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春龍
(蘇州市職業(yè)大學 機電工程學院,江蘇 蘇州 215104)
沖壓加工是一種先進的金屬壓力加工方法,墊圈是機械行業(yè)中常用的沖壓零件,主要用于機械設備中零部件之間螺紋的聯(lián)接,能增加被聯(lián)接件的支承面積,避免螺母擰緊時被聯(lián)接件表面的擦傷。實際使用中,墊圈的規(guī)格多種多樣,既有圓形墊圈,也有異形墊圈。墊圈零件往往尺寸較小、需求量較大,因此要求模具使用壽命高,并且對于凸、凹模的裝配精度和快速更換有一定要求。所以,在模具設計時應重點加以考慮,找到合理的解決策略。
圖1為異形墊圈沖壓件,材料為20鋼,厚度為2 mm,大批量生產(chǎn)。墊圈結構簡單,形狀對稱,精度要求不高(IT13級),屬于普通精度沖壓件。但在設計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圖1 異形墊圈
(1) 產(chǎn)品為典型的一頭大一頭小的異形結構,應對排樣方式加以優(yōu)化,以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成本[1]。
(2)Φ5 mm小孔的最小孔邊距只有5.5 mm左右,應合理安排沖裁工序,以保證凹模強度,提高模具壽命。
(3)Φ5 mm的沖孔凸模接近小孔沖裁[2],設計時應考慮快換式凸模結構,以便于凸模的維修和更換,提高生產(chǎn)效率。
異形墊圈為沖孔落料沖裁件,由于該制件尺寸較小,且生產(chǎn)批量較大,宜采用多工序沖壓方案。而復合模具無法解決產(chǎn)品孔邊距較小對凸凹模壁厚的影響問題,且采用“一沖二”的直對排方式,復合模結構較復雜,模具裝配和維修都存在一定困難。綜合考慮后宜采用多工位連續(xù)模結構,由于采用直對排排樣方式,一次沖裁兩個零件,所以,兩件的落料工位應離開一定距離,以增強凹模強度,同時便于模具的加工和裝配。因此,最終確定采用“沖導正孔—沖孔—落料—空工位—落料—切斷”六工位級進沖壓工藝方案。
異性墊圈零件尺寸較小,且沖壓生產(chǎn)批量較大,故采用夾持式自動送料裝置進行送料,并通過槽式浮頂裝置對帶料進行導向定位,采用側刃控制送料步距,并通過導正銷進行精定距。設置雙排導正銷孔,并在第一工位沖出導正銷孔,以后隔工位等距設置導正,以確保送料精度。由于墊圈料厚不大,模具卸料方式采用彈壓卸料裝置。
根據(jù)前述沖裁工藝分析,為滿足大批量生產(chǎn)要求,設計了如圖2所示的“一沖兩出”的直對排排樣方案,即沖裁一次產(chǎn)生兩個制件。
圖2 排樣設計
該零件共采用6個工位來完成沖壓,即:工位1,沖導正孔及側刃沖切;工位2,沖孔;工位3,落料;工位4,空工位;工位5,落料;工位6,切斷,最后將載體與帶料分離,完成墊圈沖裁。
(1) 送料步距S計算公式為:
S=L+a0/cosα.
(1)
其中:L為沖件平行于送料方向最大尺寸,為44 mm;a0為工件間搭邊值,取4.3 mm;α為沖件外輪廓斜邊夾角。
由圖1、圖2可知:
α=arctan[(11-8)/21]=81.3°.
將相關參數(shù)代入式(1),取整得送料步距S=49 mm。
(2) 條料寬度B計算公式為:
B=b+2a+D.
(2)
其中:b為側刃沖切寬度,取5 mm;a為側搭邊值,取2.5 mm;D為沖件垂直于送料方向最大尺寸,為40 mm。
將相關參數(shù)代入式(2),計算得B=50 mm。
異形墊圈采用六工位的連續(xù)沖裁模結構。由于采用夾持式自動送料機構,沖裁工位較多,為避免刃口不均勻磨損,保證沖裁質(zhì)量,同時起到帶料送進中的承重作用,本文設計了一種可在一定程度上平衡沖頭對凹模所產(chǎn)生側向力的承料板裝置。該承料板整體為L型結構,承料板上端面開有導向槽,導向槽的寬度比帶料寬度大0.5 mm~1 mm;承料板上開有安裝螺釘?shù)某量?,以便于承料板與下模座的連接固定。所設計的承料板結構如圖3所示。
沖壓生產(chǎn)中模具零件會承受一定的沖擊和振動,尤其是凸模、凹模刃口由于磨損因素,還會產(chǎn)生一定的變形甚至開裂等失效形式,因此,模具在使用壽命范圍內(nèi)要經(jīng)過大修和小修等維修維護。生產(chǎn)中凸模常用的結構主要有階梯式和直通式兩種形式,但此類結構凸模的維修更換不便,容易造成停工停產(chǎn)。因此,本文設計了一種快換凸模結構,其整體結構為直通式,但不同于傳統(tǒng)的鉚接固定方式,而是通過在凸模的側面上開設矩形掛槽,凸模在固定板上裝配后,其矩形槽正好處于凸模固定板底部,通過墊片和螺釘即可將凸模固定在固定板上。凸模拆裝時,只需在開模狀態(tài)下松開螺釘,即可將凸模從固定板中拉出,實現(xiàn)凸模的快速拆卸。掛槽式轉(zhuǎn)換凸模結構如圖4所示。
沖壓生產(chǎn)中,為實現(xiàn)條料或帶料的卸料,并保證沖壓制件端面平整度,通常采用彈壓卸料裝置。本設計中的彈壓卸料裝置通過采用等高套筒,控制沖壓過程中各彈性元件的卸料行程一致,以便在卸料時提供均勻的彈性力,從而實現(xiàn)平穩(wěn)卸料,防止沖壓生產(chǎn)中的拉料、卡料等卸料不暢問題。該彈性卸料機構不僅保證了沖壓生產(chǎn)的正常進行,減小了沖壓事故的危害;同時對提高產(chǎn)品表面質(zhì)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適合于產(chǎn)品形狀復雜、沖壓工序較多的精密沖壓場合。彈壓卸料裝置如圖5所示。
圖3 承料板 圖4 掛槽式快換凸模
1-螺塞;2-彈簧;3-墊塊;4-等高套筒;5-螺釘
異形墊圈沖裁模采用六工位的級進模結構,由于工位較多,因此,設計中各凹模采用鑲件形式,通過凹模固定板進行固定,各沖裁凸模采用快換式結構,既可保證凸模的裝配精度,同時可實現(xiàn)凸模的快速換修。
異形墊圈級進沖壓模具結構如圖6所示。
1-內(nèi)六角螺釘;2-等高套筒;3-墊塊;4-彈簧;5-螺塞;6,7,8,9,12-快換凸模;10-緊固螺釘;11-墊片;13-上模座;14-上墊板;15-切斷刀;16-凸模固定板;17-卸料背板;18-卸料板;19-凹模固定板;20-下墊板;21-下模板;22,24,25,26,27-凹模鑲件;23-浮升銷;28-承料板
為保證制件沖壓精度,采用了彈壓卸料裝置,模具裝配后,通過保證等高套筒的高度偏差來控制各彈性元件的卸料行程。沖壓過程中,當卸料板18和凹模固定板19上的材料接觸后,上模繼續(xù)下行,在材料的反作用力下,彈簧4壓縮,在卸料板18的帶動下,卸料背板17和螺塞5一起向上運動,進一步帶動等高套筒2和墊塊3一起上行,當滑塊處于下止點時,墊塊3的下端面和凸模固定板16的上端面之間形成卸料回程空間,此時卸料背板17和墊片11之間要保持安全距離,以免發(fā)生干涉。沖壓結束后,上模回程,在彈簧4的作用下,墊塊3和等高套筒2向下運動,進而帶動卸料背板17、卸料板18和螺塞5一起回程,當墊塊3的下端面和凸模固定板16的上端面接觸后,卸料結束。
本文設計的異形墊圈連續(xù)沖壓模具結構合理,可實現(xiàn)“一沖二”,生產(chǎn)效率較高,采用等高套筒彈性卸料方式可實現(xiàn)平穩(wěn)卸料,保證制件平整性??ú凼娇鞊Q凸模裝置制造簡單、安裝和更換方便,尤其適用于凸模形狀復雜、局部薄弱且需要經(jīng)常維修、更換的沖壓場合,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和實際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