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紅社
心肌梗死為臨床常見疾病,若不及時予以干預,可能引起病人心室壁收縮出現(xiàn)異常的現(xiàn)象,導致心臟收縮力異常下降,造成泵血功能異常,進一步導致心室整體結構異常,最終演變?yōu)樾牧λソ?,嚴重威脅病人的生命安全。近幾年,由于介入技術的進展,使得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術(PCI)成為心肌梗死病人的主要治療方式,雖然其能夠使壞死心肌組織恢復血流灌注,縮小心肌梗死面積,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有效改善心肌收縮力及心室重構[1]。心肌梗死疾病的發(fā)病機制中心室重構發(fā)揮重要的作用。線粒體在細胞中時刻進行動態(tài)重構過程,主要有線粒體生物合成、線粒體自噬、線粒體融合/分裂等,與線粒體穩(wěn)態(tài)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進一步調(diào)控線粒體內(nèi)三磷酸腺苷(ATP)以及活性氧的輸出[2]。有研究表明,心肌細胞線粒體穩(wěn)態(tài)出現(xiàn)障礙以后,能夠引起機體內(nèi)能量供應出現(xiàn)異常,與此同時引起機體氧化應激損傷,并且能量供應異常及氧化應激損傷均是心室重構的關鍵病理因素[3]。瑞舒伐他汀具有調(diào)脂、抗炎等作用[4]。但是有研究預測瑞舒伐他汀也可改善心肌線粒體穩(wěn)態(tài),此方面的研究目前尚處于動物實驗層面。本研究基于動物實驗,探討瑞舒伐他汀強化治療對心肌梗死PCI術后小鼠心肌線粒體穩(wěn)態(tài)的影響。
1.1 實驗動物及分組 選取清潔級別雄性小鼠,均為5周,共40只,體質量25~35 g,隨機分為假手術組、模型組、瑞舒伐他汀1組、瑞舒伐他汀2組,每組10只。假手術組與模型組在手術前1周予以5 mg/kg的蒸餾水灌胃;瑞舒伐他汀1組在手術前1周予以5 mg/kg瑞舒伐他汀灌胃;瑞舒伐他汀2組在手術前1周予以20 mg/kg瑞舒伐他汀灌胃。各組均為每日1次,共灌胃8周。
1.2 研究方法
1.2.1 心肌梗死小鼠模型的制備[5]采用常規(guī)方式麻醉小鼠,同時借助呼吸機輔助通氣治療,潮氣量6~8 mL/kg,呼吸頻率70~80次/min,進行開胸操作,再將小鼠心包組織等進行分離、結扎。造模成功標準:采用心電圖檢測,其ST段出現(xiàn)向上抬高的現(xiàn)象,并且動脈遠端心肌組織出現(xiàn)明顯蒼白的現(xiàn)象。小鼠造模成功以后,均予以PCI模擬治療,再分別予以藥物或者蒸餾水干預。假手術組在開胸操作結束后,不予以結扎處理,脫臼處死小鼠,并獲取心肌組織標本,固定,再予以不同濃度梯度的乙醇溶液,包埋,切片處理。
1.2.2 血流動力學參數(shù) 在藥物干預8周后,連接多導生理記錄儀,另外在小鼠的右頸總動脈位置處再連接塑料心導管,待心室穩(wěn)定后記錄血流動力學參數(shù)指標,包括左心室舒張末期內(nèi)壓(LVEDP)、左心室收縮壓(LVESP)、左心室壓力上升/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
1.2.3 心肌線粒體獲取 血流動力學參數(shù)指標檢測完畢以后,脫臼處死小鼠,獲取心臟組織標本,予以適量的生理鹽水溶液進行清洗,再將其他非心肌組織標本清除干凈。
1.2.4 心肌線粒各相關標志物蛋白表達檢測 將獲取的部分心肌組織置于-80 ℃冰箱中保存,采用蛋白免疫印跡法(Western Blot)檢測線粒體自噬相關指標PINK1、Beclin1蛋白表達。其余部分心肌組織用于獲取線粒體。主要采用差速離心法獲取心肌組織中線粒體,具體操作方法:取上述心肌組織,剪碎,獲得勻漿溶液,加入蔗糖、4-羥乙基哌嗪乙磺酸(HEPES)、乙二胺四乙酸(EDTA)介質,另外再設置溶液的pH為7.4,進行離心操作,800 r/min離心10 min,靜置,獲取上層溶液,再次進行離心操作,1 000 r/min離心10 min,獲取下層沉淀,1 000 r/min離心10 min,定量檢測主要采用考馬斯亮藍法。
Western Blot實驗:取組織,消化,予細胞裂解液,提取蛋白,凝膠電泳,電轉移,轉膜,封閉,一抗抗體(PINK1、Beclin1、Drp1、Mfn2、COXⅣ、PGC-1α、Tfam,1∶200;GAPDH,1∶1 000),4 ℃培養(yǎng),過夜,于第2日予磷酸鹽吐溫緩沖液(PBST),再予二抗(1∶1 000)孵育。
1.2.5 線粒體膜電位 取上述獲取的心肌線粒體約0.5 mg,再予以適量的JC-1染色溶液,于37 ℃的黑暗環(huán)境下進行水浴操作,10 min左右即可,再予以適量的蘋果酸溶液以及谷氨酸溶液,采用熒光分光光度計檢測,獲取紅色和綠色熒光值,再計算線粒體膜電位。
1.2.6 ATP合成活力 于上述反應介質(蔗糖溶液+蘋果酸+谷氨酸),依次予以適量的線粒體以及熒光素酶溶液,記錄發(fā)光強度,同時再予以適量的二磷酸腺苷(ADP)溶液,采用熒光分光光度計檢測ATP合成活力、活性氧(ROS)生成速率。
1.3 觀察指標 觀察各組血流動力學相關指標、線粒體膜電位及線粒體ATP合成活力。
2.1 4組血流動力學參數(shù)指標比較 瑞舒伐他汀1組、瑞舒伐他汀2組、模型組LVESP、+dp/dtmax水平均低于假手術組,-dp/dtmax、LVEDP水平高于假手術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模型組比較,瑞舒伐他汀2組+dp/dtmax水平升高,-dp/dtmax、LVEDP水平降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瑞舒伐他汀2組+dp/dtmax高于瑞舒伐他汀1組(P<0.05),-dp/dtmax低于瑞舒伐他汀1組(P<0.05)。詳見表1。
表1 4組血流動力學參數(shù)指標比較(±s)
2.2 4組心肌線粒體功能學指標比較 與假手術組比較,模型組心肌線粒體功能學指標膜電位、ATP合成活力降低,ROS生成速率增加,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模型組比較,瑞舒伐他汀2組心肌線粒體功能學指標膜電位、ATP合成活力升高,ROS生成速率降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4組心肌線粒體功能學指標比較(±s)
2.3 4組心肌線粒體自噬PINK1、Beclin1蛋白表達比較 與假手術組比較,瑞舒伐他汀2組、瑞舒伐他汀1組、模型組PINK1、Beclin1蛋白表達升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模型組比較,瑞舒伐他汀2組、瑞舒伐他汀1組PINK1、Beclin1蛋白表達升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圖1。
圖1 Western Blot檢測心肌組織中PINK1、Beclin1蛋白表達
表3 4組心肌線粒體自噬相關指標PINK1、Beclin1蛋白表達比較(±s)
2.4 4組心肌線粒體Drp1、Mfn2蛋白表達比較 與假手術組比較,瑞舒伐他汀2組、瑞舒伐他汀1組、模型組心肌線粒體Drp1蛋白表達升高,模型組Mfn2蛋白表達降低,瑞舒伐他汀1組、瑞舒伐他汀2組Mfn2蛋白表達升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模型組比較,瑞舒伐他汀2組、瑞舒伐他汀1組心肌線粒體Drp1蛋白表達降低,Mfn2蛋白表達升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4、圖2。
圖2 Western Blot檢測Drp1、Mfn2蛋白表達
表4 4組心肌線粒體Drp1、Mfn2蛋白表達比較(±s)
2.5 4組心肌線粒體生物合成相關標志物蛋白表達比較 與假手術組比較,瑞舒伐他汀1組、模型組心肌線粒體生物合成指標COXⅣ、PGC-1α、Tfam蛋白表達降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瑞舒伐他汀2組COXⅣ、PGC-1α、Tfam蛋白表達均高于模型組(P<0.05),瑞舒伐他汀1組PGC-1α高于模型組(P<0.05);瑞舒伐他汀2組心肌線粒體生物合成指標COXⅣ、PGC-1α、Tfam蛋白表達均高于瑞舒伐他汀1組(P<0.05)。詳見表5、圖3。
圖3 Western Blot檢測心肌線粒體生物合成相關標志物蛋白表達
表5 4組心肌線粒體生物合成相關標志物蛋白表達比較(±s) 單位:%
高蘭蘭等[6]的研究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8周瑞舒伐他汀強化治療以后,能夠明顯提高心肌梗死病人的攝氧量水平,另外予以低劑量瑞舒伐他汀治療后,心肌梗死病人的攝氧量水平無明顯改善。吳建峰[7]研究也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10周的瑞舒伐他汀強化治療以后,能夠有效提高冠心病病人攝氧量水平,大約可提高17.9%,另外予以低劑量瑞舒伐他汀干預后,冠心病病人耗氧量并無明顯的變化。上述研究均表明,瑞舒伐他汀強化治療更加具有時效性,但是目前關于其生物學機制尚且需要進一步探討。本研究觀察瑞舒伐他汀強化治療與低劑量瑞舒伐他汀對心肌梗死PCI模擬治療小鼠線粒體穩(wěn)態(tài)及心室重構的影響,揭示瑞舒伐他汀強化治療在心肌梗死疾病中潛在的機制。
+dp/dtmax水平能夠揭示機體左心室心肌收縮力程度。本研究發(fā)現(xiàn),瑞舒伐他汀強化治療可明顯提高+dp/dtmax水平,另外低劑量瑞舒伐他汀雖然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但與模型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此研究結果進一步表明瑞舒伐他汀強化治療心肌梗死PCI術小鼠,對于其心室重構時效性更優(yōu)。心肌功能的穩(wěn)定與線粒體穩(wěn)態(tài)之間關系密切。心肌梗死引起心室重構以后,心肌組織長時間處于缺血缺氧環(huán)境下,并且線粒體是關鍵靶向位置,一般常見的表現(xiàn)有氧化應激反應、能量代謝過程出現(xiàn)障礙等,甚至包括多條凋亡信號通路的啟動等[8]。本研究發(fā)現(xiàn),瑞舒伐他汀能夠明顯抑制心肌組織中線粒體ROS產(chǎn)生,但是與低劑量瑞舒伐他汀干預比較,瑞舒伐他汀強化治療改善心肌線粒體膜電位、心肌線粒體ATP的生成更明顯。
若線粒體損傷較嚴重,并且難以恢復時,則心肌細胞線粒體開始啟動線粒體自噬過程,目的是為了清除機體內(nèi)出現(xiàn)異常的線粒體[9]。本研究發(fā)現(xiàn),心肌梗死模型小鼠心肌細胞中自噬水平明顯上升,如PINK1及Beclin1水平出現(xiàn)異常上升的現(xiàn)象,其中PINK1屬于線粒體自噬的啟動因子,Beclin1主要構成自噬體關鍵成分之一。有研究表明,敲除PINK1、Beclin1基因的小鼠模型心功能異常明顯,并且線粒體出現(xiàn)異常堆積的現(xiàn)象,小鼠心肌梗死面積異常增大[10]。說明心肌梗死病人機體內(nèi)可以通過線粒體自噬水平,維持線粒體穩(wěn)態(tài),但是并不能有效清除異常的線粒體。本研究發(fā)現(xiàn),瑞舒伐他汀可吸納并提高心肌細胞線粒體內(nèi)PINK1、Beclin1水平。
心肌細胞中線粒體并不是單獨存在的,主要介導融合以及分裂過程,用以維持線粒體穩(wěn)態(tài),進一步有效發(fā)揮心肌細胞線粒體功能[11]。本研究發(fā)現(xiàn),模型組小鼠Mfn2蛋白水平異常下降,另外Drp1蛋白水平異常上升,初步說明心肌梗死機體可能介導氧化應激反應,進一步打破心肌細胞線粒體融合和線粒體分裂之間的穩(wěn)態(tài)。本研究結果顯示,瑞舒伐他汀干預后能夠明顯提高心肌細胞線粒體Mfn2蛋白水平,分析其原因:瑞舒伐他汀通過提高心肌細胞線粒體Mfn2蛋白水平,進一步提高心肌細胞的抵抗能力,尤其當心肌細胞處于缺血以及缺氧環(huán)境下的抵抗能力,同時控制ROS水平,以及對線粒體滲透性也發(fā)揮抑制作用[12]。瑞舒伐他汀強化治療維持線粒體融合以及分裂穩(wěn)態(tài)的過程主要與心肌細胞線粒體自噬有關,瑞舒伐他汀可能通過上調(diào)線粒體融合水平,從而使線粒體處于一個新的平衡狀態(tài)[13]。
細胞能量供應過程主要與其線粒體的功能和數(shù)量存在關系,并且線粒體的數(shù)量是關鍵因素,這一過程稱之為線粒體生物合成,其中PGC-1α屬于上述過程的關鍵因子[14-15]。本研究發(fā)現(xiàn),模型組PGC-1α及其下游靶基因Tfam蛋白水平出現(xiàn)異常下降現(xiàn)象,并且COXⅣ水平也下降,說明心肌梗死病人PGC-1α表達上升,同時合并功能異常。另外本研究結果還顯示,瑞舒伐他汀干預后,能夠明顯提高心肌細胞PGC-1α水平,并且瑞舒伐他汀強化治療后Tfam、PGC-1α、COXⅣ蛋白水平明顯上升[16]。
綜上所述,與5 mg/kg的瑞舒伐他汀用藥方案進行比較,瑞舒伐他汀強化治療后心肌梗死PCI術后心肌線粒體穩(wěn)態(tài)更加具有實效性,并且瑞舒伐他汀可以調(diào)節(jié)線粒體能量代謝過程以及心肌細胞線粒體生物合成,而低劑量的瑞舒伐他汀并沒有上述干預效果,分析其原因可能與心室泵血功能有關。瑞舒伐他汀強化治療與其低劑量之間在調(diào)控線粒體穩(wěn)態(tài)方面可能與調(diào)控PGC-1α水平差異有關[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