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平凹
什么樣的人可以當作家?可以說有各種各樣的,如托爾斯泰是貴族,如司馬遷受過屈辱,如屈原不被重視,如曹雪芹經(jīng)歷了繁華與敗落。一般情況下,小時受過磨難多的人容易成為作家,因為磨難多,人情炎涼就體驗得多,而文學就是寫這些的。胸中要有說的話、有悲痛、有郁情、有悲緒、不吐不快、不說不行。藝術都是情緒的東西。有社會情緒和個體生命的情緒。情緒如結(jié)合到一起,寫出來就是好作品。任何藝術也都有個情緒在里邊。現(xiàn)在有人作品是為了發(fā)表,為寫而寫,當然出不了好作品。
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古人的行萬里路,那時交通不便,騎個毛驢出走,一路上風雨冰雪,一路上不知吃在何處投宿哪里,有狼蟲虎豹,有強盜毛賊,他的體驗是生命的體驗,如果現(xiàn)在坐飛機旅游,一二個小時就到一地,這個城市和那個城市大致一樣,吃喝不愁,你就是行十萬里,你也沒有多少體驗的。
我再講幾個小例子。沈從文的《湘西散記》里寫了他大量的少年生活,他是生活在多民族的環(huán)境中,又是地方豪門大戶,那里孔孟的東西少,自然的、野性的東西多,他不受約束,生命是活潑的、天真的,所以長大以后做人沒顧忌。他曾經(jīng)和丁玲有過矛盾,他到北京后因丁玲也是湖南人,聲名也大,與之交往,感情真摯,丁玲入獄后他聽到丁玲死了還寫悼念文章,但后來兩人發(fā)生誤會,誤會是以別人流言所致,丁玲怨恨他,他也不申辯,以致解放后長期受排擠,他就默默活著,隱忍著。他在京最困難的時候,冬天很冷,在一個倉庫里寫作,沒有火取暖,衣服單薄,郁達夫去看他,把圍巾送給了他。他投稿屢投屢退,當時《晨報副刊》的主編是孫伏園,一次編輯部會上,孫搬出一大摞他的未用稿,說:這是某某大作家的作品。說完扭成一團,扔進廢紙簍。
他教書后看上了張兆和,張兆和是一個美女加才女,他愛得不行,給人家寫求愛信,張卻看不上他,把信編了號,別人說:沈從文能給你寫信,這是難得的好事呀!后來經(jīng)沈從文盡力爭取,他們才結(jié)了婚。解放初期,沈從文境遇極度不好,夫妻關系不好,但他一直深愛張兆和。他有一個單獨的學習寫作的房子,每天帶點熟食一早去,晚上回來,這樣的生活一直十多年。我是沒有見過沈從文的,當年一個朋友去北京見過他,回來說,老頭像老太太,坐在那里總是笑著,那嘴皺著,像小孩的屁股。我告訴說那是他活成神仙了。有一個很奇怪的現(xiàn)象,凡是很杰出的男人,晚年相貌都像老太太。我說這些是什么意思呢?說明沈從文不是個使強用狠的人,不是個刻薄鉆刁的人,他善良、溫和、感受靈敏、內(nèi)心豐富、不善交際、隱忍靜慮,這就保證了他作品的陰柔性、溫暖性、神性和唯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