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華,胡 麗,徐麗梅,王曉軍
(1.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全科醫(yī)學科;2.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內分泌科,廣東 廣州 510080)
糖尿病腎病屬于糖尿病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發(fā)病機制較為復雜,是導致糖尿病患者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糖代謝水平異常、脂代謝異常、腎臟血流動力學改變、炎性細胞因子、氧化應激等因素均與糖尿病腎病的發(fā)生密切相關[1]。目前,臨床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的方式主要是藥物治療,前列地爾屬于一種生物活性物質,在改善腎循環(huán)血流量方面的作用明顯;此外,其還可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抑制炎性因子釋放,短期療效確切,但單一用藥效果有限,且長期用藥易產生不良反應,安全性亟需提高[2]。瑞舒伐他汀是一種高選擇性的羥甲基戊二酸單酰輔酶A還原酶抑制劑,屬于他汀類藥物,具有抑制系膜細胞增殖的作用,可通過影響細胞外基質改善內皮細胞功能,調節(jié)腎臟血流,減小腎小管間質損傷,在調脂的同時,還可重塑血管,其藥物半衰期較長,可有效減少多次服藥帶來的不良反應[3]。本研究現(xiàn)對瑞舒伐他汀聯(lián)合前列地爾對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腎功能及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6(IL-6)、白細胞介素-10(IL-10)、白細胞介素-18(IL-18)水平的影響進行探討,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80例分成對照組(40例)和試驗組(40例)。對照組中男、女患者分別為21、19例;年齡38~77歲,平均(55.64±5.31)歲;糖尿病病程5~19年,平均(13.19±4.32)年。試驗組中男、女患者各20例;年齡39~78歲,平均(56.01±5.64)歲;糖尿病病程5~18年,平均(13.02±4.29)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性別、年齡、糖尿病病程)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故組間具有可比性。診斷標準:參照《糖尿病腎病防治專家共識(2014年版)》[4]中的相關診斷標準。納入標準:與上述診斷標準符合者;持續(xù)性微量白蛋白尿;腎小球濾過率(GFR)基本正常者;尿量無異常者等。排除標準:心、肝等臟器功能異常者;合并嚴重感染者;其他原因致尿蛋白異常者等。院內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已批準此研究,且患者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用常規(guī)治療[首先針對合并高血壓的患者采用降壓治療,其次進行降血糖治療,血糖控制目標為:50歲以下患者,空腹血糖5~6 mmol/L,餐后血糖7~8 mmol/L,糖化血紅蛋白<7.0%。隨著年齡每增加10歲可升高1 mmol]。對照組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接受注射用前列地爾(杭州澳亞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3022151,規(guī)格:100 μg/支)靜脈滴注治療,將100 μg前列地爾溶于250 mL的0.9%氯化鈉溶液中,1次/d。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試驗組患者接受瑞舒伐他汀鈣片(合肥合源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203395,規(guī)格:5 mg/片)口服治療,10 mg/次,1次/d。兩組患者治療周期均為14 d。
1.3 觀察指標 ①臨床療效。參照《糖尿病腎病防治專家共識(2014年版)》[4]中的評估標準判定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療效,顯效:血壓、血糖、血脂均恢復至正常水平,腎功能明顯改善;有效:高血壓、血糖、血脂水平有所緩解,腎功能有所改善;無效:高血壓、血糖、血脂,腎功能無改善甚至惡化。總有效率=(顯效+有效) / 總例數×100%。②腎功能。分別于治療前后采集兩組患者空腹靜脈血2 mL,以3 000 r/min離心15 min取血清,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血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采用隨機留尿法收集患者24 h尿液,使用尿微量白蛋白檢測儀檢測尿液白蛋白含量,計算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③炎性因子。血液采集與血清制備方法同②,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實驗法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TNF-α、IL-6、IL-10、IL-18 水平進行檢測。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分析數據,臨床療效為計數資料以[例(%)]表示,行χ2檢驗;腎功能指標、炎性因子水平為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試驗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為92.50%,對照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為72.50%,組間比較,試驗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腎功能 治療后兩組患者腎功能指標(血清Scr、BUN及尿液UAER)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試驗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腎功能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腎功能指標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P<0.05。Scr:血肌酐;BUN:尿素氮;UAER:尿白蛋白排泄率。
組別 例數 Scr(μmol/L) BUN(mmol/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0 214.68±18.66 157.64±10.74* 16.21±1.42 11.24±1.11*試驗組 40 214.58±18.74 106.74±10.57* 17.14±1.32 7.39±1.36*t值 0.024 21.363 3.034 13.871 P值 >0.05 <0.05 >0.05 <0.05組別 例數UAER(μg/min)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0 113.37±5.85 100.21±21.31*試驗組 40 112.89±6.12 80.28±6.23*t值 0.359 5.677 P值 >0.05 <0.05
2.3 炎性因子 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TNF-α、IL-6、IL-18水平均低于治療前,試驗組低于對照組;血清IL-10水平均高于治療前,試驗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 3。
表3 兩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P<0.05。TNF-α:腫瘤壞死因子-α;IL-6:白細胞介素-6;IL-10:白細胞介素-10;IL-18:白細胞介素-18。
組別 例數 TNF-α(ng/mL) IL-6(ng/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0 17.34±3.36 6.55±2.16* 16.48±2.35 7.15±2.11*試驗組 40 17.16±3.50 4.24±1.51* 16.27±2.68 4.06±1.48*t值 0.235 5.543 0.373 7.583 P值 >0.05 <0.05 >0.05 <0.05組別 例數 IL-10(pg/mL) IL-18(ng/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0 42.65±5.26 61.34±5.68* 170.24±28.45 136.48±31.78*試驗組 40 41.49±5.26 75.64±5.94* 172.56±25.23 124.35±21.06*t值 0.986 11.004 0.386 2.012 P值 >0.05 <0.05 >0.05 <0.05
糖尿病腎病早期起病隱匿,進展緩慢,易被忽視。糖尿病腎病早期會出現(xiàn)尿微量白蛋白,若未能及時進行有效治療,則會加快蛋白尿的發(fā)展速度,導致患者出現(xiàn)脂代謝紊亂,進而加重腎臟本身病變,形成惡性循環(huán)[5]。前列地爾血管活性作用強,可防止微血栓形成,改善體內臟器微循環(huán),增加腎血流量,進而減少微量白蛋白滲出,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臨床癥狀,但對血脂代謝的調控作用較小,臨床療效有限[6]。
瑞舒伐他汀是一種新型全合成單一對映異構體他汀類藥物,可抑制機體發(fā)生炎癥反應,保護腎臟微血管內皮細胞,有效減少微量白蛋白的滲出,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安全性較高且不良反應少[7]。糖尿病腎病患者早期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腎功能異常,Scr、BUN、UAER在臨床中常被用于評價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病情嚴重程度[8]。Scr為內生血肌酐,產生于人體肌肉代謝,其水平與機體肌肉總量關系密切,同時其屬于小分子物質,可通過腎小球濾過,其水平升高提示腎臟出現(xiàn)損傷。BUN又被稱血尿素氮,屬于人體蛋白質代謝的主要終末產物,通過腎小球過濾排出體外,機體GFR下降時,其濃度將迅速升高,提示機體出現(xiàn)器質性腎功能損害。UAER是篩查和診斷早期糖尿病腎病的一項敏感指標,蛋白尿是觀察糖尿病腎病重要的臨床指標,也是促進病情進展的獨立危險因素之一[9]。由于糖尿病腎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長期處于高水平,UAER不斷升高,進而引起糖脂代謝紊亂,尿蛋白水平升高提示腎小球濾過功能處于高壓運作狀態(tài),腎臟負擔加重,造成對腎臟的損害[10]。瑞舒伐他汀通過降低血液黏度、紅細胞聚集性,防止微血栓形成,進而改善患者體內臟器的微循環(huán)狀態(tài),促進腎小管血流循環(huán),增加腎血流量,減少腎臟高通透性,改善患者腎功能[11]。本研究中,試驗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為92.50%,高于對照組的72.50%,而血清Scr、BUN,尿液UAER水平均低于對照組,表明采用瑞舒伐他汀聯(lián)合前列地爾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可改善其腎功能,提高臨床療效,同石曉欣等[12]研究結果一致。
早期糖尿病腎病的發(fā)生、發(fā)展與機體炎癥反應密切相關,機體長期處于微炎癥狀態(tài)易引發(fā)多種并發(fā)癥,血清TNF-α、IL-6、IL-10、IL-18是重要的炎癥指標,IL-10可對機體中細胞的生長、分化等過程發(fā)揮促進作用,參與機體的炎癥反應和免疫反應,其水平升高可釋放免疫介質來抑制巨噬單核細胞釋放炎癥介質,抑制患者體內的炎性反應[13];TNF-α、IL-6、IL-18是體內多向性的促炎性細胞因子,作用于機體抗感染效果,參與機體炎癥與免疫反應。瑞舒伐他汀可改善血液微循環(huán),促進機體對炎性滲出物的吸收,從而有效抑制機體產生炎癥反應[14]。本研究結果中顯示,試驗組患者血清TNF-α、IL-6、IL-18水平均低于對照組,血清IL-10水平高于對照組,提示瑞舒伐他汀聯(lián)合前列地爾可有效抑制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炎癥反應,控制患者病情進一步發(fā)展。
綜上,瑞舒伐他汀聯(lián)合前列地爾可有效改善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腎功能,降低血清TNF-α、IL-6、IL-10、IL-18水平,控制機體炎癥反應,提升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和進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