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生福
(山西西山金信建筑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200)
在當下我國社會在城市化發(fā)展過程中建筑工程的建設數(shù)量不斷增加,使得我國建筑工程行業(yè)的發(fā)展迎來了良好的發(fā)展平臺?,F(xiàn)階段建筑工程行業(yè)雖然開始對建筑工程質量管理工作以及施工技術方面進行了深化研究,但是對建筑測量技術以及土石方工程施工技術的研究并沒有過于深入,而土石方工程施工質量會直接對建筑工程項目的整體質量產(chǎn)生影響,因此需要加強對其的研究力度。
通常而言,建筑工程測量是建筑工程項目施工階段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工程測量結果的準確程度是和工程項目施工的順利情況以及工程項目施工質量息息相關的。工程測量的方法主要為工程控制網(wǎng)優(yōu)化以及測量平差理論兩種。工程控制網(wǎng)優(yōu)化的方法還可以細分為解析法和模擬法兩類,而測量平差理論中最為常用的方式為最小二乘法,其在配置上包括濾波、平差以及推估方法。
此外,建筑工程測量還具有對精度要求較高的特點。工程項目施工前的測量工作和工程項目的結構有緊密的聯(lián)系,若是工程測量結果和實際情況之間存在較大的誤差,則會對工程項目竣工后的使用狀態(tài)產(chǎn)生不良的影響,例如會造成澆筑結構受力方面出現(xiàn)問題。因此,施工人員應對工程測量工序的結果誤差進行控制,確保誤差在可接受的范圍內。工程測量的結果準確程度會受到外界很多因素產(chǎn)生的影響,比如:測量人員的專業(yè)技術水平以及綜合素質水平、測量儀器的精度、工程建筑的設計、施工現(xiàn)場環(huán)境以及施工工藝等。
在建筑工程測量中應用的平面測量技術主要是以建筑的平面結構為依據(jù),使用先整體再局部的測量原則,將建筑物的各個軸線作為測量的交點,再對交點通過構建的方式形成控制網(wǎng)絡??刂凭W(wǎng)絡的形成可以更加具體的對建筑物位置等信息進行確定,并且還可以測量分析建筑物的具體結構。例如:測量人員可以使用周邊矩形控制網(wǎng)絡的形式進行建筑物結構測量工作,在測量階段,測量人員可以以被標記樓層的十字線作為依據(jù),采取合適的測量方法去測量建筑物不同樓層間的控制線。
在建筑工程測量工序開始前,測量人員需要使用垂直測量的方式對建筑物主體進行檢查。垂直測量的結果可以直觀地展示建筑物的軸線和定性,確保施工人員可以獲取到準確的工程項目主體信息,因此垂直測量是保障建筑工程項目結構穩(wěn)定程度以及施工質量管理水平的重要工序。在實際開展垂直測量階段,測量人員需要在建筑物主體的一層處設置控制基點,之后使用矩形平面控制網(wǎng)將建筑物的控制點進行標注,并在標準點二次復查沒有出現(xiàn)錯誤情況后,利用電鉆在標記好的控制點上進行打孔(打孔直徑約為1mm),并在控制點的一側用紅油漆畫出兩個對頂?shù)娜牵⒁赃@個被標記的控制點作為整個工程項目的建筑基點。
高程控制測量是工程項目測量技術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進行設置時,測量人員需要嚴格按照相關部門提供的標準水準點在施工現(xiàn)場進行確定,之后通過設立混凝土的方法提高其穩(wěn)定程度。此外,在工程項目施工階段需要施工人員定期進行檢查,以便及時發(fā)現(xiàn)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并且,建筑物每完成一層施工便需要在旁邊設立標高點,而在建筑物達到18 層時,則需要將原來的標高點進行上移進行重新的規(guī)定和設立。
在建筑工程項目施工前,測量人員應根據(jù)設計圖紙的要求在建筑物四周進行沉降點的設置,同時施工人員每完成一層建筑的施工便需要進行一次沉降點檢測,且建筑物竣工后的一年內,仍需每個月進行一次沉降點檢測,建筑物竣工第二年,需每隔兩個月進行一次沉降點檢測,確定測量檢測的周期,直到工程項目的沉降穩(wěn)定后才能不再進行檢測[1]。
在進行土石方工程開挖施工階段,施工人員首先需要對基坑的邊坡角度進行計算,通常是以8.5m 作為深度計算的基礎。若是坡頂?shù)暮奢d為20kPa,則應將基坑的深度計算基礎設計為9.5m,并將放坡工序的高寬比例設計為1:6,在地面下4m 處設置平臺,平臺的寬度為1m。施工具體工藝流程為:施工人員使用反鏟挖掘機進行開挖操作,將挖出的土方轉移到指定地點,若是將挖出的土方堆放在基坑周圍,則會對邊坡的穩(wěn)定程度產(chǎn)生影響。開挖施工的方向應為從北到南,在首層開挖階段施工人員應預留15%坡度的坡道,這是由于機械挖掘無法有效挖掘邊角,應對邊角部位使用人工清坡的方式。人工清坡的方法需要施工人員在基底部位預留20cm 左右的厚度進行人工清底找平。在開挖階段,測量人員需要使用水準儀設備對基坑底部的標高進行控制,防止出現(xiàn)超挖的情況。
在土石方工程回填施工階段,施工人員需要對涂料的含水量進行測量,若是涂料的含水量較大,施工人員應采取風干或者摻入干土等措施進行處理,若是涂料含水量不足,則需要施工人員對其進行適當潤濕操作。建筑物的兩端回填操作應同時進行均勻的分層填方,并將起點設置在最低點,從下到上進行回填,確?;靥罟ば虻馁|量,之后進行夯實操作。夯實操作的主要目的是初步進行地面整平,打夯時需要固定方向,確保打夯的均勻分布[2]。
在進行建筑測量控制點的布置時,施工人員應根據(jù)施工現(xiàn)場的實際情況進行布置,同時需要確保布置的控制點可以引到周圍的建筑物或者路面上,此外建筑測量控制點的布置還需要保障在后續(xù)測量工序中都可以觀測到控制點,最后以施工要求將控制點連接成四邊形進行控制。
施工現(xiàn)場的控制測量需要嚴格按照從整體到局部的測量原則。施工人員應以施工現(xiàn)場的實際情況、施工需求以及建筑物的結構特點將城市導線點作為控制點,之后進行建筑物的閉合導線布設,以此形成控制導線網(wǎng),如圖1 所示。在工程測量的控制中應以內部控制為主,外部控制為輔,保持內外聯(lián)測。此外,對于軸線控制點的測量放樣時,應將建筑物墻體的控制線進行測量,而對于邊坡上下口線的控制,則需要以坡度為依據(jù)進行邊坡外放量的計算。
圖1 建筑測量放樣操作
土石方工程施工技術的設計要求為:合理借助自然條件節(jié)約工程施工量;土石方工程的功能布置要求應得到滿足(管線敷設、基礎掩埋);施工現(xiàn)場地面不能存在積水,做好排水工作。此外,還應確保土石方工程施工技術符合設計要求,以此對工程項目建設階段和投入試用階段的安全性進行保障。并且,施工人員還應嚴格遵守技術指標要求進行施工,即通過平衡測算選擇最為合理的施工工序,爆破時需要采取減震措施,挖方時需要進行邊坡放坡操作,并加固斜坡的土方,回填時需要清除基底雜物等要求。
3.4.1 土石方填筑質量的管控
在土石方工程施工階段,施工人員應嚴格遵循的一項基本要求便是確保土石方的質量符合施工設計標準。因此,土石方填筑質量會直接對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產(chǎn)生影響。土石方填筑質量的管控應從以下2 個方面進行優(yōu)化:①管控土石方的填筑材料質量。②管控土石方壓實工序的質量。在實際施工階段,施工人員應以施工現(xiàn)場實際情況進行填筑質量的檢驗,若是發(fā)現(xiàn)某個環(huán)節(jié)沒有達到設計要求,應及時采取合適的調節(jié)措施。
3.4.2 土石方填料材質的管控
土石方填筑材料管理控制工作得以開展的前提便是在設計要求范圍內,根據(jù)規(guī)定的標準進行開挖取料,同時質量檢測工作也必須在開挖施工的現(xiàn)場進行。質量檢測的項目主要為:填筑材料的塑性指數(shù)、填筑材料的粒性大小、填筑材料的含水量等。此外,還需要對填筑材料的顆粒組成情況進行檢查,嚴禁使用風化性較強或容易發(fā)生溶解的巖石材料,若是使用的各種填筑材料在特性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則應使用分層分段的填筑方法進行填筑材料的使用。
3.4.3 施工現(xiàn)場質量的管控
一般來說,施工現(xiàn)場質量的管控是通過含水量實驗以及容重實驗兩種方法進行的。在試驗階段經(jīng)常會用到環(huán)刀法以及灌水法。射線密度法和中子濕度計在實驗中的使用可以提高試驗的安全性和使用結果的準確性。根據(jù)施工現(xiàn)場實際質量管控工作的需求,現(xiàn)階段最為常用的便是具有中子濕度計以及射線密度計特性的核濕度密度計,其在建筑工程項目的施工現(xiàn)場質量管控工作中已經(jīng)得到了廣泛的應用[3]。
綜上所述,在建筑工程不斷發(fā)展的時代中,建筑工程測量技術和土石方工程施工技術水平依舊會對建筑工程項目的質量產(chǎn)生影響,良好的建筑工程測量技術和土石方工程施工技術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結構的穩(wěn)定程度以及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程度。因此,相關人員應加強對其的研究,以此提高工程項目的建設質量,促進建筑行業(yè)的良好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