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杰 華深 戴邊 葉素紅
抑郁癥是一種臨床常見的精神類疾病,在普通人群中患病率約為10%~15%,以興趣減退或情感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征,伴軀體癥狀、行為紊亂、認知功能障礙等[1]。腦卒中是我國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該病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致殘率及致死率等,嚴重威脅患者的身體健康[2]。卒中后抑郁癥是腦卒中患者常見的一種并發(fā)癥,以興趣減退、情緒低落、情緒障礙等為主要表現(xiàn),發(fā)病率約為20%~79%[3]。由于腦卒中合并抑郁會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延長治療時間,降低其生活質量,嚴重者可致殘甚至死亡,給患者家庭帶來巨大心理壓力和經濟負擔[4],故選取有效指標預測腦卒中合并抑郁的發(fā)生具有重要臨床意義。載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是一種多肽,由單一多肽鏈構成,主要存在于多種脂蛋白顆粒中,APOE mRNA主要存在于大腦及肝臟。APOE與心腦血管性疾病相關,是動脈粥樣硬化和腦卒中的危險因素,有研究發(fā)現(xiàn)APOE對脂質代謝具有調節(jié)作用,使膽固醇維持在正常水平,在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發(fā)展及神經功能損傷的修復中也扮演了關鍵角色[5-6]。Ramachandran等[7]在研究抑郁癥時發(fā)現(xiàn),APOE ε3ε4基因型與抑郁癥相關,首次提出APOE基因多態(tài)性與抑郁癥的關系。關于APOE基因多態(tài)性與抑郁情緒的研究指出,攜帶APOE ε4等位基因的抑郁癥患者發(fā)病次數(shù)較多和發(fā)病年齡較早,APOE基因多態(tài)性影響抑郁癥的臨床特征和病程[8]。APOE基因多態(tài)性可能是腦卒中合并抑郁的潛在發(fā)病機制之一,但目前關于APOE基因多態(tài)性與腦卒中合并抑郁的相關性研究較少?;诖?,筆者旨在探討APOE基因多態(tài)性與腦卒中合并抑郁的相關性,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對象 選擇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平湖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及金華市第二醫(yī)院收治的118例(各59例)腦卒中患者。腦卒中合并抑郁的診斷標準:(1)腦卒中根據(jù)《腦梗死和腦出血中西醫(yī)結合診斷標準(試行)》[9]中的診斷標準,且經頭顱MRI和CT檢查證實;(2)抑郁癥的診斷標準: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0]評分>20分,且符合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tǒng)計手冊第4版(DSM-4)中抑郁癥的診斷標準。納入標準:(1)符合上述診斷標準,且為首次發(fā)作者;(2)處于康復期,意識清楚,病情穩(wěn)定,智力正常,無溝通障礙者;(3)無藥物、酒精依賴史;(4)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既往有抑郁或精神病史者;(2)體內有金屬異物者;(3)言語、視力或聽力功能障礙,無法配合相關評測者;(4)合并心、肝、肺、腎等重要臟器功能衰竭者;(5)因其他器質性疾病繼發(fā)抑郁者;(6)依從性差者。根據(jù)是否合并抑郁癥分為合并抑郁癥組48例和單純腦卒中組70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腦卒中病程、病變性質、卒中部位、HAMD評分、吸煙、飲酒、合并癥等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本研究經平湖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20200105)。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的比較
1.2 基因多態(tài)性檢測 所有患者入院后1 d抽取空腹靜脈血8 ml。血液DNA采用美國Sigma公司NA2010 GenElute Blood Genomic DNA Kit提取,提取方法為冷凍血室溫溶化;取1 ml血液置于2 ml無菌離心管中,加入等體積的PBS,混勻后12 000 r/min離心5 min,棄上清液;加入667 μl緩沖液,20%裂解細胞24 μl,37 ℃水浴1 h;加入20 mg/ml蛋白酶K 10 μl混勻,55 ℃水浴消化過夜(10~14 h);將消化的樣品分別加入等體積的Tris飽和酚,酚∶氯仿∶異戊醇(25∶24∶1)充分振蕩混勻,12 000 r/min離心10 min;加入2倍體積的冰乙醇,1/10體積醋酸鈉水平搖動,直到可見絮狀DNA析出;樣品-20℃冰箱冷凍30 min,取出后12 000 r/min離心10 min,使DNA沉淀;洗出DNA的雜質;將DNA用真空干燥或自然晾干,加入適量的TE緩沖液回溶,-20℃冰箱內保存?zhèn)溆?。取DNA 4 μl,稀釋25倍,DNA質量、濃度及260nm和280nm吸光度(optuical densit,OD260/280)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檢測。由上海英俊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合成APOE基因引物序列,下游:5'-ACAGAATTCGCCCCGGCCTGGTACACTGCCA-3',上游:5'-TCCAAGGAGCTGCAGGCGGCGCA-3'。PCR 體系(10 μl):DNA 模板(1 μl)、dNTPs(0.3 μl)、上游/下游引物(0.2 μl)、10×Buffer(1 μl)、MgCI(20.52 μl)和ddH2O(6.68 μl);擴增后酶切體系:10 μl(10 U/μl)HhaI,10 μl PCR產物,加入去離子水使總體積達到30 μl,混勻,37℃水浴12 h,消化。用12%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反應結束后的酶切產物,分辨基因型。PCR擴增:離心固體引物(10 000 r/min離心10 min),加入離子水,混勻,引物稀釋至100 pmol/L,保存于-20℃冰箱內。PCR反應條件:94℃ 4 min,1個循環(huán);94℃ 45 s,退火溫度45 s,72 ℃ 1 min,35個循環(huán);72 ℃ 7 min,1個循環(huán);4℃保存。5%瓊脂糖電泳對反應后PCR產物的擴增效果進行觀察。
APOE基因的ε2、ε3、ε4等位基因構成ε2ε2、ε3ε3、ε4ε4、ε2ε3、ε2ε4、ε3ε4共6種不同基因型。等位基因頻率=([2×純合子+雜合子)(/2×受檢總例數(shù))]×100%。比較兩組患者APOE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頻率的差異。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3.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腦卒中合并抑郁的影響因素。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基因型分布的比較 合并抑郁癥組ε2ε2、ε3ε3、ε4ε4、ε2ε3、ε2ε4、ε3ε4占比與單純腦卒中組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基因型分布的比較[例(%)]
2.2 兩組患者等位基因頻率的比較 合并抑郁癥組ε2、ε3基因頻率與單純腦卒中組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合并抑郁癥組ε4高于單純腦卒中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等位基因頻率的比較[例(%)]
2.3 腦卒中患者抑郁影響因素分析 以腦卒中患者合并抑郁為因變量,將上述一般資料、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頻率為自變量,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ε2ε3、ε3ε4、ε4是腦卒中合并抑郁的影響因素,見表4。
表4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腦卒中合并抑郁的影響因素
抑郁癥是腦卒中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抑郁癥可在腦卒中后的任何時期發(fā)生,其不僅危害腦卒中患者的心理健康,而且嚴重影響患者神經康復,加重病情,延長病程。目前有研究認為,抑郁癥是社會心理學和神經生物學共同作用而產生的結果,其中社會心理學包括社會與家庭影響、群體行為學等,神經生物學機制則涉及神經再生學、神經營養(yǎng)學、神經遞質學等[11]。近年來,關于腦卒中合并抑郁發(fā)病機制的相關研究中基因多態(tài)性是臨床研究的重點[12]。目前已有文獻對APOE基因多態(tài)性與抑郁癥、冠心病等繼發(fā)抑郁障礙的關系展開研究,但結論并不一致[13-14]。而APOE基因多態(tài)性是否與腦卒中合并抑郁相關的研究甚少。
APOE基因長度約3.7 kb,位于19q13.2,有3個等位基因包括ε2、ε3、ε4,共同構成6種基因型,包括雜合子(ε3ε4、ε2ε4、ε2ε3)和純合子(ε2ε2、ε3ε3、ε4ε4),在多種脂蛋白顆粒中存在,首次在極低密度脂蛋白中發(fā)現(xiàn),參與脂質代謝,其基因多態(tài)性參與神經細胞的生長及修復[15]。APOE屬于一種多功能蛋白,主要通過與極低密度脂蛋白受體和低密度脂蛋白受體結合發(fā)揮膽固醇轉運和脂類代謝;另外,APOE與神經系統(tǒng)正常發(fā)育密切相關,且參與抗氧化、免疫應答、脂質的再分布、組織損傷后修復等過程[16]。在中樞神經系統(tǒng)中,APOE由星形膠質細胞合成,是重要的載脂蛋白,與脂質的轉運密切相關,修復神經組織[16]。APOE異構體由ε2ε2、ε3ε3、ε4ε4所編碼合成,其結構和功能并不相同,因此其在神經生物學上所發(fā)揮的作用也并不相同。腦卒中發(fā)生的重要危險因素包括腦內β-淀粉樣蛋白和神經纖維纏結的形成,其原因可能是APOE ε2、ε3等位基因的缺失會加速神經纖維纏結的形成,另外APOE ε4等位基因與腦卒中患者腦內β-淀粉樣蛋白密切相關[16]。有研究指出,APOE基因多態(tài)性參與抑郁的發(fā)生、發(fā)展[17]??自伱返萚5]研究指出,腦梗死合并認知功能障礙患者的APOE基因型分布與腦梗死患者并無明顯區(qū)別。Feng等[18]研究指出,APOE基因多態(tài)性與抑郁癥易感性關系密切。本研究結果顯示,合并抑郁癥組 ε2ε2、ε3ε3、ε4ε4、ε2ε3、ε2ε4、ε3ε4與單純腦卒中組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提示腦卒中及腦卒中合并抑郁的APOE基因型分布并無明顯區(qū)別。本研究結果顯示,合并抑郁癥組ε2、ε3與單純腦卒中組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但ε4高于單純腦卒中組(P<0.05),提示腦卒中合并抑郁的APOE等位基因頻率中ε4較高,這可能是由于ε4等位基因與腦卒中合并抑郁中存在一定的關系,但具體機制需進一步研究證實。
于雪瑩等[6]研究指出,2型糖尿病患者腦梗死的發(fā)生與APOE基因型關系密切。Das等[19]研究指出,在腦梗死的APOE基因型ε3ε4中TG、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呈高表達。張晉霞等[20]研究則認為,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性腦卒中、出血性腦卒中及缺血性腦卒中等各類腦卒中受APOE ε4等位基因影響,增加其發(fā)病率。胡艷清等[21]研究也證實,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與APOE ε4等位基因密切相關,可促使腦梗死的患病率增加。由此可推測,APOE基因型ε3ε4、ε4等位基因會對人體機體內的脂類代謝產生影響,特別是腦內脂類的代謝,有利于形成腦內動脈粥樣硬化,增加腦梗死的發(fā)生率。Taylor等[22]通過動物研究發(fā)現(xiàn),APOE ε4等位基因會誘發(fā)動物發(fā)生代謝紊亂,從而引發(fā)腦梗死。Scott等[23]研究指出,抑郁的發(fā)生與APOE基因多態(tài)性相關,APOE基因多態(tài)性可能是抑郁癥的影響因子。Lavretsky等[8]研究發(fā)現(xiàn),抑郁癥患者攜帶APOE ε4等位基因則發(fā)病年齡較年輕、發(fā)病次數(shù)較多,證實APOE ε4等位基因與抑郁癥的臨床特點及病程密切相關。Ramachandran等[7]研究指出,腦卒中患者合并抑郁與APOE ε4等位基因相關。本研究結果顯示,ε2ε3、ε3ε4、ε4是腦卒中患者伴抑郁的影響因素,與上述研究結果一致,其原因可能是APOE ε4等位基因會對機體內的代謝產生影響,誘導腦血管動脈粥樣硬化,影響腦血管供血,對情感調節(jié)區(qū)域造成影響,阻斷相關通路,從而抑制相關神經調節(jié)因子。
綜上所述,腦卒中合并抑郁患者APOE等位基因頻率中ε4較高,ε2ε3、ε3ε4、ε4是腦卒中合并抑郁的影響因素。由此得出,APOE基因多態(tài)性與腦卒中合并抑郁密切相關,檢測APOE基因多態(tài)性,有助于預測腦卒中合并抑郁的發(fā)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