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
以廣招門客知名的孟嘗君,門下食客數(shù)千人,不論貴賤,號稱一視同仁。孟嘗君待客時,會在屏風后面安排人記錄下談話內(nèi)容,以及親戚居處。來人離開時,孟嘗君已經(jīng)派人前去家中慰問,親戚處也有所饋贈。
這是賺取人心的智慧。屏風是經(jīng)典的室內(nèi)陳設(shè),除了遮蔽和隔離空間,也為竊聽埋下伏筆,多少宮廷秘聞就是拜它所賜。不過,屏風原本的用途乃是擋風。
晉朝人滿奮怕風,這天在皇帝身邊陪坐,宮里講究,北窗有琉璃屏風,看起來沒什么遮擋,其實很嚴密,滿奮不知,面露難色?;实垡娏俗匀恍λ?,滿奮回應說,臣就像怕曬的水牛,看見月亮還以為是太陽,因而喘息。
還有別樣的屏風:唐朝的楊國忠,以外戚為政,生活豪奢,冬天時挑選身材肥胖的婢妾侍立身前遮風,號稱“肉屏風”。
傳統(tǒng)醫(yī)學以為,風寒暑濕燥火乃自然界六種不同的氣候或環(huán)境的狀態(tài),合稱六氣。當六氣太過、不及或者與季節(jié)時間不符,超過人體所能適應的限度時,六氣就會成為致病的因素,蛻變?yōu)榱蛘吡啊?/p>
風邪來襲,如果有一排可人的屏風在周遭遮蔽,有病療病,無病防病,該是幾乎所有人心中的綺麗愿景。傳統(tǒng)藥材中果然有一味藥號稱“屏風”,主治的也正是風證。
這味名叫屏風的藥材,更知名的稱謂乃是“防風”。
前賢描摹本藥的生態(tài)說:“莖葉俱青綠色,莖深而葉淡,似青蒿而短小。春初時嫩紫紅色,江東宋亳人采作菜茹,極爽口。五月開細白花,中心攢聚作大房,似蒔蘿花。實似胡荽子而大。根土黃色,與蜀葵根相類,二月、十月采之。關(guān)中生者,三月、六月采之,然輕虛不及齊州者良。又有石防風,生河中府,根如蒿根而黃,葉青花白,五月開花,六月采根曝干,亦療頭風眩痛?!?/p>
(李 昕摘自花城出版社《我愛本草》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