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解語
遇見,是人生中一場奇妙的旅行,柳宗元遇見了小石潭,排解了被貶之苦悶;伯牙遇見了鐘子期,成就了高山流水覓知音的佳話;楊振寧遇見了良師費米,讓他在統(tǒng)計力學(xué)領(lǐng)域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而我,遇見了“兩彈城”,讓我心中志向的高樓平地而起,夢想的大橋橫跨現(xiàn)在與未來兩岸,讓我不斷為之奮斗。
蜿蜒的小路在山間盤旋,兩彈城隱蔽在一個群山環(huán)抱、郁郁蔥蔥的山坳里。蒼翠欲滴的大樹靜靜地圍繞著職工宿舍,土磚黑瓦的房子如今已空曠無人。展覽館內(nèi),大多陳列著我國研制兩彈時期的實物、模擬場景以及文獻資料記載,簡陋的實驗室、木板床、木桌椅,單薄的衣衫,在那樣艱苦的年代,無數(shù)科學(xué)家前輩卻造出了大國重器“兩彈一星”,著實令人驚嘆。雪白的墻上,泛黃的老照片向我講述著五、六十年代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寬敞明亮的客廳內(nèi),國外各界人士正在對鄧稼先做最后一次的挽留,而鄧稼先堅決地放棄了國外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和條件,登上了歸國的輪船。隨著“嘟嘟”的汽笛聲,鄧稼先帶著家人終于踏上了熱愛的土地。跟隨著鄧稼先的步伐,我來到了實驗室,一個個埋頭苦算的科研人員,一堆堆比人高的草稿紙,一聲聲清脆的算珠碰撞的聲響,無不讓我欽佩。伴著美妙的音樂,我走進了舞會廳,旁邊的小辦公室里,即將離開的蘇聯(lián)專家不懷好意地“勸告”,我國科學(xué)家堅定地說,“請相信,我們一定可以造出自己的原子彈”。拂去西北的風(fēng)沙,我看見西北試驗基地的工作人員,在做最后的檢查,確保萬無一失。終于,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意味著中國一躍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徹底打破了帝國主義的核壟斷,中國從此屹立于世界強國之林,舉國歡騰。
原子彈的爆炸成功,凝聚著科學(xué)家們知難而進、艱苦鉆研,甘于奉獻的精神。也正是這樣的精神,造就了我泱泱華夏近幾十年來的科技大發(fā)展。今日之中國,改換了昔日落后的容顏。脫貧攻堅取得圓滿成功,5G技術(shù)領(lǐng)先全球,綜合國力不斷提升。祖國今日的輝煌成就,是革命先輩們不斷奮斗換來的。而今,面對復(fù)雜的國際形勢,身處祖國之盛世,我們青年一代更要接好這一棒,將艱苦奮斗的精神薪火相傳。
遇見兩彈城,為我的學(xué)習(xí)注入了新的動力。讓我看見了科技強國的重要性,明白了艱苦卓絕、砥礪前行的含義,感受到了“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分量。我要在學(xué)習(xí)中,勇于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敢于質(zhì)疑;在生活中要敢于與種種困難作斗爭,不在困難面前低頭,迎難而上,不斷奮進。“攬月九天,縱橫蒼穹”,我將在夢想的大橋上昂首闊步,努力到達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