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
一提起“航天”,同學們腦海中浮現(xiàn)出的肯定是宇宙以及人類為了探索它所研究的高端技術。航天技術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體現(xiàn),因此一直與“高精尖”聯(lián)系到一起。但同學們不一定了解,許多“高大上”的航天技術早已成功地反哺了社會,甚至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
1961年,正準備完成人類首次進入太空壯舉的蘇聯(lián)航天員加加林在進入飛船之前,突然遭遇了一件尷尬的事情——他實在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尿意了。倒霉的是,周圍還沒有廁所,已經(jīng)“全副武裝”的加加林只好通過航天服里的一根管子,尿在了大巴車的后輪上。
這件小小的尷尬事更像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小插曲,并沒有影響人類的第一次太空之旅,但卻引起了科學家的注意,因為太空中幾乎沒有重力,而且穿航天服又非常麻煩,所以看似簡單的如廁問題,在航天任務中就成了一大難題。后來,科學家從一種高吸水性樹脂中獲得靈感,利用它發(fā)明了能吸水1400毫升的紙尿片,緩解了航天員的生理危機。后來這項技術被轉(zhuǎn)為民用,紙尿片成本大大降低,變身成為人們熟悉的尿不濕。
泡面也被稱為方便面,吃起來簡單方便,味道也不錯。當然,方便面里不能光有面,各種調(diào)味品也必不可少,比如說脫水蔬菜包。眾所周知,普通蔬菜難以保鮮,還可能受到季節(jié)限制,但這些問題在脫水蔬菜面前都能迎刃而解。更方便的是,這些看起來皺巴巴的小菜干,只需將其泡進水里,稍等片刻即可食用,營養(yǎng)和風味均能被較好保留。
其實,脫水蔬菜最初也是為載人航天任務發(fā)明的。航天員執(zhí)行飛行任務,有時需要在太空中駐留數(shù)十天甚至更久,需要食用蔬菜以補充維生素,但新鮮蔬菜不易被保存。在阿波羅計劃中,為保證航天員的營養(yǎng)攝取,科學家發(fā)明了冷凍脫水蔬菜。這項技術去除了蔬菜的大部分水分,同時還能保留許多營養(yǎng)成分。
脫水技術不僅豐富了航天員的食譜,后來還被應用到了日常的食物儲存中。除了方便面里的脫水蔬菜外,許多蔬菜干、水果干制品都用到了這項技術。
除了吃的、穿的,航天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可謂五花八門。
寫字樓、商場、酒店等公共場所通常都裝有煙霧探測器,它一旦檢測到環(huán)境中的煙霧就會觸發(fā)警報,提醒人們此處可能發(fā)生火災。世界上首個煙霧探測器,就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為天空實驗室發(fā)明的。
在阿波羅計劃中,航天員是通過一種小巧而且能夠獨立供電的電鉆來采集月球內(nèi)部的巖石樣本的,這種電鉆的供應商在研發(fā)符合需求的電鉆時,積累了許多研發(fā)經(jīng)驗。后來,這家供應商以此為基礎研發(fā)出了一系列新型家用電器,其中就包括了1979年問世的世界首臺無線吸塵器。同樣是在阿波羅計劃中,科學家試圖用點擊控制的方式取代鍵盤,設計制作了一個帶有按鈕和滾輪的木盒子,這就是鼠標的原型。
20世紀60年代中期,為了讓月球照片得到強化處理,科學家研發(fā)出了計算機圖像增強技術,這項技術后來被應用到醫(yī)學上,發(fā)展成了現(xiàn)在我們耳熟能詳?shù)碾娮佑嬎銠C斷層掃描(CT)和核磁共振等人體成像的數(shù)字影像處理技術。
上面介紹的種種實例只是航天技術民用的冰山一角,在我們身邊,太陽能電池板、凈水設備、太陽鏡、條形碼……非常多的東西都與航天技術有關??梢哉f,我們生活的每一天,都在享受著航天技術帶來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