結(jié)果的可能原因:Cu2+具有氧化性,使色素氧化成藍色醌式堿;Fe3+與色素分子通過絡(luò)合反應(yīng),形成莢心結(jié)構(gòu)π絡(luò)合物,導(dǎo)致吸收波長藍移[10];色素分子結(jié)構(gòu)中苯環(huán)羥基上氧原子孤電子對進入Al3+空軌道,使羥基上電子云密度降低,激發(fā)能下降,導(dǎo)致吸收波長紅移[11-12]。因此在玫瑰茄色素的應(yīng)用中,應(yīng)避免與鐵、銅、鋁制品及含有這些元素的物質(zhì)接觸。
2.6.1 對DPPH·的清除能力
在不同濃度下,玫瑰茄色素對DPPH·的清除能力如圖1所示。
圖1 玫瑰茄色素對DPPH·的清除能力Fig.1 DPPH radical scavenging ability of roselle pigment
玫瑰茄色素與DPPH·反應(yīng)生成紫色,顏色變化與其濃度呈一定的定量關(guān)系。在玫瑰茄色素濃度為0.1~0.9 mg/mL時,對DPPH·清除率隨濃度的增加而增大,從27.3%增加到94.1%;當濃度為0.8 mg/mL時,清除率可達94%左右。對比Vc濃度在0.1~0.9 mg/mL時,對DPPH·的清除率在95.4%~97.9%,相對比較平穩(wěn)??梢?,當玫瑰茄色素水溶液濃度在0.8 mg/mL后,對DPPH·清除能力與Vc基本相當。
2.6.2 對·OH的清除能力
在不同濃度下,玫瑰茄色素對·OH的清除能力如圖2所示。
圖2 玫瑰茄色素對·OH的清除能力Fig.2 OH radical scavenging ability of roselle pigment
在一定濃度范圍內(nèi),玫瑰茄色素水溶液與Vc溶液對·OH的清除率隨濃度的升高而增加。在濃度為1.8 mg/mL時,玫瑰茄色素水溶液對·OH的清除率為53.4%;相同濃度下,Vc溶液對·OH的清除率可達97.8%。說明玫瑰茄色素水溶液對·OH有一定的清除效果,但弱于Vc。
2.6.3 對ABTS+·的清除能力
在不同濃度下,玫瑰茄色素對ABTS+·的清除能力如圖3所示。
圖3 玫瑰茄色素對ABTS+·的清除能力Fig.3 ABTS+· radical scavenging ability of roselle pigment
當濃度為0.04 mg/mL時,玫瑰茄色素水溶液對ABTS+·清除率為59.2%。隨著濃度的增加,其對ABTS+·的清除率顯著增加。在濃度為0.5 mg/mL時,玫瑰茄色素水溶液對ABTS+·的清除率可達91.2%,雖略低于Vc,但仍表現(xiàn)出較強的清除能力。
玫瑰茄色素作為一種良好的天然食品添加劑,是一種水溶與醇溶性色素。穩(wěn)定性試驗表明,在pH<3、溫度低于60 ℃和短時間的紫外照射,玫瑰茄紅色素均可保持穩(wěn)定的深玫紅色,而在60 ℃以上、堿性條件以及與鐵、銅、鋁離子的接觸都將導(dǎo)致其顏色變淡或顏色改變。玫瑰茄紅色素對DPPH·、ABTS+·均表現(xiàn)出較強的清除能力,可達到90%以上,與Vc相當;對·OH的清除能力相對較弱,但也可以達到50%以上。以上結(jié)果表明,玫瑰茄紅色素在一定條件下能保持較好的色彩穩(wěn)定性以及較強的抗氧化性能,作為一種著色劑以及抗氧化功效添加劑,玫瑰茄紅色素在食品與化妝品中具有較大的實用價值,應(yīng)用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