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余亮
那天早晨,有學生在操場上拾到一只瘸了腿的野鳥。這是一只誰也沒有見過的野鳥,個子不大,有翅膀,臉卻像個猴子。鄉(xiāng)親們也沒有見過這只鳥,都紛紛來學校里看這只奇鳥。上課的學生一個勁地在課堂做嚴肅狀,他們要做樣子給他們的父母看。奇鳥不吃米,也不吃飯,倒是喜歡吃生豬肉,而且一天要吃半斤豬肉。校長親自去鎮(zhèn)上割肉,切成細條喂它,還仔細為這只奇鳥的瘸腿進行了包扎。
有一天,奇鳥沒有跟任何人打招呼就飛走了。很多學生聽說后都怪校長,說是校長故意放走的。校長承認說是故意的,它吃了一個月的肉,我倒有一個月舍不得吃肉了。校長說的是反話。
奇鳥走后他經(jīng)常仰望天空,我們都知道他盼望那奇鳥回來。奇鳥一直沒有回來。后來查了書,才知道這是一只猴面鷹,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呢。
后來,校園里又來了一群奇鳥,校長認識,是白鷺,它們是插秧季節(jié)來的,居住了好一陣子,我們享受了它的飛翔,也享受了它傾瀉鳥糞的熱情。后來白鷺也離開了,可是,在它們離去后好一陣子,每天晚上,學生放學,我回到宿舍,打開筆記本,就聽到了窗外的月色中有翅膀拍打的聲音——不用說,肯定是又一撥奇鳥在堅定地向前飛。
//摘自2020年9月2日《揚子晚報》/