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海洋,既是無數(shù)生命棲息的家園,也是大自然新陳代謝最重要的場所。廣闊無邊的大海看上去無堅不摧,然而對海洋的體檢顯示,海洋健康正面臨危機,海洋生態(tài)也隨之變得十分脆弱……
體溫升高
澳大利亞的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這里五彩斑斕的珊瑚是許多海洋生物的家園。然而近年來,這里的珊瑚多次出現(xiàn)白化現(xiàn)象,原因是海水溫度升高,威脅到珊瑚體內(nèi)共生海藻的生存。而這些海藻是珊瑚色彩和許多營養(yǎng)的來源,它們一旦死亡,珊瑚就會因為缺乏營養(yǎng)供應而走向末路。
肥胖危機
圖瓦盧是南太平洋上的一個島國,海拔最高只有4.5米。由于海平面上升,這個地勢低洼的國家極有可能會被海水淹沒。因此圖瓦盧外交部部長站在海水中演講,呼吁世界各國聯(lián)合起來阻止全球氣候變暖。
頭暈耳鳴
鯨的視力有限,在漆黑的深海活動主要靠聽力。它們能通過聲音尋找食物,判斷方位,甚至知曉千里之外的風暴。而海洋上越來越多的船只和人類活動帶來的海洋噪聲,可能導致鯨喪失聽力而迷路,從而在海邊擱淺。
消化不良
在海里的塑料袋很像水母,往往會被愛吃水母的海龜誤食,這些塑料既無法被分解又難以排出,會損害海龜?shù)慕】怠S械乃芰洗鼤p繞在海龜頭上導致它們窒息而死。
體質(zhì)變差
在過去的200年,海洋吸收了30%由于人類活動排放到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使得海洋變“酸”了。海水的酸化可能會影響藻類、珊瑚、貝類等的生長,最終影響以它們?yōu)槭车谋姸嗪Q笊锏纳妗?/p>
營養(yǎng)透支
捕撈金槍魚這樣的大魚,會采用“延繩釣”的方法,就是從漁船上放出一根主釣線,上面伸出無數(shù)末端有釣鉤的支線。主釣線在水中綿延上百千米,這些釣鉤和釣線會誤傷很多其他的海洋動物。
人類捕撈鯊魚,主要是為了得到魚翅,因此在割掉魚鰭后就會將鯊魚軀體扔回海里。失去魚鰭的鯊魚無法游動,會非常痛苦地死去。而鯊魚的生長非常緩慢,繁殖速度遠遠趕不上它們被獵殺的速度。
發(fā)炎長痘
2021年,墨西哥尤卡坦半島西部的海面上曾出現(xiàn)一個直徑數(shù)百米的“火眼”,原因是海底管道的天然氣發(fā)生泄漏,引發(fā)了大火。熊熊燃燒的火焰在海面上翻滾,就像火山噴發(fā)涌出的巖漿。而150米外就是一個石油鉆井平臺。
體脂超標
泄漏到海里的石油會對海鳥造成巨大危害,因為油膜會將海鳥的羽毛粘在一起,使羽毛失去保溫和飛行的能力。最終,海鳥會因為失溫、饑餓或是溺水而死。
元素失衡
生長于海邊的紅樹林能夠將大量碳元素封存在土壤中,是世界上含碳量最高的森林之一。由于濱海開發(fā)和環(huán)境污染等原因,世界上超過三分之一的紅樹林已經(jīng)消失。這些土壤中的碳元素轉化為二氧化碳釋放到大氣中,加劇了全球變暖。
局部病變
北極熊捕獵的方式是“守株待兔”,它們會趴在浮冰的孔洞周圍,在海豹探出頭呼吸的瞬間發(fā)起襲擊,一擊致命。但在海洋中或陸地上,它們的身手就沒有這么好了,因此北極海冰的迅速消失,嚴重威脅著北極熊的生存,甚至有攝影師拍到過骨瘦如柴的北極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